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野火佳人 > 第233章

第233章

方正一上前低声道:“陛下在此,一会儿你见了他要好好说话,你这样....这摊子别管了,跟我来。” ...... 不多时,方正一扯着刘忠顺走到景帝面前。 景帝看着刘忠顺微笑道:“你就是桃源首富?” 刘忠顺战战兢兢下拜:“草民不敢当,只是外界谣传。” “那你是作何营生?” “卖宅子,桃源县的宅子。” “为何到此?” 刘忠顺咽了口唾沫,简单回想了一下方正一的话,清了清嗓子道:“草民做生意颇有一些心得,也赚了一些银子,所以就想将自己的一些方法传给他人,造福百姓。” “而且草民听说这里商贾兴起,许多人正欠缺指导,所以便来了。草民在桃源县时常听我们老爷讲,商贾不能单单以赚取利润为本。” “商人的生意是民间的,既然是民间的产物,就要负起民间的一些责任,商贾的责任就在于要把生意做好、做长、做久、做专,要为雇工负责,为百姓负责,更要为家国奉献,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积极缴税。” “最重要的是桃源县的商贾从来都有家国情怀的优良传统,有了格局生意才能做大,生意做大了才能更好造福百姓与人合作,所以草民便来到平万县传授经验。” ...... 第888章 强大的桃源商帮 众人听完都乐了。 这商贾不一般啊,说话一套一套的。 景帝惊奇道:“朕知道你在签字售书,卖的什么书?” “是草民写的生意经,不堪入目让陛下见笑了。”刘忠顺惭愧道。 “嗯,有趣,看来你也是饱读诗书之人,竟然还能写书出书,其中内容为何?书还有么?” 刘忠顺期期艾艾道:“书...草民已经半卖半送全出去了,赚的银子准备...捐给孤寡老人” “至于其中的内容,只是草民的一些心得,简而言之,就是.....” “生意人一定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家国繁荣,优秀商贾必须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这是经商的长春之道。” 群臣低首窃语,赞叹连连。 这是义商啊! 天下若是到处都是这样的商贾,那还有什么限制商贾的必要么? 杨风帆适时道:“陛下您有所不知,这城内的不少生意其实都是桃源县的商贾带来的。” “桃源县的商贾乃是本县第一批进驻的商贾,他们不辞辛劳,诚信可靠,在平万县里都是鼎鼎有名的,大家都称桃源县的商贾为桃源商帮。” “桃源商帮极重信誉,谈生意时锱铢必较,但若生意谈成后面往往极为顺利,从未听说有拖欠货款之事。” 方正一听的心里美滋滋,杨风帆这话是真的,桃源县的商贾不少都是他亲手培养出来的。 每个人都能深刻领会并践行契约精神,对于不遵守契约的合作伙伴也能大力教育,令其从肉体到心灵全面领会不遵守契约的后果。 平万县这一批商贾也是他派到这里的,看来干的确实不错。 杨风帆继续道:“不仅如此,他们交税之踊跃,账目之清晰也极为罕见,可以说桃源商帮对平万县助力极大。” 景帝感叹道:“没想到,朕真是没想到,商贾还有如此情怀,着实让朕眼界大开。” “刘忠顺,你做的很好。” 刘忠顺受宠若惊:“草民只是想尽一份本分而已。” 景帝微微一笑:“不必自谦,你且继续做下去吧。” 说罢,对他对着杨风帆挥了挥手,示意继续前行。 景帝等人走在前面,方正一在队尾扯住刘忠顺道:“你小子在这赚了多少钱?” 刘忠顺苦笑:“老爷,我真是没赚到钱!我还欠县里一屁股债呢!” “这不是听说这里有商机么?我借了一大笔银子到这来收地...卖书的钱全换成地了。” “我现在也是穷光蛋一个,就顶着这个名号在外面混吃混喝了。” “就你脑子灵!”