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 后方众人目瞪口呆,冯智戴:老张,你是懂劝降的! 金胜曼:“原来是这样劝降的?” 萧锐:噗……老张,你这是真·劝降! 而且你劝降就劝降吧,坏我名声作甚?百济的义慈王是自己吐血的,不是我故意的!再说了,我也没说过屠城之类的。 城头之上不少人对着张士贵骂骂咧咧,无外乎就是些卑鄙无耻之类的…… 张士贵不耐烦的喊道:“喂,你们有没有个主事的,是战是降,给本将一个答复!本将没耐心跟你们在这里对骂。” 噗……你也好意思问?我们主事之人不是刚被你们下毒害死吗? 城头之上,在场的文武聚在一起七嘴八舌的争吵起来,是战是降? 打肯定是打不过的,守城?就怕我们这一万兵马守不了几天啊。都怪那个废物恩平,如果五万大军在手,死守王城,至少能守两个月。大唐人远道而来,可能不适应我们百济的气候,两个月后大雪封山,他们必定会不战而退。 可是,如果不守城,大唐人进城之后,肯定不会放过我们这些人…… 未必,无论是谁执掌百济,总得需要人帮忙治理吧? …… 经过一番商量,众人达成一致,那就是开城投降可以,但要答应我们几个条件! 于是,百济国相被推了出来,“将军,老夫百济相国,想议和可以,但老夫有几个条件……” 张士贵长刀指着对方打断道:“行了行了!住口吧老家伙。” “其一,这不是议和,是你们开城跟大唐投降,不投降就杀无赦!” “其二,你们没资格跟我大唐谈条件,你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生,要么死!” 张士贵一番霸气宣言,整个人浑身舒畅,心里不禁想到,原来不光是战场厮杀很痛快,强势外交也很痛快呀!是不是等将来不打仗了,回去跟陛下商量商量,自己可以去鸿胪寺试试?说不定有天赋呢。 彩! 玄甲军骑兵纷纷为自家将军叫好,将军威武! 跟着大唐南方水师也纷纷叫好,甚至新罗的士兵也被感染,全场高呼。 张士贵整个人都麻了! 一时间豪情顿生,一次次举起手中宝刀,城外大军山呼一浪高过一浪,城头守军的士气被打压到了极点。 萧锐等人傻眼了,好像……好像张将军的劝降效果很好啊。 水师主将冯智戣深以为然,“张将军不愧是玄甲军主将,劝降很有一套!” 城头上的百济相国傻眼了,脸被打的生疼,满心的苦涩,回头看向了自己的同僚们,可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很默契的都转过头去。 什么意思? 百济相国傻眼了,你们这是……这是不想背骂名?让我带头献城投降? 城下的张士贵已经没耐心了,抽出宝刀,就要开口召唤玄甲军暗桩,娘的,老子直接里应外合,杀了你们这帮百济的贵族,省得跟你们在这里扯皮了…… “呸!真是一帮贱货,敬酒不吃吃罚酒,老老实实开城投降好了,非逼着老子动刀!” “将军,将军息怒!我百济、我百济……百济降了!” 你们……你们?等等,降了? 张士贵此时心中一万只羊驼呼啸而过!娘的,差点闪了老子的腰,就好像洞房关键时刻,被人踹了一脚似的……我都要动刀杀人了,你告诉我说降了? 拨马回营,张士贵郁闷的交令,“侯爷,末将、末将幸不辱命。百济降了!” 众人哈哈大笑,纷纷恭贺,“好,张将军威武!此战,给你记首功!” 冯智戴不解的问道:“老张,你劝降的挺好,怎么感觉你并不开心呢?” 张士贵长叹一声:“唉,我都要抽刀杀人了,他们却没骨气的降了,真特么的索然无味!” 啊? 哈哈哈哈…… 萧锐笑着摆手道:“行啦老张,下次有机会的。” “百济都亡了,这是最后一个城池,哪还有机会了。”张士贵碎碎念的说道。 嗯?你当真了? 萧锐拍了拍张士贵的肩膀,“百济亡了没关系,那高句丽不还在吗?等咱们灭了百济,就可以跟陛下南北夹击,将来高句丽王城的劝降,也交给你来做。” 哦? “高句丽王城?这么说还有机会?那行!这次末将没有发挥太好,等我好好准备一下,高句丽的时候一定全力发挥。”张士贵拍胸脯保证,自信满满。 萧锐:我是不是搞错了什么?老张真的有外交天赋?我打开了他的隐形属性吗? 第七百四十四章 给萧锐赏赐 消息传到了皇帝李二这边,整个左路大军都炸了,什么情况?我们、我们刚刚攻破高句丽的第一道防线,冠军侯你已经拿下了整个百济和新罗?