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多强,更多的反而是对他们的一种磨练。 有些人的能力只有在实战才能慢慢发掘出来。 蒙恬作为曾经统领这三十万大军的将领,有他在,韩信和陈平辅佐,自然出不了什么乱子。 第114章:是时候去拜访王翦了 上郡三十万边防大军的军需供给对大秦而言一直都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 这也是为何嬴政要修建直道。 直道原本计划是从咸阳附近的云阳一路北上,经上郡,直达九原郡,全场一千五百里路,工程浩大,需得穿过黄土高原、山地、河谷等复杂地形。 直道是三年前开始修建的,至今尚未修建完成。 国内刚刚历经灾荒,三川郡尽管富庶,这些年来囤积了不少粮食,但赵凌十万大军开拔至咸阳,后又用粮食引守军叛变,再加上赈济灾民,三大氏族和儒家贵族的粮食也都交了出来。 陈平离开咸阳之际,赵凌给他托了底,朝廷现在粮食并不多。 从各县郡运往草原补给的话,中间损耗极其严重,西边驻军也还等着军粮,算上一切,赵凌最多能提供北上大军一月的粮食。 剩下的粮食,就只能依靠大军一路作战,掠夺匈奴的牛羊作为军粮。 战争比拼的就是国力,所幸的是,此番乃是征战草原,马匹不需要准备什么粮草,且匈奴已乱,只要答应了,所过之处的牛羊粮食都是大秦将士的补给。 一月军粮,以及三十万大军屯田的粮食,完全能支撑他们打下去了。 时值八月初,草原上已进入初寒阶段,赵凌将三川郡这些年种植的棉花早已做棉袄、棉裤、棉袜、口罩,不多不少三十万套,正是为北边这三十万大军准备的。 蒙恬和蒙毅从咸阳离开之前,就有人开始往上郡运送,前两日已经抵达,将士们都穿上了防冻的衣物, 他们本已习惯了草原这边昼夜温差极大的恶劣天气,只是寒冷多少会降低他们的作战能力罢了。 将士们穿上保暖的衣物,再加上前些日子陷军营大捷的士气鼓舞,气势汹汹,誓要杀穿整个漠北,封狼居胥。 三十万大军开拔,蒙毅看得眼珠子都绿了。 倒是陷军营的将士们听到可以回去受封赏,都是激动不已。 “老韩,我们现在是不是可以回去了?” “回去了!陛下之前可答应过,我们打完匈奴之后,就可以获得爵位,并且恢复自由身。” “我们杀了这么多匈奴,可以升多少级?” …… 根据大秦斩首授爵的军功计算,士兵需斩杀敌方甲士并带回首级作为凭证。 每斩首一个甲士,可晋升一级爵位。 普通士兵若无斩首,即使参战也无功;若谎报或抢夺他人首级,处死刑。 而且还有连坐与分摊的集体考核的奖罚机制。 以五人一伍,若战斗中同组有人阵亡,其余四人需斩杀敌人抵罪,否则全体受罚。 若全伍斩获敌人首级,可按比例分摊功劳。 五人斩首五级,每人升一级。 若斩首十级,每人升两级。 六万匈奴,每伍士兵平摊下来差不多20首级。 即使不算个人军功,陷军营的将士也是连升四级,封不更,免除徭役,可担任低级官吏。 他们原本就是死囚,被赵凌选拔出来,历经长达两年半的魔鬼训练,成立死囚营,仗着甲胄和武器的优势荡平头曼的精锐。 赵凌赦了他们过往罪行,还要奖励军功,这些从死亡边缘被拉回来的人,对赵凌可谓是感恩戴德。 继续深入草原,封狼居胥的军功,他们是不敢再贪了。 重骑兵长途跋涉,在大草原上进行扫荡,几乎没什么优势。 赵凌初登皇位,还需兵甲稳固各县郡的安定。 咸阳城。 蒙恬、蒙毅、韩信等人率大军大败头曼部落,头曼被其子冒顿斩杀,冒顿等匈奴向秦军下跪叩首。 此等大捷传至咸阳,咸阳城军民臣子欢悦鼓舞。 赵凌更是将之前在大臣们那里凑集的军费尽数用了出来。 工匠、商人、农民的地位都不同程
相关推荐:
清穿她不孕不育_御书屋
反扑金主大大_新御书屋
艳夜(H)
幽乡魅影
三妻四妾外传4——老爷练功记
美漫:从绑定超神学院大时钟开始
穿成被吸干的气运之女[七零]
倾辞呈章(1V1,H)
待她折柳
女上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