方正一笑道。 刘忠顺嘿嘿一笑,咂摸着道:“不过您别说,这的钱可比咱们县里好赚多了,那百姓就跟韭菜似的割一茬来一茬啊!拦都拦不住,我寻思回去多找几个人一块在这发一笔...等地再屯一段就高价卖出去。” 方正一左右看看,见没人注意便板起脸:“什么话!什么叫百姓跟韭菜一样,在外面说话注意点!” 拿人比做韭菜,那他妈不是侮辱韭菜么? 他们哪是韭菜,是韭黄才对,一辈子长在罐罐里,连躺平的资格都没有,晒不到阳光,没见过世面,身体素质还差,盖子揭开那天就被人给噶了。 最重要的是他们不但单纯还喜欢搞黄色!哪里有一丝像韭菜了? 韭黄来喽 实在是对韭菜最大的侮辱。 刘忠顺干笑着应和了两声。 方正一又道:“这里确实是有不少商机,但是外人也不傻,你屯地的成本太高了,回县里多找些人换个地方屯。” “屯哪?” “新樟县。” “懂了老爷,那我先回去了...” 刘忠顺兴冲冲的离开了方正一,也没寻思着为啥要去新樟县屯地。 有什么好想的,反正谁都会坑他,方老爷绝对不会坑他,听话就对了! ..... 走了两柱香的时间,众人赶到新建书院的门口,周围的闲杂人等已经被提前清场。 这书院占地面积很大,门头宽广且气势恢宏,门头的招牌上蒙着红布,左右两块牌匾本该书写诗句跟对联的位置尚空着,至于下面的台阶也是修建的格外大气。 景帝跟方正一在平万县内乱逛之时早已看过此处,只是不知道到底是做什么的建筑。 群臣倒是看的惊叹连连,里面不说如何,这看门头学堂是用了心修建的。 只是给孩童修建的学堂就能有如此规格,足以见得平万县之富裕! 此刻门口外,衙差聚集纷纷列在两旁,身前还放着一个类似小号炮筒子一样的东西,四十五度角对着天空。 景帝问道:“他们在干什么?” 杨风帆微微躬身:“这是臣准备的一些心意,本来学堂过两天要正式揭红,但是没想到今日陛下来了,所以臣抖胆请陛下来亲自主持学堂的开院仪式,这也是为以后的学子求一个福气。” 原来如此。 景帝抬手笑道:“好!那就由朕来亲自主持,开始吧!” 杨风帆欣喜若狂,先是感激的看了眼方正一接着右手高高扬起:“开始!放炮!” 这放炮两字一出,景帝跟群臣同时心里一紧! 书院门口那一排的管子竟然真是炮? 不过由于炮口没对着人,众人倒也没有太过惊慌。 眼见着衙差点燃了纸花炮,下一秒就听见砰砰砰一排连响! 早已预埋在炮管里的彩纸包被炸上了天,丝丝片片缓缓下落。 大量且密集七彩的纸片在空中婉转回旋.... 整个场面既新奇又美丽异常。 景帝不由得咧开了嘴角,群臣情不自禁的笑呵呵伸出手去接。 一时间和谐无比...除了丧着脸的孙盛。 他只感觉每一个纸片都好像在嘲讽他。 等纸花雨彻底落完,留下满地的缤纷,景帝赞叹道:“杨卿,真是别出心裁,这个法子是谁想出来的?” 不等杨风帆开口,群臣的目光投向方正一。 能做出这种骚东西,真相只有一个!! 见得到了全场赞许,方正一羞涩一笑。 ..... (因为电脑返厂了,我没有电脑用,这个平板连键盘问题很大,总是闪退...所以晚了一些,还有错别字可能多一些,我尽量修改,感谢大家理解。) 第889章 舔狗升官 景帝也恍然明白过来,伸出手笑着指了指方正一。 还得是你啊! 纸花炮放完,原本放炮的衙差纷纷跑进书院内。 少顷便又排着队跑了出来,只不过这次手上多了一捧极长的红色绸缎。 绸缎中央结了一个大红花,看起来格外喜庆。 最前排的两人则是一人捧着一个托盘。 景帝问道:“这是什么?” 杨风帆解释道:“陛下这叫剪彩,这是本县新出现的讨彩头的形式,上面已经给您备好了剪刀,您直接从中剪断即可。” 景帝恍然大悟,然后迈步向前。 方正一笑了笑。 这剪彩仪式这个世界还没有,他隐约记得这个玩法还是从欧洲那边兴起的。 不知道在大景能不能流行开来。 群臣伴着景帝走上台阶,景帝拿过托盘中的剪刀。 