半岛三国你拿下了其二? 太打脸了! 原本兴致高昂的大唐诸将,全都像霜打的茄子般,明明打了胜仗,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李二召集聚将议事,看着众人的表情,这位大唐皇帝忍不住哈哈大笑道:“怎么?被打击到了?” 众人惭愧的低下了头。 李二却摆手说道:“你们不要看他说的简单,其实是取巧。百济真正的主力大军,足足五万精锐,姑且算是精锐吧,被调到了高句丽,也就是新城那批援军。” “百济小国,能有多少兵马?恐怕那扶余氏从没想过,有一天大唐的兵马会渡海打上他们领土,所以自大的扶余王精锐尽出,全力支援高句丽。” “现在好了,国内空虚,整个百济的城防,就跟纸糊的一样,萧锐这小子,狠狠的给我大唐出了一口恶气!” 苏定方带头喊道:“侯爷威武!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 众人纷纷跟着大喊。 李二摆手按下众人,“诸位不用气馁。如果位置互换,把萧锐调过来正面攻打高句丽,他可未必能打出诸位的战绩。” 李绩老脸一红,开口说道:“陛下您别臊大家了,我们对侯爷是心服口服的。如果不是侯爷指挥水师拿下卑沙城,从南面策应,声东击西调出了高句丽的守军,我们虽然也能撕碎他们的防线,但伤亡至少要增进一倍。” “是啊陛下,侯爷战场无敌,我们都是服气的!” …… 李二笑着说道:“你们服不服他,朕可不管。诸位倒是说说,这小子在东线打得不错,朕该如何赏他?” 这个……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缄口不言。 “怎么?是怕得罪那小子,不敢说?”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露出了苦笑。 兵部尚书侯君集笑着站了出来,“陛下,侯爷淡泊名利,就算您给他升官,他也未必会答应。要不然,就给他免去部分债务?他办书院不是还欠着朝廷的钱吗?” 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侯爷是大唐首富,欠那点钱……” 侯君集真想骂娘,没看到我在给陛下找台阶吗?哪个蠢货多嘴的? 李二笑着说道:“是啊,那点债务,又是为了给大唐建造书院,朕如果主动跟他提债务,怕是会要那小子背地里调侃半年。” 这时李绩开口说道:“陛下,现在大唐多了百济、新罗两地。不如让侯爷暂时把这两块地方管起来?” 李二摆手说道:“本来就要他来管的,这场仗还要些日子,正好让他理出个章程来。这小子虽然不喜为官,但理政也有一套的。” 这个…… 大家再次不说话了,心说也就是您的女婿,换了别人,早就功高震主了,还敢让他治理这么大块地方? “唉,这个小子已经是一品侯爵了,位极人臣,朕连最心爱的女儿都给了他,好像赏无可赏了……” 嘶…… 陛下这话是什么意思?众人面面相觑。 混世魔王程咬金小声说道:“陛下,这么说,您答应长乐公主跟侯爷的喜事了?” 嗯? “混账知节,胡说什么呢?长乐跟萧锐有什么喜事?” 啊? 程知节挠头不解道:“不是您刚说的嘛,您最心爱的女儿都给了他。谁人不知,您最心爱的女儿是长乐公主呀。” 噗…… 大家全都后撤一步,跟这位将军拉开距离,意思是我不认识他。皇室的事,是你能议论的吗? 李二气得脸成了猪肝色,大声呵斥道:“胡说什么呢?朕是说襄城,襄城!都是朕的女儿,每一个都是朕的掌上明珠,都是朕最心爱的女儿。” 程咬金讪讪陪笑道:“咳咳……末将误会了,陛下息怒。” “其实吧,您真的要赏,不如就顺水推舟,准了侯爷跟长乐公主,这满朝文武谁不知道他们……” 老程! 李绩一把将人拉住,“你胡说什么呢?” 李二气得直接拔出了宝剑,“你刚说什么?他们怎么了?他们只是亲戚关系,难道有什么见不得人吗?” 啊? 程咬金吓坏了,连忙跪下磕头,“陛下恕罪!老臣、老臣今日喝多了,一时失言。并非故意造谣。” 众人纷纷跟着求情。 李绩帮忙解释道:“陛下恕罪,老程的意思是,满朝文武其实都听说了,长乐公主心系侯爷,甚至多次表示非侯爷不嫁。您……微臣斗胆多嘴,其实这是喜事。” 李二黑着脸拂袖而去,“哼!朕的女儿,不能全都便宜了那个混账!” 