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开局就被赶出皇宫 > 第76章

第76章

中苦,每顿都是土豆白菜,你看看我都瘦了。” “瘦了?”萧锐打量了一下,“没有吧,看看你的小脸,还说胖嘟嘟的小可爱。” 噗…… 小长乐丢下筷子,两手油腻的就要上来撕吧萧锐。吓得萧锐赶紧往外躲。 “好啦好啦,你们两个真没个正形,多大的人了,当着孩子们的面还打架?小妹,快点坐下接着吃吧。”襄城喝止道。 “不吃了,哼!吃他顿饭都这么说我。”小家伙嗔怪道。 襄城给萧锐使了个眼色,“夫君你也是,小妹日子过得清苦,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改善改善,你胡说什么?” 萧锐笑着一起坐下了,亲自给小长乐夹了一个大丸子,“我这不是跟你开个玩笑嘛,看,这可是姐夫我亲自下厨专门给你做的,别人有这待遇?” 看着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小长乐咽了口唾沫,还是没忍住,白了一眼,“这还差不多。” 看着小家伙吃的开心,萧锐笑着问道:“听说你骑着大猫去鸿胪寺,把吐蕃的人揍了?” 小长乐嘴里塞满了食物,只能摆着手说不是。 没有?不能吧,情报不会有错呀。 “不是揍了,是吃了!” 啥? “你、你让大猫把禄东赞给吃了?”萧锐惊呼道。 咽下一口,小长乐解释道:“我才跟你不一样,你光打一顿怎么行?他们根本就不长记性。应该把他们全都杀了……” 额…… 萧锐竟然无言以对,好像是这个道理,我打他们一顿,警告过后,他们不但不听,反而上大朝会上告状?确实靠打是不行的。 唉……不是我不想杀人,是我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天下第一了,如果一身武艺仍在,现在已经带玄甲军杀入吐蕃,生擒松赞干布了。还能让他们有机会来和亲? “所以,你真的杀了他们?” 小长乐摇摇头,“没有,他们有个高手挡住了大猫。后来舅舅来了,不让我杀人。我就来找你们了。” “但是他们也别想好过,大猫说,跟他打架那人的胳膊被他咬掉一条。” 噗……萧锐真想捂住眼睛,心说这么猛? 五哥李君羡没打过那人,现在大猫竟然咬掉对方一条胳膊,啧啧……完了,五哥,你在萧家庄的群地位减一,又一个你打不过的。 “姐夫,他们为什么一定要和亲呢?”小长乐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他们?你是问吐蕃?还是问大唐朝廷?” 小长乐想了一下,“你以前给我讲过,说是为了不打仗。如果两边都不想打仗,那商量好了,订立盟约不就够了?偏偏非要和亲。” 襄城笑着解释道:“和亲往往出现在实力的不对等,嫁女的一方,害怕外敌入侵,所以就嫁女以求和平。” “那不就是勒索?可是我们大唐连突厥都打败了,怎么会害怕吐蕃呢?”小长乐很是疑惑。 这个问题,襄城好像也回答不了。 大家都转头看向了萧锐。 萧锐笑着说道:“那是因为吐蕃这个国家很奇怪,凡是想攻入他们地盘的军队,无一例外,全都会爆发瘟疫,最后不得不退回来。这样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只有吐蕃出兵袭扰我们,我们攻不进去他们的地盘。” 什么??? “怎么会这样?” “呵呵,按照吐蕃人的说法,是他们有天神护佑。”萧锐戏谑道。 “啊?怎么会这样?天神好不讲理,为什么护佑坏人?应该护佑我们大唐才对。”小长乐撅起小嘴。 萧锐不屑道:“屁的天神护佑。最多就是个水土不服,我有一百种办法对付他们。” “真的吗姐夫?