毫无仪式感的咔嚓一刀,剪断了红绸。 紧接着杨风帆高喊:“请陛下揭红!” 此刻早已有衙差将盖在牌匾上的红布的布头用杆子挑下。 将红布送入景帝手中,景帝又随手一扯。 红布飘忽而下,露出了后面恩情学堂四个大字。 至此,礼仪结束。 “啪啪啪”方正一咧着嘴开始带头鼓掌,他这么一带动,群臣也都开始纷纷鼓掌。 可惜呀,都把百姓撵走了,气氛实在差点意思。 方正一暗中咂咂嘴。 不过景帝倒是十分高兴,剪彩揭红都结束了,身边却还有一个差役捧着笔墨。 “这笔墨是...” “陛下您瞧,学堂门口的牌匾还没有题字,还请陛下御笔亲题!学堂中的学子若是知道,这牌匾乃是陛下亲笔所留,将来必定奋发图强!”杨风帆喜道。 “也好。”景帝笑笑提起毛笔,蘸了蘸墨水,刚要下笔题字,忽然顿住了。 回头竟看向方正一,道:“正一,你一向文采斐然,既然平万县有今日的繁荣与你桃源县分不开关系,那这个字写什么就由你来决定。” “啊?”方正一傻了眼。 怎么又来这出!我都不卖学霸人设了! 群臣都期待的看向方正一。 这家伙虽然嘴上不着四六吧...但是论起诗词,那是真滴牛批。 大家都福气,甚至还有人在家中暗暗揣摩。 尤其是他还有不少残诗残词...这补全方正一的残词,可是某些上流小圈层的独特爱好。 虽然大家明着都不说。 方正一闭目狂想。 飞流直下三千尺...大漠孤烟直..春蚕到死丝方尽.... 嘶,只有两句,凭他的储备还是能应付上的! 以前用过的肯定不能再用否则不是露怯了么? 写点啥呢? 景帝等人倒也没催。 心知这绝好的诗句需要灵感跟时间来酝酿,一会儿方正一肯定有惊人之作。 等了五分钟,方正一双目一睁,拍手道:“有了!” “快说!”景帝兴味盎然的道。 “苟利国家生死以...家族传承吾辈责。” 众人细细品味。 上半句挺好,但是下半句可就差着意思了... 方公子摇头晃脑:“陛下,臣这两句既又大家又有小家,正好激励学子。” “实不相瞒,这句话臣每天都会在心里反复,想来用到这里正合适不过,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也好。” 景帝点头,没有多说什么,直接在左右牌匾上挥毫写下。 待写完,再次一片掌声响起。 杨风帆伸手躬身:“请陛下入内检视。” 景帝迈步走入学堂中,群臣紧随而入。 虽名为学堂,但是这面积已经不逊于许多大型书院。 学堂内的设施是极为完善的,毕竟都是为一些小小少年准备的学堂。 许多家长无心照看,在这里一待便是一天。 所以花园,操场,食堂,书馆,校舍无所不包。 甚至还流出了商贾在校内经商的档位。 每一处建筑,桌椅都是簇新的,虽然用的不是什么名贵材料,但是一丝一毫之地也觉不含糊。 这一逛,就逛了一个时辰。 景帝不停发问,杨风帆也是一直在回答。 直到最后走出学堂外,景帝感慨道:“果真是用心良苦,不知修建这学堂耗费了多少银两?” 杨风帆道:“这地是县里的地,不过用的材料都绝对扎实耐用,所以修建学堂的费用总共耗费了一万七千两之多。” 许温书问道:“光修建一所学堂便花费如此之巨,那么去岁的岁入平万县到底是多少?为何没有及时上报。” 杨风帆思忖道:“下官未能及时上报也是心有苦衷。” “诸位有所不知,自从平万县商贾海量涌入之后,这税收的重点就已经由田税转为了商税,田税好收可商税终归是有些麻烦,商贾人多复杂,每家每户账期还都有不同。” “下官若是赶在他们清账之前收税,恐引起恐慌,另一方面许多人其实家底薄弱,只能等收到款子再行交税。” “据目前的情况来讲,县内所收商税加上田税等其他一些税目,总共大概在五十六万两左右,但是据下官估算,去年的整体岁入不会少于七十万两。” 不少于七十万两! 区区一个平万县? 群臣再次被震撼,许温书听的直打牙颤....