大家面面相觑,尉迟敬德埋怨说道:“老程,都怪你,哪壶不开提哪壶,看把陛下气得?” 老程尴尬的说道:“我真的喝多了。” 就在这时,内侍老高回来传旨,“陛下有旨,大将军程知节军中饮酒,罚杖责三十,罚俸一年,许你留下继续领兵,战场戴罪立功。” 啊? 程咬金苦着脸去领罚。 李绩却小声说道:“知足吧老程。你没看出来吗?陛下已经松口了。将来事成,不光侯爷要感谢你,就连长乐公主都要记着你今日的好。” 哦?真的吗茂公? “呵呵,以往长乐公主的事,谁敢跟陛下开口?公主的婚事一拖再拖,不见结果,陛下都愁坏了。可谁提都是触霉头。” “今日不一样,你没看到吗?只是打你几下,罚俸而已。换做以往啊,少说要让你去工地采石头一年。” 咳咳…… 老程一听这话,顿时喜笑颜开,“这么说,那我这顿打挨的值。将来说不得还能当个媒人,侯爷不得给我几百坛美酒吗?” 噗……几百坛?你可真敢想!侯爷家的美酒,一坛都得论黄金卖的,你张嘴就是几百坛?陛下都没你这么大脸面。 不久之后,高句丽王城收到一封来自百济的书信。 “高句丽王渊盖苏文台鉴,大唐冠军侯,新领百济并新罗道大都督萧锐问候大王,曾经长安一别,距今已经数年……” 嘶……百济并新罗道大都督?萧锐? 这么说,百济个新罗,现在已经落入萧锐之手了? 渊盖苏文被雷的七窍生烟。完了,高句丽被东西夹击,西边有大唐皇帝率领十五万兵马。东边有一生不败的大唐冠军侯,我高句丽大好局面,怎么就在短短数月之间,变成了孤立无援呢? 第七百四十五章 天佑高句丽 百济王城这边,张士贵兴奋的说道:“东西两路夹击,高句丽能够支撑一个月,就算他渊盖苏文有本事。” 萧锐看了一眼身边的几人,发现除了冯智戴,其他人都是这般兴奋。 “你们都是这么看的?” 冯智戣不解,“对啊!难道高句丽还有什么后手不成?此时的他,已经成了笼中鸟、瓮中鳖,东西两路夹击,足足二十万大军合围,我看不到他的任何生路。” 萧锐看向了军师冯智戴,“智戴你觉得呢?” 冯智戴摇头说道:“我看不然。虽说是东西两路夹击,但我们这边兵力匮乏,还需要驻守百济新罗,能消化掉这两地就是极限了,无力出兵进攻。” 萧锐抚掌大笑:“听到了吗?这才是谋国之言。为什么智戴是军师,你们都只能当将军呢?” “区别就在这里,将军只知道思考打仗的事。殊不知,战争不过是为了谋国服务的。当国家需要战争取地的时候,才会有战争。但说到底,战争是为了让国家越发富有强大,而不是一味的攻城略地,只图战功会越打越穷。” “昔年汉孝武皇帝北击匈奴,打下的版图巨大,最终大汉不还是没守住吗?孝武皇帝晚年看到了国力衰颓、民不聊生,悔不当初,为此还下了罪己诏。” 众人点了点头,“好战必亡,正是此理。侯爷教训的是。” 冯智戣追问道:“侯爷,那我们现在?” 萧锐开口说道:“水师的兵马抽调一小部分负责海上运输,维护好半岛和蓬莱的运输通道。其余大分部负责镇守百济。新罗暂且由女王继续领政,等大唐朝廷派来能人干吏之后,再行交接。” “把军中司马、书记官抽调给我,我培训他们接管百济各个城池,熟悉政务和治理安民。一个月内,我要百济的百姓放下对大唐的仇恨和成见。至于攻打高句丽,只能靠陛下的十万大军了。” 十万? “陛下手上不是有十五万吗?” “呵呵……他们攻破了高句丽的第一道防线,现在长驱直入,高句丽退守第二道防线。大唐占领了高句丽一半的领土,总得留人镇守治理。能抽出十万兵马继续进攻,就不容易了。” “我们这边最多虚张声势,吓唬吓唬高句丽。但那渊盖苏文不是傻子,应该很快就能想明白。所以,目前的形势来看,依旧是大唐十万对高句丽十万,且对方兵力收缩、防线收缩,国内城和乌骨城互为犄角,比第一道防线坚固多了。不好打。” 嘶…… 这么说,短时间内,战事结束不了? 萧锐苦笑道:“反正我没什么好办法,不知道陛下那边会不会有什么奇谋。” “当然了,高句丽也不好受,领土折半,就是实力减半,收缩防线不过苟延残喘罢了,士气大减,不耐久战。拖久了,等我们这边完全吃掉百济,腾出手来,就是他们的末日。” 听到这话,众人眼中神采恢复。侯爷既然已经预见了胜利,那就不担心了,只要听令就行。 正如萧锐所料,高句丽这边,渊盖苏文已经回过味来,力压群臣,彻底放弃了百济这边的防线,专心防守大唐皇帝的进攻。 理由很简单,百济能有多少实力?