那你快点出手,打败他们,看他们还敢来勒索我们?”小长乐催促道。 萧锐安抚道:“别着急,需要准备两年时间,不过不用担心,有我在呢,不可能让他们和亲成功的。朝廷谁敢支持和亲,我第一个不饶他。” 小长乐嘻嘻笑了,“这还差不多。” 襄城问道:“夫君,你是说,朝廷有人会支持和亲?为什么?这分明就是一种屈辱。” 萧锐叹息道:“还是刚才那个问题,到底是吐蕃想要和亲?还是朝廷想要和亲?” 两个公主同时摇头。 “吐蕃想要和亲,是勒索,那个松赞干布见都没见过长乐,就敢说爱慕难舍,骗鬼呢!他们根本不在乎娶到的公主是什么样子的。” 小长乐小脸一红,啐骂道:“呸!谁要他爱慕难舍,不要脸。别让我见到他,见到他,我给他用上一百种无解剧毒。” 额…… 萧锐怎么感觉自己后背有些发凉呢? “其实他们死皮赖脸的求着和亲,目的是为了骗取嫁妆。往往公主出嫁,皇帝会给予丰厚的嫁妆。这个嫁妆不仅仅是金银绸缎,最重要的是使女下人,各种工匠用人。” “有了这些,就把各种先进的工匠和技术带去了吐蕃,他们就可以很快发展起来。比如善于种田的,可以提高粮食的产量,善于桑植织布的、善于冶炼钢铁的,这些才是他们最想要的。” “有了这些先进的技术,他们就可以很快发展起来,然后富国强兵,最后兵强马壮了,好更强硬的过来勒索我们大唐。” 哦……原来是这样啊! “那就更不能给了。姐夫,你快点给父皇说说,别上了吐蕃人的当。”小长乐催促起来。 萧锐摆手道:“你们以为,陛下真的不懂吗?其实陛下是最反对和亲的。一是舍不得女儿,二是不想上当。奈何朝中人心不齐,有人吃里扒外呀。” 什么??? 小长乐愤怒道:“是谁?姐夫,你不是最痛恨这种人吗?还有,父皇难道没办法?这种人,直接给抓起来下大狱不就行了?” 第四百三十二章 十万个为什么 听着小长乐那稚嫩的豪言,萧锐没有嘲笑,毕竟谁少年时候都会这样想。 此时的萧锐就像一个耐心的老师一样,认真的解释道:“他们可不会把奸臣两个字写在脸上。有道是大伪似真,大奸似忠!朝廷的忠奸最是难辨。” 襄城问道:“夫君,为什么难辨呢?凡是支持和亲的,都应该算是奸臣。” 萧锐反问道:“如果有人是真心为了大唐呢?” “既然真心为了大唐,为什么又会支持和亲?难道他们不知道对方居心不良?”小长乐摇了摇头,表示听不懂。 萧锐叹息道:“你们似乎忘了,打仗是要花钱的。” 花钱? 襄城沉默了,她年长一些,想起了武德九年,渭水之盟。那时候朝廷搜刮了全长安的财宝送出城,这才阻止了颉利十万大军入城。 从那以后,宫里所有人都在节衣缩食,甚至皇后的身上都有了补丁,而且皇宫里面也开辟了菜园子,是真的穷。 小长乐却想象不到,“我们大唐富有四海,还怕花钱吗?能花得了多少钱?” 多少? 萧锐摩挲着下巴,笑着问道:“长乐,你见过最多的钱是多少?” 小长乐摸了摸自己的小荷包,萧锐慌了,心说你要是说兜里的几十文钱?那我该怎么打比方呢?堆积成山的铜钱? 可让萧锐没想到的是,小长乐答道:“我去过国库,见过里面的存银,当初听看守的官员说,有十万两银子。” 萧锐长出了口气,“可是打一次仗的话,少说二十万两,上不封顶。当初我带人杀入突厥王庭,大唐在定襄跟突厥鏖战多日,那一战就花了将近三十万两。” “至于上次我们一起擒住颉利那次,呵呵,十足十的五十万两。” 什么??? 这、这么多钱? 小长乐眼睛睁得溜圆,完全想象不到,打个仗而已,怎么会需要这么多?怎么花的呀? 怎么花的? 萧锐挠头了,我总不能一点点给你算算吧? 可小长乐一脸较真的表情,意思是,你如果不给算,那就证明你是骗我的。 “咳咳,这个、这个……算账这个毕竟费时,要不你先吃饭,吃完了姐夫给你慢慢算?” 小长乐将面前的小餐桌往前一推,“我吃饱了。