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孟巍然大声说道:“始皇帝未曾立后,当今陛下受仙人赠送九州神石,咸阳城天降异象,百官臣服,陛下乃天命所归!” 白祁连忙也跟着应和:“陛下拨乱反正,仁德兼备,王绾丞相还请与我等回咸阳与陛下说清离开咸阳的缘由。” 王绾也是万般无奈,他本来是想要前往萧关调兵,然后再去上郡请扶苏。 北地郡、萧关和上郡皆在咸阳北边,三川郡在咸阳东边,想着就算赵凌发兵咸阳,也不至于遇上。 结果他人刚到北地郡,正准备先沿途的兵先调至咸阳,结果今早赵凌的大军就直达北地郡,领兵之人手持圣旨,不知用了什么神器,城外巨响,城墙下便留下巨坑,一时间地动山摇。 大军更是说带了救济灾民的粮食,城中守军根本无心抗衡,直接打开了城门。 王绾本来就年老体衰,前日连夜奔赴至北地郡被颠簸得不行,见大军入城,想要前往上郡,结果路上被灾民劫了,带出来的十余名随从被灾民吓得四散逃窜,他的马匹和携带的粮食以及身上的衣服也被一抢而空。 他又颠沛一日这才回到北地郡,此时的北地郡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秩序,还有人救济灾民。 他甚至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直到知道白祁等人来了北地郡,才敢寻来。 现如今听西文彦他们这么说,他便知道,真的已是大局已定。 他想不回咸阳也是不行了。 王氏一族传承数百年,赵凌继位,他若不给个交代,根本就不是死他一人那么简单。 第44章:《抡语》你们来写 章台宫。 赵凌把玩着手中的传国玉玺。 玉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玉玺以虫鱼篆刻有八字铭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传国玉玺至今完整,赵凌却皱起眉来。 据他所知,始皇帝统一六国后,还命工匠制了六枚一套的印玺,分别刻着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 这六枚印玺主要用于皇帝政权的象征和官方文件的认证和传达命令,六玺体积都不大,是始皇帝用来在竹简绳结处的封泥黏土盖章的。 传国玉玺则只是代表权利的象征。 章台宫内,以及嬴政身上都没找到这六枚印玺,赵凌这两日传达政令都是以纸张直接书写,再以朱砂盖上传国玉玺。 六玺失踪,之前听命于始皇帝的密卫并未现身效忠与他,还有一位名将章邯也不知所踪。 赵凌总感觉哪里不对。 他命人去牢中盘问过胡亥,也抄了李斯和赵高的府邸,皆搜寻无果。 只是这对赵凌而言倒也不是多么重要了。 传国玉玺稍大了些,以前都是用竹简成捆来传达政令,现在他把纸都造出来了,直接在纸上盖印,效果更佳,对当今的人来说,更具有震撼力。 兵强马壮,只要得了民心,有没有那六印也无所谓。 张良站在下方,禀道:“陛下,阿房宫已经全部停工,原从各地征召的五万平民已随大军回原籍,按照他们所工作的时长发放了粮食、衣物和钱财。” “六十八万刑徒皆送至各县郡开荒建房三年,每日管饭两顿,三年后免除一切罪责,重入户籍。” “一万余名能工巧匠被送至三川郡,由公输先生带他们制作农具。” 赵凌闻言点头道:“张良丞相果然是雷厉风行,你觉得朕如此做法是否有欠妥当?” 张良躬身道:“陛下仁德,此令一出,七十万修建阿房宫之人高呼陛下千古,如海啸龙吟,陛下已得天下民心。” 赵凌摇头道:“什么陛下千古?那些刑徒多是六国战败士兵,父皇令他们修建阿房宫,也是避免他们霍乱天下。” “如此多的俘虏,皆有反秦之心,确实不好妥善处置。”赵凌并不觉得始皇帝让那么多的刑徒修建阿房宫就是好大喜功。 六十八万人啊! 这些人本就是战败的士兵,大秦难道要将他们关进牢房养着?嬴政可没这么多的粮食。 直接放了
相关推荐:
小舅舅
荒岛上的兄妹
入狱有瘾(H)
小公主(H)
询迟_高h
兽世最美雌性:多子多福生崽崽!
替身小可怜
饲主
双向奔赴(1v1  sc)
姐弟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