五万精锐折损在高句丽,五万护城兵马被萧锐吃掉,现在的百济,根本抽不出兵力了。 再说了,萧锐既然灭了百济,那肯定要收下百济的国土,安抚百姓的民心,就不会做杀鸡取卵的事,是不会抓壮丁强制凑兵马进攻的。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果不其然,一个月来,只有大唐皇帝这边对国内城和乌骨城的进攻,百济这边毫无动静,渊盖苏文就知道自己猜对了。 “王上,王上……大喜,大喜啊,下雪了!” 什么??? “王上,司天监主官来报,说下雪了。” 嘶…… 渊盖苏文快步奔出王宫,感受着打在脸上生疼的雪蝌蚪,仿佛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享受。 半岛苦寒,每年都要被半年雪封,所以半岛百姓往往最讨厌下雪,可今年不同,这场雪简直来的太及时了。 不,是天佑高句丽,这场雪比往年早了整整一个月! “哈哈哈哈,天不亡我高句丽!” “恭喜王上,大雪封山,大唐再无力进攻,只能退兵了。” …… 退兵? 没错,确实得退兵。 李二遥望苍天,苦笑说道:“果然让萧锐那小子算准了,今年攻不下高句丽。” “陛下,人力有时穷,谁也没想到,这高句丽的雪季竟然提前了一个月。末将有信心,再有半个月,一定能攻破乌骨城……”李绩不甘的说道。 李二摆手道:“罢了,不急于一时。连日攻城,我大唐士卒牺牲太多,朕心不忍。让将士们撤回来歇歇吧。” 李绩不解道:“可是……这一撤,我们辛苦打下来的地盘……” 地盘? 李二哈哈大笑道:“当然不会再让给他们。此次,朕不会重蹈大业帝的覆辙,哪怕此战打上三年,也要啃下高句丽。” “传令前线撤军,然后我大唐兵马分散各地驻守休整,学学萧锐那小子,他能耐下心来治理百济新罗,我们十五万人难道治理不好半个高句丽?” “若是如此,那我们辛苦过来灭国,还有什么意义?” 嘶…… “陛下,您是说,我们、我们不会长安了?可是,可您乃是一国之君,岂能……” 李二摆手笑道:“长安有太子,乱不了。” 唉……您御驾亲征,目的就是提振士气快速灭国。现在倒好,您直接在前线住下了,哪有说国君在外一年的?您就不怕,时间久了国内生变? 李绩似乎看明白了,这是皇帝故意的,考验太子才是此次远征的最大目的。 长安城内,监国的李承乾也懵逼了,不回来了?这、这怎么行?一开始您出门的时候,可没交代我说要监国一年以上啊! 辛辛苦苦、如履薄冰的理政半年,生怕出了纰漏,将来不好给父皇交差。 同时,真正一人治国的时候,李承乾才体会到,当皇帝真心不容易,特别是当个好皇帝。 第七百四十六章 国事家事 长安城太极殿小书房内,李承乾跟几位宰相议事。 李承乾苦笑说道:“父皇坚持要留在高句丽对峙,北地苦寒,粮草运输不便,路上损耗极大,不知国内的粮草可还能支撑多久?” 长孙无忌笑着说道:“太子放心,自从有了优质良种,这些年来国库充盈,百姓再无饥饿之忧。早在出征前陛下就算好了,各地库存粮草,足够北征大军再打一整年的。而且每年大唐都有新产粮食出来,大唐不怕久战。” “陛下之所以不计损耗的留在高句丽,是想一战尽功,刚刚打下高句丽半数领土,再拱手还给他们,太可惜了。” 魏征沉吟道:“太子,国舅,陛下的意思,应该是想治理高句丽,收下当地民心的。若是如此,我们的粮草就要重新计算了。” 哦? “如何个从新计算法?” “高句丽穷苦,现在隶属我们大唐的领土,百姓当然也是我大唐百姓,若他们冬日难挨,我们总不能看着他们冻死饿死吧?所以还要把救灾的粮草计算在内。” 半数高句丽领土,且今年那里遭了战火,受苦灾民不在少数,这份开支,可比供养十几万大军要多。 嘶……长孙无忌吸了口凉气,如此算来,可就不好说了。 太子李承乾严肃的说道:“那是自然。既然是我大唐领土,百姓自然是我大唐子民,朝廷岂有见死不救之理?魏相所言极是,不知这多出来的花费,户部可有预算?” 长孙无忌苦笑摇头,“不曾。起初没想过陛下不撤军。大家都以为,即便是一年打不下,至少也应该撤回幽州休整,次年再继续的。” “至于高句丽被占领的地域,虽然已经是大唐领土了,但今年暂且不必管,因为高句丽还在,说不定他们民心向谁?这些人的地位,也就比俘虏高些罢了,所以……” 太子摇头说道:“舅舅,不可如此。