姐夫现在就算。” 我…… “现在算!现在算!……”儿子小平安也起哄催促起来。 萧锐脸色一黑,“别起哄!你们吃饱了,我忙活半天还饿着肚子呢。” 小长乐将小餐桌挪到萧锐面前,嘿嘿一笑,“姐夫,边吃边算。” 噗…… 生产队的驴也没有你们这样使唤的。 “等着,我去叫人!” 叫人?叫什么人? 小长乐慌了,“姐夫,不许你找父皇……” 萧锐哈哈笑道:“你也有个怕的人。我是去找个会算账的人来,你们且等着。” 在萧家庄里,谁会算账?恐怕没人比萧锐更会算账了。 萧锐这是顶不住小长乐那十万个为什么,想偷懒了,于是就去找赵德言这个萧家庄免费私塾先生。 萧家学堂这边,赵德言正在给李承乾、杨政道、牛小虎、房遗爱等人讲课,听说了萧锐这个有趣的课题,立马来了兴致。 “难得有人能把和亲这件事讲清楚,你倒好,关起门来自己家上课?忘了其他学生吗?”赵德言笑骂萧锐不仗义。 “这不是想起来了嘛。对了老赵,等会儿你得帮个忙,详细计算一下……” 听完萧锐的课题,赵德言差点吐血,无力的白了一眼,就知道好事你不找我,原来是憋不住了才想起我们? 这特么就是个坑啊!一场大战详细的花销,往往需要几个宰相谋划多日的,或者整个户部、军部的人配合着计算,你让我一个人当堂计算?开什么玩笑? “没事,包给我了。我知道有个人才,特别擅长计算这个。你稍等我一下……哦,对了,你想安排一下学生们坐好,我去去就来。”赵德言跑了。 萧锐一头雾水,心说在萧家庄,还有谁比咱俩更擅长计算这个吗? 不过他也只能按下不解,回去叫来小长乐,襄城抱着孩子也跟了过来。一群人像个学生一样,有序的坐在教室等着。 不多时,赵德言带着一个人走了进来,进来后赵德言自觉的坐在了学生席位上,后面那人却走上了讲台。 大家一看,这不是岭南冯二公子吗? 冯智戴笑着给大家打招呼,特别是跟萧锐。“这就是应聘考题吗?很有趣,我一定认真作答。” 啥?啥应聘考题?萧锐看向了身边的赵德言。 赵德言小声道:“他想应聘无名书院的算术先生,我告诉他,今天把这个给孩子们讲清楚了,就让他过关。” 你……萧锐惊讶的看着赵德言,良久之后,压低了声音道:“还是你这老家伙坏呀。” 给萧锐打着眼色,意思是你别拆穿。 “咳咳,冯公子,需要提醒你一下,给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你需要抓住重点计算。另外就是,考虑到今日听课的学生很多,大家的算术水平不一,所以你还需要注意教学方法,尽量通俗易懂,让所有学生都能听懂。”萧锐立时就进入了角色。 冯智戴连连点头:“是,在下一定注意。” 稍稍思考过后,冯智戴就开始了自己的讲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场大战从开始到结束,没有一天不花钱的。首先需要计算的就是大军一日的粮草。比如一个士兵每日两餐粮食耗费,还有一匹战马一日的草料耗费。” “如此再乘以总的人数,就是所有人一天吃多少粮食。所有战马一天耗费多少草料。” 这样下来,一场大战打了多少天…… “等一下,能不能具体用一场大战举个例子?比如上次大唐灭突厥。”小长乐关注的是这个,她要知道姐夫有没有骗自己。 冯智戴为难道:“小公主,上次大唐灭突厥,在下没有参与,而且也不知道大唐动用了多少兵马辎重。所以……” 萧锐笑着说道:“简单,拿纸笔来,我把大致数据写给你,你当个题目给这群孩子们解一下。” 第四百三十三章 就这破水平? 萧锐想了一下,如果写的太详细,岂不是没有一点挑战性?会不会让冯公子觉得是看不起人家?人家岭南也驻兵打仗,许多常识都是懂的。 所以萧锐只给出了作战人数、作战天数、阵亡人数,抚恤标准、记功标准等简略的数据。 