这是在是太可怕了。 相比于以往恐怕翻了几番都不止....对上新樟县更是碾压! 最重要的是他当着陛下的面说这种话,绝对不可能在撒谎,更不可能造假! 景帝也是呼吸急促了几分,又详细向杨风帆询问了起来。 孙盛脸色惨白无比,如丧考妣。 本来就够惨了,现在杨风帆的政绩如此出众,等会等待他的命运还不知倒霉成什么样。 又过了十多分钟,景帝意犹未尽的结束了问话,接着面色潮红的道: “卿朕乃朕之股肱,能有如此成绩,朕心甚慰...来呀,下旨,平万县令杨风帆,劳苦功高政绩卓然,着升任横江府同知,至于平万县令的人选,吏部自行斟酌。” 连升两级! 杨风帆不可思议的抬起头,脸上带着无比的喜悦... 虽然他从翰林中下放到地方作为县令,可是这升任一府之地的长官也是有实权的。 更重要的是,看陛下的态度,之后肯定还有安排啊! 想到此处,杨风帆忍不住感激的看了方正一一眼。 自己舔了好多年...果然没白舔。 有志者事竟成! ...... 第890章 拯救孙盛 李岩松等老臣则是默然了。 他们并不反对景帝光速提拔杨风帆,毕竟人家政绩摆在这,如此闪耀的成绩谁都挑不出毛病。 只是升了个五品官倒也不算什么。 可是同知这个位置加上他现在的做法,感觉多少有些微妙。 陛下肯定是有意继续扩大宽商的范围。 沿途所见,宽商似乎没有展现出想象中的负面影响,反而有了许多积极影响。 虽然心里还是有些地方想不透....但陛下一言九鼎,只能默认此事。 景帝说罢,看向孙盛,平静道:“至于你,你觉得朕该如何定夺?” 孙盛脸上血色尽数褪去,深深一拜,哀道:“臣自知有愧皇恩,罪孽深重只求速死!” 景帝冷笑道:“速死?凭你的罪责还犯不上一个死字,你这么想死是想给朕留一个弑杀之君的名头?” “臣不敢,一切由陛下圣裁。”孙盛慌张辩解。 景帝哼了一声,指着他对众人道:“此等闭目塞听,闭关自守之昏官,虽非百姓灾祸之主谋,但却是灾祸横起之主因,多少因他家破人亡,你们说,朕该如何定夺?” 景帝目光掠过众人,最终第一个定在了杨英才身上。 杨英才脸皮抽搐了几下,心中叫苦不迭。 他是最不愿意说话的...可奈何陛下盯上他了! 眼下只能当断则断,断个痛快! 杨英才咬咬牙道:“臣..臣认为孙盛虽然罪不至死,但祸害百姓无数,其罪不可轻饶,所以应当将其贬为庶民,朝廷永不叙用!” 轰! 孙盛五雷轰顶...跌坐在地。 贬为庶民,永不叙用? 他从来没想到会是这种结果,景帝不可能杀他,他心里清楚,只是该卖惨的地方还是要卖惨。 按照他心中预想,直接一贬到底已经是最坏的结果了,可是现在竟然还加了一条永不叙用。 而这个建议还是从自己最钦佩的长官口中说出。 他半生寒窗苦读,好不容易入朝为官,如此下来跟杀了他有什么区别?回家也已是无法做人了.... 虽然已经遭遇了一次背叛,但是又挨了一记落井下石。 孙盛真的是心如刀绞了.... “其他人呢?”景帝问。 群臣陷入沉默,大家也都感觉不好回答。 罚的确实重了些,但重要的是陛下的态度,陛下正生气,总不好对着干。 一个小县令,怎么罚不行啊? 孙盛绝望的看着众人,撕心裂肺。 忽然一道声音传来:“陛下,臣觉得判罚未免有些不公,他本意是好的只不过执行出了问题。” “倘若对孙盛如此苛责,恐怕以后的官吏就再无人敢锐意改进,也无人敢勇于担当了,反倒可能助长了懒政之风!” 这道声音,仿佛在黑暗中投下了一道无比炫目的光柱。 孙盛那颗还未死绝的心再次活了过来,目光赶忙朝声音追寻过去。 动念之间,他呆住了。 方正一?! 千算万算,也没想到会是方正一帮他说话,难道他不知道翰林院选他出来就是专门来跟他作对的么?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他一定知道,可是为什么又要帮我说话? 孙盛的脑子乱成一团浆糊。 