民心所向,我们大唐才能真正的征服高句丽。我想,父皇之所以不愿放弃,甚至要亲自坐镇,就是想收服当地民心,如此一来这些百姓不仅不会成为大唐的累赘,甚至会成为前线一大臂助。” 户部尚书高士廉连声称赞,“太子所言极是!若是陛下能够收服当地民心,那我们的补给线将会大大缩短,这个买卖可以做的。” 长孙无忌满意的点头,心中对这位大外甥越发认可了。 于是他补充说道:“呵呵,不仅如此。若是占领区的百姓归心,且生活地位提高了,那高句丽余下的百姓会怎么想?” 众人眼前一亮,“对啊!国有道则鼎力相辅,国无道则远避他乡。不战而屈人之兵,或许这才是陛下真正的意图。” 高士廉大手一挥:“没说的,户部全力支持。就是勒紧裤腰带,也要确保北地支援不断。” 李承乾摆手笑道:“不够的。还需要一个人过去坐镇幽州,确保沿途运输的安稳。以防有人趁机发财。” 大家全都看向了魏征。 魏征苦笑道:“老夫年迈,本以为上次洞庭之后,不用再远行了,唉……命苦啊!” 太子李承乾心头一软,上前拉着魏征的手说道:“魏相,朝中不是没人能肩负大任,但都分量不够。也只有您一人,宅心仁厚且威严公正,威名赫赫可以震慑宵小。所以……只能委屈您走一趟了。” “此行您只需坐镇调派即可,孤王给魏相派一批精干的年轻人,跑腿的活计让他们来做。对了,宫中还有一辆姐夫亲手做的四轮马车,您就乘坐这个去,一路上也能少受些颠簸之苦。” 魏征感动的说道:“不可不可,为臣者岂可僭越?老臣坐惯了自己的马车……” 太子正色道:“魏相,一辆马车而已,你配得上!若是让父皇知道我派您去东北千里之遥,却还坐着老旧的车架,回来怕是饶不了我,您就当帮帮孤王,让父皇夸我两句可好?” “是啊魏相,就不要推辞了,那辆马车我们都见过,侯爷设计的时候,实用第一,舒适无匹,按造型和规制来说,算不得天子车驾,不逾越的。”长孙无忌和高士廉也开口劝解,魏征这才勉强答应下来。 说完了粮草,李承乾又对着长孙无忌开口说道:“舅舅,让吏部选一批精干吏员交给魏相一并带去,父皇这个冬天治理新得领头,安民收心,虽说手下十几万大军,但全都是些粗鲁武夫,怕是不懂得治政。还得靠朝廷输送。” 长孙无忌点头赞道:“不错,正该如此。” …… “让开!竟敢拦着本公主?谁给你们的胆子?就是父皇在的时候,本公主都是随便进来的。怎么?父皇不在,你们就想欺负我吗?难道是太子的吩咐?” 外面一阵喧闹传来,太子李承乾打了个哆嗦,连忙快步走向门口,大声喊道:“是小妹吗?快快,快进来,正要派人去请你的……” 长乐公主不满的大步进来,“大哥,是你让人拦着我的?” 李承乾惊诧道:“没有啊!他们敢拦着你不让见我?混账,我立刻把他们全都换掉。” 小书房内其他几人互相对视一眼,似乎都在忍着笑意。 “殿下,公主,若是无事臣等先告退了,事情繁多,需要赶紧去安排。” 舅舅,你们……别呀…… 李承乾刚伸出手想要劝阻,却被长乐一把按住,“说吧,你刚说要派人请我,有事?” “咳咳……这不嘛,前线急报说高句丽下雪了,比往年提前一个月,所以朝廷需要紧急调拨一批御寒衣物过去。我想着,将士们水土不服,或许不仅需要御寒衣物,可能还会生冻疮之类的。小妹你不是神医嘛,想请你和太医院一起,研究一款冻疮药膏,紧急送去支援。” 李承乾勉强找了个不错的借口。 长乐公主这才放过了他,点头说道:“行,区区小事,一会儿我就过去。” “大哥,你老实告诉我,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 啊?没、没有啊! 李承乾表情不自然的说道:“小妹,这怎么可能呢?你看我整天忙的,焦头烂额,除了国事,哪还有什么别的事情?” “真的没有?” “你是想问前线的事吧?那就更没有了,兵部收到的军报,一分不落的全都给你抄送过,咱俩看到的都是一样的东西。” 长乐公主笑眯眯的重新拉起李承乾的胳膊,“真的吗?我的好大哥,你有本事再说一遍?” 嘶……一阵寒意袭来,李承乾吓坏了,知道自己撒谎的本事不行,这才让人在门口拦下,本意是小妹来了抽空赶快逃跑的,没成想她故意赶在议事的时候过来,躲都躲不开。 “咳咳,行了行了,我说还不行吗?姐夫打下了新罗和百济,现在领了临时大总管,留在当地治政安民。” “说重点,这些我知道!”小长乐在手上加了几分力。 “嘶……疼疼疼,放手放手!”