冯智戴拿到一看,顿时就笑了,“不是说计算量很大吗?就这点东西,根本不用计算多久,别说一堂课了,一刻钟我就计算的明明白白。” 赵德言提醒道:“别胡吹大气,计算的快了没用,你还要让这帮人能够听懂。” 冯智戴比了一个OK手势,然后就开讲了。 萧锐傻眼了,扭头看向了赵德言,“这货啥时候学会了这个手势?” 赵德言笑道:“你不知道,这货可是拿你当偶像的,不仅仅书画数算要学,甚至连你平时说话的语气、手势,都被他学去了不少。” 萧锐哭笑不得,“那你们知道我这个手势是什么意思吗?” “不就是放心、没问题的意思?”赵德言轻飘飘的答道。 “那为什么这个手势可以表达这个意思?” 额…… 这个问题,赵德言就答不出了。 摇了摇头,“不是你说的吗?再说了,大家都看习惯了,只要懂你意思就行。” 我这…… “快点听课吧,看看这位冯大才子的教学水平,够不够资格当个数算先生。” 只见冯智戴微笑着扫过所有学生,其中年龄最大者是房遗爱,年龄最小者是长乐公主,哦,对了,还有萧锐的儿子小平安不算。 然后这位‘准’算学先生自信的挺了挺胸,心说就这帮人,只要会个一加一等于二,我保证能给他们讲清楚。 “每个人的生存,无非就是吃穿住用四件事。大军作战,就是把一大批人聚拢到一起去拼杀打仗,同时朝廷负责承担他们的吃穿住用开支……” 赵德言点了点头,“不错,提纲挈领,他是个当老师的材料。” 萧锐也笑了,心说我找对了人,要是让我讲给小长乐,说不定她会以为我在骗她。 只听冯智戴继续讲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场大战花费最大的就是粮草。也就是吃饭。这里面可以分为人吃的,和马匹牲畜吃的,牲畜包括战马、骡马等。” “上次大战,粗略计算,大唐投入了二十万人,十万匹牲畜。那么需要准备多少粮草呢?” “我们可以这样计算,先算一个人一天吃多少粮食。以现在的粮价,一文钱能买两个胡麻饼。一个成年人一顿吃两个,再喝点汤水就足够了。大军行进,一人一天两餐。” “这样算的话,那么一个人一天花费是两文钱。二十万大军,一天吃饭花费是多少呢?” …… 听到这里,萧锐和赵德言同时傻眼了,对视了一下,两人哭笑不得。 这货真的是天下第五、文武全才的冯家公子?你确定不是个养尊处优、没出过家门的纨绔? 赵德言按住了想要打断对方的萧锐,小声说道:“且听他讲讲看,我们这可是招募教书先生的考核,不让人讲完怎么行?” 萧锐捂住了眼睛,心说他如果算错了,让小长乐误会,我怎么整? 转头看看所有听课的学生,无不点头表示赞同,这账算的没毛病,一个人一顿吃两个胡麻饼,肯定能吃饱,一天花两文钱吃饭,足够了。 “那么,二十万大军,一天吃饭花费多少呢?就是二十万个两文钱,四十万文!” “这是多少钱呢?就按照官府定价的铜钱和银子比例,一两银子一千个铜钱,四十万文是多少两银子?谁来算一算?” 好家伙,这真是个当老师的材料,还知道调动学生互动? 赵德言已经开始小声夸赞了,萧锐的脸色更黑了。 李承乾举手站了起来,“我来算。” 说完,他在学堂里面找到了算筹,一边摆弄一边念叨:“一千文是一两,一万文是十两,十万文是一百两,四十万文就是、就是——四百两!” “先生,算出来了,四十万文一共是四百两银子。” 冯智戴笑着夸赞道:“不错,算的很对。也就是说二十万大军一天吃饭需要四百两银子。” 房遗爱喃喃道:“厉害,算的好快,我刚算到十两。” 噗……这还有无脑吹捧的?萧锐想吐血。 冯智戴接着讲道:“那我们再来计算一下牲畜的吃喝,粮草一餐多少钱,我不太清楚。但可以知道的是,牲畜肯定没有人吃的好,因为粮食比草贵。所以就粗略估算一下。按照一匹牲畜,一天吃喝花费是人的一半,也就是一匹骡马一文钱一天。” “那么同样的计算方式,十万骡马一天吃喝花费多少?