第335章
,一年之内若有人集齐,便允许其成为草原上的首领,同样成为大秦的臣子。 若是集不齐,那便只能再血洗一次,再伤一次他们的元气。 韩信也很快反应了过来,皇帝这般安排是有他的道理的,他没必要在朝堂之上与皇帝争个什么,连忙高呼:“吾皇圣明!” 其他的臣子或有人不明所以,也有人觉得赵凌这般赏赐那些当兵简直就是浪费财力,可在赵凌的威压之下,也只能高呼吾皇圣明。 张良却上前道:“陛下,自古以来服兵役便是强制的,陛下重金征兵故也可以,但这对财政而言无疑会产生巨大的负担,还望三思!” 第207章:三年规划不能被打乱 “兵在精不在多。”赵凌面对张良的劝谏,笑道,“当兵的俸禄远高于务农,又没行商之风险,百姓自然趋之若鹜。” “如今大秦军备精良,远胜匈奴,五年之内,匈奴已无一战之力,的确无需重兵镇守北方。” “五年之后,更是不必说了!” 赵凌果断地宣布道:“大秦境内,如今最重要的便是,保证百姓的安定生活,剿匪、平匪,休养生息!” 他没有穷兵黩武地真的要灭绝匈奴,然后再直接征讨西边月氏和羌人。 因为就目前而言,没有必要。 大秦的疆域已经是自古以来最大的了,之前的六国遗民需要慢慢融合,让他们接受自己是大秦子民的事实,让他们对大秦有认可感。 说完这些,赵凌才回答张良的问题:“张丞相说,重金征兵会对财政产生巨大的负担,朕不这么认为。” “金银只是货币,若是乱世,千两黄金不抵一碗粟米,花金银让百姓富足,使民间金银流通,提高百姓的生产力,如此金银才有它的价值。” 这些道理赵凌之前与张良说过,张良也早已明白,但他必须当着众大臣的面提出来,让皇帝来为不明所以的大臣们解惑。 这样也才能君臣同心,而不是让朝中大臣们仅仅迫于皇权不敢言。 “如今各郡县生产农具的厂房都已办好,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春日将近,昨年播下的种子也该收获了,丰年之后,天下百姓也不会再缺粮,今后也会越来越好。” 张良等赵凌说完之后,也是垂首道:“陛下,张良受教了。” 韩信大捷归来,他认为匈奴已不成气候,再次站出来谏言道:“陛下,臣请再战匈奴,无需其称臣,直接灭其种族,一劳永逸,岂不更好?” 赵凌眯眼盯着韩信,这小子当真杀红眼了,出道即大捷,立如此不世之功。 没有经历沉淀的韩信,还是那个兵仙吗? 韩信慷慨激昂地说道:“陛下只需给臣二十万精兵,臣一年之内,杀尽匈奴!如此长城便不必再筑,也无需再交易牛羊,草原上的牛羊皆是大秦的。” 赵凌就盯着韩信又深深地看了一眼,目光扫过朝堂之上的众位大臣。 朝堂之上,大都是他的门生,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较多。 蒙武直接选择闭目不语,端坐在那里昏昏欲睡。 他典型就是来走走过场的。 儒家那帮子人也沉默不语,韩信是皇帝亲自提拔起来的,尔今又立下不世之功,再说了,将匈奴灭族,似乎也还不错。 赵凌终于还是问道:“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韩太尉说得在理!臣以为当战!” “当战!灭了匈奴,便不必再修长城了,一劳永逸,为后世之人解决后顾之忧。” “陛下,当战!” 年轻的大臣们有一个开了口,紧接着就是一片呼声。 就连蒙武那侧的老将也听得热血沸腾,不少人也跟着附和起来。 大秦兵锋之利,前所未有,大破匈奴势如摧枯拉朽,与其修建长城防备他们的侵扰,倒不如直接灭其族。 赵凌面无表情,见群情激昂,血勇无比,只是伸出左手虚压了一下,宫殿之中立刻安静了下来。 他刚刚才说了,当下大秦最重要的是休养生息。 可这群年轻小伙子要么是被胜利冲
相关推荐:
野玫瑰(H)
笨蛋美人勇闯无限流
微光之後 (ABO.BG.NP)(繁.简)
融化(伪骨科,1V1,年龄差)
裙下的暧昧(futanari)
恶果(骨科 1v1 甜H)
知易行难(NPH)
乾爹
开封府宿舍日常
苏婧在留学中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