李承乾脸都绿了,连声求饶,“不就是姐夫收了两个侍女嘛!你怕什么?又不是收为妾氏,你至于这样吗?” 小长乐喜笑颜开的松手,“侍女?这还差不多!哼,你既然知道,为什么要瞒着?若不是城里都传开了,我还不知道呢。以后再敢截断给我的消息,看我天天来找你。” 你……唉!命苦啊,姐夫你也是,教她武艺作甚? “嘿嘿,我的好大哥,你刚才说什么?” “没、没什么?小妹,你放心,我是支持你跟姐夫的。” “哼!这还差不多。你呀,抽时间多锻炼一下身体,看你劳累的,弱不禁风,脆弱的手都不能拉,我要是再用点力,你的胳膊都能捏断了。” 噗……你是在好意关心我吗? 可我怎么感觉有种被威胁的意思? “喂,小妹,别忘了去太医院的事。” “知道啦!等我从萧家庄回来的。” 萧家庄?你去萧家庄作甚?李承乾愣了一下。 第七百四十七章 有人不安分? 皇帝李二一生有很多儿子,其中皇后亲生的有三位,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九皇子李治。除此之外,最为优秀的当属杨妃生的三皇子李恪了,被李二称赞说英果类我。萧锐也很喜欢这位小舅子,可惜自己有言在先,只教太子一人,所以不能把李恪带在身边。 后来李恪被封扬州大都督,去扬州就任,实则是让他远离朝堂,不要参与争权夺利的。 李恪自知出身太好,太过尴尬,所以很听话的去了扬州。萧锐这个姐夫送了一批书籍给他,甚至还传了他一套武艺。也因此,召来了除太子之外的其他皇子的嫉妒,其中属李泰最为不服气。 但李泰身份不同,跟太子一母同胞,内心很是不服,认为自己同样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所以才上演了一出洞庭湖戏码,可惜失败了,现在的下场不算太好,被外派做个县令历练。如果他能安心做个治国宰相,皇帝和太子还能容下他,如果心思不定,呵呵,怕是不死也得被贬为庶民。 对于李泰,萧锐的惩治是留了一个杀手死敌许大通,有此人在世,魏王李泰不敢入长安。看似是萧锐心胸狭隘对李泰的报复,但认真去看,未必不是对李泰的保护。 除了这些皇子之外,还有几位平时没什么存在感的皇子,毕竟孩子太多了,李二也宠爱不过来,能记着自己几个孩子就不易了,背后都是孩子母亲在教导支持。 其中五皇子李佑,六皇子李愔两人年长些,已经放去封地就藩。但这两位品行有问题,风评不好,可以说是诸位皇子之中,不成器的典范,老难兄难弟了。 五皇子李佑获封齐王,在齐州就藩。六皇子李愔获封蜀王,在蜀地就藩。 论实力,应该属于六皇子李愔后台大,毕竟他的生母是杨妃,母族是弘农杨氏。但因为大唐取代了大隋,所以杨氏一族只能选择蛰伏低调。李恪和李愔这两位大业帝的亲外孙,也不得不选择富家翁之路。 五皇子齐王李佑,母亲是阴妃,四大贵妃之一。但她出身不行,父亲是前隋名将阴世师,被李渊攻破长安时斩杀,所以虽是受宠的贵妃,但地位也很尴尬。 与杨妃知进退不同,阴妃是有野心的,所以一直在帮儿子积攒实力,哪怕是儿子李佑被派去齐州就藩,阴妃还在不遗余力的替儿子谋划。 听说皇帝要在战场鏖兵,过年都不回来了,阴妃觉得时机已到,于是给在外的儿子去了封快马密信。 半个月后,皇宫立政殿内,阴妃求见,说明来意,想出城去祭拜亡父。 长孙皇后不疑有他,这种事很常见,毕竟谁都有个偶尔思念亲人的时候,于是随手批示了可以出宫。 可阴妃这一去就是三天未归,甚至连个回信都不往宫里送,长孙皇后略显不满,心说这么多年了,没看出她不懂规矩呀! 直到这天,一匹八百里加急快报传入长安,所有人大吃一惊——齐王李佑在山东举兵,径直杀入洛阳,已经占领了洛阳马场。 什么?? 长孙皇后恍然大悟,阴妃这是逃了。怕是此时已经在洛阳跟儿子汇合了吧。 太极殿内,半年多来,李承乾第一次展现怒容,“混账!他怎么敢?他怎么敢?” 李承乾气得浑身颤抖,拳头都是白的。 “太子息怒,为今之计,需要立刻商议平乱,迟则生变啊!” “是啊太子,洛阳的马场,朝廷经营多年,今年新培养出良马三万匹。万一拖延日久,齐王在洛阳募兵,把这三万匹新马用上,若有三万骑兵在手,那就是大灾难了。” 李承乾沉声道:“三万骑兵?呸!就他李佑?” “三万能打骑兵,配上马夫后勤,至少需要五万兵马。