一百两!对不对?” 杨政道、李承乾和小长乐高喊道:“对,一百两。” 牛小虎还在算,房遗爱已经完全卡壳了,“那什么,先生,能不能详细算一算?” 额…… “哈哈,没关系没关系,那我们就仔细计算一遍。”冯智戴可是牢记最初的承诺,需要让每个学生都听懂,于是耐心的亲自重算一遍。 直到房遗爱也笑着点头说明白了,这才继续开讲。 “好了,现在二十万大军、十万骡马,一天加起来吃饭花费是多少?四百两加一百两,也就是五百两。” “那么,上次大战一共耗时一百天,一共花费多少?也就是一百个五百两,谁来算一算一共多少钱?” 小长乐兴奋举手,“我来我来,这个好算,五百两乘以一百,很简单,五万两!” 冯智戴夸赞道:“好聪明的小公主,竟然是口算。没错,正是五万两。” “也就是说,上次大战,花在粮草上的钱是五万两银子。” “算清楚了粮草,接下来就是什么?吃穿住用,该穿戴和住宿了……” 冯智戴滔滔不绝的一条条讲述,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个个入神。 萧锐和赵德言像是被刷新了认知一样,赵德言小声问道:“侯爷,上次突厥花销是多少我知道,大唐是多少?不说别的,单说粮草。” “多少?”萧锐黑着脸说道:“如果皇帝信了他这么算账,估计敢同时跟四个突厥开战。” 四个?也就是二十万两?赵德言唏嘘道,突厥也差不多。 萧锐伸出三个手指头,“不,但粮草,我们花了三十万两!这就是你给我找的数算先生?就这个破水平?” 额…… 赵德言老脸一红,压低了声音解释道:“如果单纯说数算,他没算错一道题。他只是不太通军务和实际罢了。” 所以呢?你想怎么狡辩? “所以,他只适合当个数算老师,不适合去军中任职当谋士。”赵德言双手一摊。 萧锐:…… 好像没毛病! 第四百三十四章 骗子 “战场上士兵穿的是战甲,住的是帐篷,用的是刀剑,这些可并不是临时采购来的,一般都是靠着往年的囤货积攒。虽然这些东西实际造价比粮食要贵,但却不应该算作当年的开支。” “因为衣甲兵刃并不是单次消耗物品,是战后仍然存在的,顶多就是大战过后有部分的磨损、消耗。” “那么修理甲胄兵刃这部分钱是多少呢?其实要不了多少,就按粮食消耗的两成吧,一万两足够了!只多不少!” 噗…… 萧锐真想吐血,这货懂不懂一些常识?战甲兵刃的修复和重造,没有十万两银子想都不要想!你倒好,照你这么计算,上次管后勤的那些人,全都得被满门抄斩! “算到现在是多少了?” 小长乐举手积极喊道:“一共是六万两!” 房遗爱捂住了眼睛:“她怎么算的,这么快?” 李承乾扬起下巴自豪道:“那可是我妹妹,当然算的快。” …… 看到学生们这么赞成,显然自己教学有方,大家都听懂了。于是冯智戴更加有激情了,“那么除了这些,战争中还有两大笔开支要计算,那就是伤亡抚恤、战功奖赏。” “我们先来计算伤亡抚恤。大唐律战场伤残、战死皆有抚恤,但受伤无残没有。上次大战我方二十万大军,伤残加上战死的,五万多人。我看看抚恤标准是多少……” “这、这是多少?二到十两?这么高吗?” 冯智戴十分惊讶的看向了萧锐,萧锐黑着脸,别说回答他了,此时真想上去掐死他。 赵德言轻咳道:“你就按照数据好好计算就行了,侯爷不会写错的。” “那好,我们就按照最低的二两来算,五万人,一人给二两银子,一共是多少?谁来回答?”冯智戴仿佛已经代入了老师的角色,这路子也不知道哪里学的,这是要激学生们抢答吗? “我来我来,二五一十,是十万两!”杨政道这次终于抢过李承乾了。只是他的发音不太标准,听起来像是四十万两。 多少? 冯智戴再次问道:“四十万两?” “不是四十万两,是十万两!十万!”