不只是孙盛,杨英才脑子也乱了,还恨的牙根直痒痒,凶恶的眼神毫不掩饰的射向了方正一。 你方正一什么意思!孙盛是老夫的人,你现在跳出来整这一出,故意的是吧! 方正一毫不客气的回怼了他一眼。 艹,出来混的手下蠢点没什么,但是最恶心的是当老大的没担当! 你个没出息的糟老头子,缩头怕事,竟然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群臣也是神色莫名,互相用眼神传换着信息。 方正一玩这一手是着实给大家整懵了。 朝廷里那点弯弯绕大家都门清,帮对手说话可奇了。 方正一不是小心眼么?这次怎么这么大度。 不过细一想,他好像还不是那么小心眼,就嘴贱,起码当了锦衣卫指挥使之后没有仗着特权故意为难过谁。 景帝眼中带着一丝笑意的看着众人的反应,问方正一道:“说的颇有些道理,那你认为该如何判罚呢?” “臣认为...让他保持原职,戴罪立功。臣想新樟县的情况没有人比孙盛更了解,而且他是吃过亏的人,相信他认识到错误之后能迅速整改,百姓的生活也能及时的有所改观。” “依臣来看,惩罚孙盛不是目的,目的是让百姓生活好转,临时换新官接任孙盛恐怕会白白的浪费许多时间,这是臣的一些浅见,还望陛下三思。” 群臣暗中啧啧称奇。 对方正一的形象开始在心中调整。 虽然这家伙脑子跟正常人不太一样,但现在看有一个好,办事好像都是冲事去的。 就这一点,你别说...啧!你还真别说... “你们的意见呢?就没有一句想说的么?” 景帝都直接问了,而且方正一也挑了个头,大家自然不能再冒充鹌鹑。 李岩松好整以暇开口道:“回陛下,老臣认为方都尉所言有理,孙盛在任日久,如果改弦更张恐怕要扭转百姓生活就要耗费更多时间了。” “老臣也相信,经平万县一行,孙盛也应该大有心得,这一点旁人无法比拟。” “至于如何惩罚,还是交由日后再慢慢考量也不迟。” 李岩松话音刚落,群臣附和声响起:“臣等附议,李公老成持重所言有理。” 方正一嗤笑一声。 妈的! 我出的主意,夸到他身上了,一群双标狗。 耳听着一句句的声援,孙盛那颗心更加活泛了起来,泪目的看着方正一。 好人...这才是真正的好人啊,以前竟是误入歧途了。 什么正人君子,什么清流大儒...虚伪! 景帝思虑再三,对孙盛道:“既然诸位爱卿都在替你求情,那朕可以网开一面,给你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给你一年时间一年后朕会派人来新樟县考察,若无改观,后果你知道吧?” 孙盛涕泪横流,下跪叩首:“罪臣定当肝脑涂地以陛下天恩!” ...... 第891章 你想回去做官吗? 是夜。 杨风帆寻了一家口碑上佳的酒楼,在三楼的最高处为景帝等人准备了一场丰盛的晚宴。 经过一天的奔忙,众人早已经是腹中空空,饥饿无比。 众人大快朵颐,好不快活。 酒宴正酣,景帝唤来方正一持着酒杯,凭栏远望。 方正一不知景帝要说什么,一口一口的饮着小酒,看向街景。 此刻的街面依旧人气非常,不少百姓挂着灯笼还在做买卖,路人也是往来其间,讨价还价。 良久,景帝感慨道:“正一,这一趟微服私访,朕获益良多。” “朕常想,只要遵照祖制,遵照圣贤书所言便能大治天下。所以宽商一事,朕一直不敢轻易决断,今日见此景,朕方知你是对的。” “商贾的力量被轻视已久,如今因为你一再谏言,力图求变才能让这么多人打开眼界。” “朕欲在横江府施行平万县内的办法,再另设专司商事衙门,你觉得如何?” 方正一道:“陛下想在横江府继续扩大宽商的范围,臣当然同意,一开始臣就打算在整个横江府推行,只不过朝中阻力太大,如今再看应该已没有多少阻力。” “至于新设衙门的事,臣建议还是暂缓....