就算他从齐州到洛阳一路西来,裹挟民众无数,也不可能马上将百姓变成能打之兵。况且如今我大唐歌舞升平,凡有良心者,皆不会真心跟随他叛乱。” “靠他裹挟起来的一盘散沙?就想攻入长安夺位?呸!再给他一个月,他也是自寻死路!” 长孙无忌劝道:“太子殿下,不可大意!李佑的生母阴妃,出身阴家一族,乃是世代武将。既然他们敢聚众叛乱,想必是早有预谋。李佑身边肯定有懂打仗的文武辅佐。” 太子李承乾大手一挥,“不用再说了。长安现有守军一万,孤王亲自领兵,去会一会他!长安城暂且交由舅舅和诸位看护。” 什么??? 不可,万万不可! 众文武齐齐劝阻。 还真是李二的种,怎么都喜欢兄弟相残和御驾亲征呢? 就在这时,长乐公主骑着猛虎上殿,一声虎啸打断了议事的重臣。 “何须太子大哥亲自前去,我去一趟,一定亲手把那个魂淡带到你的面前!” 长乐公主的话,掷地有声,所有人都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气魄,这就是我大唐未来的第一女将吗? 大概,不是未来的,现在已经是了。 看到长乐亲至,李承乾终于不再板着脸,心神也松了下来,笑着迎了上去,“小妹,你怎么来了?” 长乐翻身下虎,伸手抚了抚大猫的脑袋,大猫懂事的转头走到了太极殿门口蹲下,跟侍卫整齐的一起。 “父皇带着大唐能打的将军去了前线,长安城虽有守军,但更多的是在维护治安。现在出了叛乱,又是皇室中人,我岂能不来?大哥可别忘了,长乐不止是公主,也是大唐娘子军主将。” 众人眼前一亮,特别是国舅长孙无忌,“对于太子殿下,无须动用长安守军,公主可以调用娘子军南下……” 李承乾正色拒绝,“不!小妹还未成年,孤王岂能让小妹替我出头?娘子军不可轻动。” “大哥,你别想命令我……” “小妹!”李承乾伸手按住了妹妹,语重心长的说道:“老五一人作乱,却裹挟了齐州军民,甚至包括沿途到洛阳的许多无辜百姓。我不相信这些百姓都要背叛朝廷,所以我不是为了那个魂淡,是为了我大唐百姓。” “固然小妹有战场经验,甚至可以杀敌破阵,所向披靡。但今次不同,我们不是举刀对蛮夷,双方都是我大唐子民,任何一方流血,都是我大唐在流血。” “听话,你留在长安坐镇,相信大哥!” 嘶…… 大殿中的文武,全都被太子这番话所震慑住,无数人纷纷在心中称赞,不愧是太子,不仅有无惧一切的魄力,还有为国为民的仁义,了不起! 只此一番话,无论他此次能不能平乱,他就已经是位合格的储君了。 长乐公主纠结片刻,点了点头说道:“我跟你一起去,我给你做护卫。” 太子笑了,伸手爱惜的揉了揉妹妹的头发,“乖,我带走了长安一万守军,无人坐镇可不行,你留下,就是长安城最坚强一道防线。” 国舅长孙无忌大声说道:“臣,支持太子殿下!此事,非太子殿下不可。” 高士廉抚须看着长孙无忌,心说你这个舅舅往日里最护犊子,今日却豁出去了,这可不像你。 长乐公主终于点头,拉着李承乾的胳膊认真说道:“那你小心点,我把大猫借给你做护卫。如果有什么闪失,你一定逃出来,有我在,就算给他五万精锐,也翻不了天!” 李承乾感动的点头,哈哈大笑道:“我信,我家小妹可是大唐第一女将,从无败绩!” 这句夸赞,反倒让长乐公主害羞起来,小声说道:“未来的,未来的……我还没独立领过兵呢。” 第七百四十八章 兄弟相见 洛阳城中,齐王李佑双喜临门。 其一,成功拿下洛阳军用养马场,收获三万匹精良战马;其二,接到了从长安出逃的母亲阴妃,自己再无后顾之忧。 “佑儿,长安城有守军一万,并无拿得出手的大将,你可有把握?” 李佑自信满满的点头:“放心吧母妃,我有精锐死忠一万兵马,一路上又收编了三万,合计四万大军。近日又获得了三万战马,随便调派一下就是三万骑兵。区区一万守军……” 阴妃满意的点头,“如此便好。我们只有这么一次机会,败则万劫不复。” “放心吧母妃,我们一定会成功的,孩儿我才是天命所归。” 很显然,这母子两个一对棒槌,根本不懂兵事。空有野心罢了。 一旁的齐州将军陆勤看不下去了,“殿下,娘娘,骑兵不是这么计算的。一支有战力的骑兵部队是需要训练的,不是让那三万新兵骑上马就是骑兵了。他们很多人长这么大,就没骑过马,所以……” 李佑狠狠的瞪了一眼,“陆将军,没有骑兵,我们就拿不下长安的一万兵马了?” “这……当然不是,殿下请放心,长安一万守军也没有骑兵,我们四万打一万,稳赢!”