杨政道激动的脸都红了。 众人哈哈大笑,这孩子太有趣了。 萧锐气得拍案而起,“冯公子,你们岭南打仗,一个人只给二两抚恤金?” 啊? “这不是您给的清单上写的吗?我们岭南那边打仗,根本就不给抚恤金,岭南更多是剿匪和出海打击海盗,打赢了是有战利品的,从战利品里面出。” 噗…… 赵德言拉住萧锐,“坐下坐下,我们今天是听课的学生,听人家讲课。提问要注意态度。” 萧锐被拉住了,没好气的说道:“你分明就是故意想坑我,你早知道他这样对不对?” “没有,绝对没有!”赵德言连连摇头,“我哪里知道他们岭南那么黑,阵亡抚恤都不给。” 冯智戴有些疑惑,怎么感觉冠军侯好像生气了呢? 不管了,先讲课吧。 小长乐声援道:“先生算的没问题呀,一人二两,五万人就是十万两,姐夫你别打岔。先生继续算,不是还有个战功奖赏吗?” “好,那我们来计算战功奖赏。不过大唐施行府兵制,也就是战时募兵,平时这些战士全都回去种田屯粮,所以战功奖赏往往以减免赋税和徭役的方式来执行,如果有斩首之功,或者斩将之功,或是升官或是晋爵,很少有直接给财物赏赐的。” “由于大唐国库空虚,这也是无奈之举。粗略算下,不会超过十万两的战功奖赏。”冯智戴侃侃而谈。 萧锐:……我特么,我的刀呢?计算到这一步,你为什么不按照我给的数据算了?自己去粗略计算?减免赋税徭役这些,不能折算成钱吗?你小子故意的吧? 冯智戴:“那么,现在大致算出了所有的开支,谁来算一下总共需要花费多少?” “我来,我来!都别跟我抢,我来算!”房遗爱直接抱着算筹冲上了讲台。 “好好好,你来算,没人跟你抢。”冯智戴给这个大个子让出了位子。 房遗爱:“对了,一开始吃多少粮食来着?” 噗…… “我说一项,你算一项,首先是粮食五万两!” 就在这时,小长乐怒拍桌案吼道:“不用算了,一共花费二十六万两!姐夫,你这个骗子!大骗子!” 说完,直接跑了出去。 萧锐:我…… 冯智戴:这什么情况? 所有人都看向了萧锐,心说这什么情况?你对小长乐做了什么? 房遗爱手里拿着算筹,弱弱的问道:“先生,她比我算的快,我们还继续算吗?” 萧锐气得狠狠白了一眼冯智戴:“还算个屁啊,就你还给人当算术先生呢?误人子弟!如果打突厥真的只花这么点钱?都不用拖到贞观四年,武德九年我们就杀入突厥王庭了。” 说完拂袖而去,朝着小长乐追了上去。 冯智戴:“赵先生,我、我算错了吗?” 赵德言:“如果单纯说计算,你没有算错。只是不符合实际罢了,实际情况是,大唐一战,仅仅粮食就花费了三十万两。呵呵,你算那个五万两,仅仅是运输折损的花费。” 什么??? 这怎么可能?为什么需要花费这么多?在我们岭南…… 岭南? “你们岭南多大面积?而且海上战斗兴许都不用带多少粮食,路上捕捉海鱼就能补充食物。你怎么能用岭南的用兵,比对北方用兵呢?” “对了,还有战马消耗,你可能没有亲自喂养过战马,所以不知道一匹马一天吃多少。” 赵德言扫视了一下,朝着房遗爱问道:“遗爱,你是武将,应该亲自饲养过战马吧?你说说,一匹战马一天吃多少?” 房遗爱挠了挠头,憨厚的答道:“我给自己的小黑,每天亲手喂二十斤精饲料。宝马只吃干草是不行的,嘿嘿,那我就让他都用精饲料。所以我的小黑毛色油光发亮,比其他人的战马上膘快!” 噗……没问你养马心得。 “那你知道打仗时候普通战马怎么喂养吗?” “哦,知道个大概,普通的战马一顿吃十到十二斤干草,外加五斤精饲料。精锐战马吃十斤干草,十斤精饲料,玄甲军吃的更多。”房二说的很详细。 赵德言提醒道:“冯公子,你知道一斤精饲料需要多少钱吗?” 冯智戴摇了摇头,“赵先生,如您所言,我还真的没有亲手喂过马。” 大家都看向了房遗爱,房遗爱也挠头了,“我是直接从草料库里领的,不知道价格呀,不是我买的。” 谁知道?