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不曾想到,昌平君在李信深处楚地之后,昌平君起兵反秦,截断了李信的归路……” 说到这里,李信战败的原因便水落石出。 昌平君是华阳太后的侄子,也就是嬴政的表叔,他身上流着楚国贵族的血统。 他曾与吕不韦平定嫪毐之乱,更在吕不韦之后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大秦丞相。 战国时期,各国王室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也是为何到了灭国之战时,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 昌平君便是秦国的外戚势力,楚国公子。 当李信率兵灭楚之际,这位曾经的秦国丞相,嬴政的表叔,在背后捅了刀子,截断李信的粮草,令他进退两难,以至于大败。 王翦说到这里的时候,眼底闪过一丝光芒,赵凌在章台宫的文书中恐怕也已经知道真相了。 揣着答案来问问题。 他要问的是李信为何大败? 那么多年的事情了,李信大败又与王翦无关,他专程到府上,摆如此大的阵仗来问他这个问题。 是想说什么? 王翦端起酒杯,道:“当年始皇陛下过于信任外戚,以至于酿成李信大败,陛下万不可如此!” 外戚! 谁是外戚? 如今赵凌是皇帝,大秦上下,王家就是最大的外戚。 王翦乃武成候,王贲乃彻武侯,赵凌生母被封皇太后。 如此权势滔天的外戚,比之当年的昌平君如何? 赵凌举起酒杯,道:“外王父劳苦功高,王贲将军更是从龙有功,朕实赏无可赏,封无可封,王贲将军乃朕的亲舅舅,亦是朕的依仗,乃大秦坚强的后盾,朕欲重用王离,外王父以为如何?” “善!”王翦说完,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赵凌亦对饮此杯。 赵凌说得很清楚了,王翦、王贲的战功已经到了赏无可赏的地步,他已经直言,但王贲是他舅舅。 当皇帝的一口一个外王父,一口一个舅舅,分明就是说,我们是一家人,但确实没什么可以赏的了,您老人家别见怪。 以后王贲也别再立什么战功了,朕依旧会重用王家,王离以后会继承王家的荣耀。 但也借昌平君背刺大秦的事情轻轻点了一下。 亲戚归亲戚,赵凌现在是皇帝,不能看着外戚势力无限扩张。 王翦经历白起之前功高震主的事件之后,本来就急流勇退,七十高龄,断然也不可能再复出了。 称病明哲保身也是王翦惯用的套路。 就冲赵凌对他的恭敬,王家依旧是赵凌坚强的后盾。 老爷子也支持他打压外戚势力,借老爷子的口跟王贲说。 这一杯酒饮下,王家依旧是大秦的顶梁柱,只是王家之人必定会低调,不会结党营私,对于赵凌下达的政令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第117章:每三日一诊 “陛下,昌平君一事,还望陛下莫要再提。” 王翦一共喝了六杯白酒,微醺道:“当年非始皇之过。” 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如今都鲜有人提及昌平君,嬴政可是兼并六国,一统天下的始皇帝啊,他怎么允许自己的人生履历上存在这样的污点。 李信自然也成了背锅的。 赵凌笑道:“此本非始皇之过。” 一般人若是在知晓当年李信被昌平君截断后路,多会武断地认为,此乃嬴政用人有误,才导致伐楚失败。 实际上嬴政当年并没有做错什么。 昌平君可是他的表叔,也曾为他定下嫪毐之乱,昌平君更曾是嬴政定下的大秦丞相,陈邑曾是楚都,那片土地上生活着的都是楚人,让曾经楚国的公子去管理楚人,定当地的民心。 这有错吗? 他用人不疑,可他又怎能想到,昌平君竟然会背刺他? 当年秦国平定六国,国内又是赵国势力,又是楚国势力,要灭他们的国,何其的难? 国内会受到何等的阻碍? 后世之人只道,华夏大地,哪怕四分五裂,最后都将走向统一。 民无二主! 可他们又何曾想过,战国时期,各国的言语、文字、生活习惯皆不相同,而且都以不同的国家
相关推荐:
网恋CP非要奔现
四合院:我是棒梗的大伯
太子宠妾
无限蔓延春梦(H爆发)_御书屋
三分之一
一生错爱(H)_御宅屋
穿成被吸干的气运之女[七零]
异地夫凄
幽乡魅影
女上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