陆将军兴奋的说。 “好,将军下去准备吧,我陪母妃说说话。明日我们开拔直取函谷关。”李佑挥退了陆将军。 阴妃劝解说道:“陆将军是你外公旧部里面最忠心的一位,佑儿,为君者当学会礼贤下士。” 李佑埋怨道:“母妃,此人食古不化,我们齐州仅仅一万兵马,其中五千还不是精锐。所以路上攻城略地,我让人多抓些兵员进来壮声势。可这位陆将军仗着自己懂得打仗,资历深,竟然敢说我惊扰百姓,将失民心?如果不是他在背后掣肘,我现在至少五万大军。” 阴妃叹息道:“佑儿,你不懂打仗,要多听他们的意见。打仗也不是人多就行的。为君者不用亲上战场,只需要知人善任即可。你既然重用陆将军,那就要完全信任他。君臣不和,非长久之道。” 李佑点了点头,却还是抱怨了一句,“母妃,我们手上能用之人太少了。大唐的人才都在长安城,等我们打下了长安城,一定多挑些人才出来,否则只听他一个人的,万一他有二心……” 阴妃笑着点头:“不错,我儿明白就好,但不可说出来。” 听到母亲的夸赞,李佑越发开心,“母妃,我们明日开拔,两天就能拿下函谷关,到时候占据关中基业,大事就成了。即便是将来父皇回来,哼,有函谷关天险,他也未必能管得了我。况且,他也未必回得来。” 阴妃叹息道:“佑儿,本来不想你冒险的。但不赌这一次,你绝不会有机会。等到太子一即位,你们这帮皇子怕是都要遭到他的毒手。” 李佑重重点头,“没错,所以我已经联系了老六李愔,到时候我们效仿汉高祖,以关中为基,以蜀地为粮仓,何愁霸业不成?我要用实力证明,父皇是错的,他应该选我做储君。这天下,他不给,那我就自己取来。” 阴妃眼神忧虑的看向了东北方向,“有了函谷关天险,你才有跟你父皇对抗的实力。将来或许可以从关中联系西北胡人,即便是不能坐拥整个大唐,也可以拥有半壁江山。” 李佑却自信的说道:“母妃,我命人掐断了去河北运输的官道,父皇既然不想回来,要留在高句丽过冬。呵呵,那他就永远留下吧,没了粮草补给,如果高句丽能够把握时机,我想,他有可能会被永远留在东北。” 嘶……佑儿,你…… 阴妃愣了一下,但仔细一想,自己母子做下这种大事,本就是必死大罪。皇帝回来定不饶恕,如果让皇帝死在高句丽手上,反而是好事。那自己儿子就不仅仅是关中王了。拿下整个大唐都顺理成章。 次日,休整一日的齐州兵马,浩浩荡荡的杀向函谷关。 而此时,长安城李承乾才刚刚得到消息,正在朝会。 只能说阴妃这次铤而走险极其大胆,竟然不管儿子能不能火速拿下洛阳,都在约定的时间出逃,目的就是趁着消息没到长安的时候,拿下函谷关。同时又避免了自己成为长安的人质。 等太子李承乾骑着猛虎,带着一万大军赶到的时候,五皇子李佑已经占领了函谷关天险,准备休养一日就杀向长安城的。 现在好了,不用麻烦了,长安城的一万守军竟然主动送上门来?李佑站在函谷关头,猖狂大笑:“天命在我!” “殿下,长安大军在关外十里扎营,似乎并不准备过来攻城。” 旁边的陆将军点头赞道:“哦?长安还有名将吗?竟然知兵?扎营在十里之外,避免了攻城之难。等着我们出城跟他正面开战,倒是好算计。可知对面是谁在领兵?” “回禀将军,对面旗号单一,是大唐太子亲自领兵。” “哦?太子知兵?是了,这位太子师承冠军侯和突厥军师,自然是知兵的。” 听到身边的大将军称赞太子,李佑心下不喜,“哼!陆将军,我方四万大军,对方一万,出城迎战你可有把握?” 陆将军自信的行礼:“殿下放心,末将定能一战灭之!” “好,那就出兵,本王去会一会我的好大哥。” …… 函谷关西十里一片开阔地,李承乾领着一行亲卫,等候多时了。 李佑倒是没有耍花样,也带着十几名护卫,驱马来到了李承乾面前。 “老五,你糊涂啊!父皇正在跟敌国大战,我大唐内部应该全力支持父皇。你在齐州,距离战场又近,不说给父皇分忧,反
相关推荐:
深宵(1V1 H)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村夜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NTR场合_御宅屋
篮坛大亨
鉴宝狂婿
我的风骚情人
秘密关系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