一切都在初期,还是让百姓自由生长为好,过早的干涉,只怕这根苗还没开花结果便已经被扼杀,如果陛下真要成立新衙门,那应当是约束官府为重,而非约束百姓。” “不过,臣认为最方便的办法,还是陛下派锦衣卫,按照平万县的办法协助地方衙门。” “陛下既然锐意求变,为何不在这向其他诸公说起?” 景帝不置可否:“此事还是要回去正式商谈,但是说起锦衣卫,你不在任上,清闲了这么久有何感?” 方正一抻了个懒腰,醉眼带着些朦胧:“说实话,儿臣通体舒泰!” ?! 这个混账这点倒是一点没变,还想找个话茬问问他想不想官复原职。 结果就说个这? 景帝哼了一声,淡淡道:“当初朕将你从桃源县请来,你也是辞官不做,到如今还真是一点没变,你就那么不愿意做官么?” 自觉有些失言,但方正一也不慌。 毕竟跟景帝处这么长时间了,又是一家子,没啥好慌的。 方正一道:“恕臣直言,能不能做官对臣来说并不重要。臣视权财如浮云,今生只求对得起自己就够了。” 景帝笑了:“如何才算对得起自己?” 方正一有些微醺,看着楼下的人流,眼中带着些回忆:“陛下看这些升斗小民他们的生活看似过的去,但是却担不起什么风险” “他们无权无势,终日奔波,可以任人欺压,眼见父母老去,病痛缠身却又束手无策,终其一生都在生活中备受折磨。” “臣的前半生对此深有体会,臣为官时可以影响一方,不为官也可以力所能及影响百姓,如此这就够了,对臣来说这已经是人格圆满,生而无憾。” 听完他一番话,景帝虽然有种老怀大慰之感,但仍感到暗自心惊。 前半生,那他才十多岁吧?十多岁的少年竟然有如此感悟,果然是神童中的神童! “既然都是为了造福百姓,为什么不选择在官场,奋力晋升。你有宰辅之才,以你的能力造福天下,岂不是更加圆满?” 方正一又嘬了口酒,微笑道:“臣是凡人...是人他就懒啊,赶哪算哪随遇而安,现在又成亲有家业了,能不天天往外跑也挺好。” “你...” 景帝刚准备怒斥这个没出息的女婿,忽然天边传来一整脆响。 “砰~啪!” 一道绚烂的烟花炸开,消失在天际。 这一声刚落下,却又有第二声紧接着响起,然后是连片的响声传来。 闪耀的铁树银花浮现天空,目光所及之处皆是风景。 原本还在酒桌推杯换盏的群臣也已纷纷起身走到栏边,凭栏而望。 盛放的烟花美不胜收,伴着响声,街边的百姓也纷纷驻足围观。 欢喜声,爆炸声不绝于耳。 景帝情不自禁的勾勒出一抹笑容,对杨风帆道:“卿家,这烟花是什么情况?可是你专门为朕准备的?” 杨风帆快速瞄了一眼方正一,然后道:“臣惭愧,没有想到专门为陛下准备一场烟花。” “这烟花乃是县里固定时间会燃放的,只不过今晚恰巧赶上了,臣也是一时疏忽,未能提前提醒陛下。” 景帝摆摆手:“无妨无妨,县里固定时间燃放可有什么说法?” 杨风帆道:“回陛下,没有什么说法,每个月都会放上一两场。只因...考虑到城中百姓不辞辛劳,终日忙碌,而县里财政富余便收购一些烟花,公开燃放让全城百姓欣赏。” “臣每月燃放一两次烟花,百姓看了心里欢喜,也能缓解一番疲劳。这笔银子...臣未向朝廷批报过,还请陛下恕罪。” 方正一帮腔道:“陛下,臣认为这笔钱花的值啊!百姓们本就没钱买不起多少烟花,衙门买烟花燃放,又花不了多少钱,百姓瞧了心里还高兴,臣认为这精神上的力量也是一笔财富,第二天他们去干活儿,有个好心情干的就更卖力了!” 众大臣喜滋滋的观赏着烟花秀,听到方正一说话纷纷点

相关推荐: 红豆   女奴的等价替换   新年快乐(1v1h)   开局成了二姐夫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蝴蝶解碼-校園H   旺夫   桃源俏美妇   顾氏女前传   乡村桃运小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