冯智戴扫视一周。 李承乾弱弱的举起了手。 什么?太子?你可是太子,你怎么知道呢? 第四百三十五章 条件 看到大家满是好奇的眼神,李承乾弱弱的说道:“我曾经做过军中司马,所以知道一些后勤的事。” 哦……原来如此。 只有赵德言清楚,军中司马也不一定清楚这些,肯定是当年他流落乡野的时候学会的。 “干草那些东西不值钱,一文钱能买十斤。但是精饲料值钱,一文钱只能买二斤。” 二斤?这么贵? 这么说,如果一匹战马一天吃十斤干草,外加十斤精饲料的话,就要花六文钱?比人花的都多? 这时牛进达的儿子牛小虎开口了,“我想起来了,记得以前娘亲抱怨过,说父亲那匹马吃的比人都多。” 冯智戴尴尬的看向了赵德言。 赵德言认真道:“真实的情况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冯智戴恭敬行礼道:“请赵先生赐教。” 冯智戴本就是萧家庄的私塾先生,此时也不推辞,大步走上讲台,“也许岭南的兵,一天吃四个胡麻饼就能打仗,但长安的兵不行,远行千里北上去打仗的更不行。” “除非行军的日子是吃干粮以外,但凡扎营固守,那伙食必定是有银钱标准的,大唐比突厥富裕,吃的要好很多,一人一天十文钱的标准。” 什么?? 十文?这么多?那够买多少胡麻饼了? 赵德言白了一眼,“你就知道胡麻饼。光喝水吃干粮可打不了硬仗。而且时间久了士兵是会生病的。一旦生病,就意味着失去战斗力,如果多个士兵同时失去战斗力,那是相当可怕的,所以往往将军和后勤要合力计算粮草,就是为了保证部队的战力不减,随时可以应战。” 冯智戴老脸一红,“那我刚才的算法……” 赵德言笑了,“你刚才呀,纯属纸上谈兵。” 额…… 重新在课堂上计算一遍战争预算,得出结论五十万两打不住,然后赵德言就宣布了下课准备吃饭。 冯智戴哪里有心情吃饭?今天本想露脸的,没想到出了这么大的丑,尴尬死。 赵德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用这样,以你的水平,当个数算先生够了。但你可是冯家二公子,将来说不定要领兵坐镇一方的,所以最好是到军中历练一段时间,接接地气。” 冯智戴重重的点头,“我明白了,冠军侯之所以能成为冠军侯,除了他本身的天赋以外,听说他自小就出去游历,投名师访高友,走遍了大唐的所有地方。唉……我不如他。” 赵德言忍不住哈哈大笑道:“你跟他比?这世上谁跟那个妖孽比,谁就是自找苦吃。换个人吧。” …… 这堂课本来是给小长乐准备的,最后正主却听了一堂“精简课”,一气之下跑了出去。萧锐追都追不上。 “喂,晚上我亲自下厨……”萧锐只能远远的喊着,可小长乐头都不回。 “你回家吗?” 小长乐骑着猛虎,委屈的回头喊道:“我出家!” 啥?出家?出家做什么? “出家!我的天!”萧锐真想捂住眼睛,心说这孩子,怎么想一出是一出呢? “不出家行不行?” 小长乐委屈道:“不出家,等着被和亲嫁去吐蕃吗?” 萧锐劝道:“谁说要你和亲了?姐夫给你保证,绝对不会让你去和亲的。快点回来吧。” “骗子!大骗子!才不信你。” 小长乐一拍猛虎的大脑袋:“等你灭了吐蕃我就下山。” 看着小家伙骑上猛虎飞驰而去,萧锐哭笑不得,我是不是给自己惹了一个麻烦?你爹要拿你和亲,你赖我做什么?要灭吐蕃也是皇帝的任务,你还赖我? 萧锐回去给襄城一说,襄城也哭笑不得。 反倒是另一个夫人魏嫣然看出点端倪,“夫君,你有没有觉得奇怪?” “奇怪?什么奇怪?” “小长乐为什么不去找陛下叫屈,反而来找你?” 萧锐笑道:“陛下比较严厉,这丫头黏我习惯了。” 魏嫣然白了一眼,“那我问你,为什么她别人不黏,偏偏这么黏你?” “因为是我一直带着她玩呀,嫣儿,你到底想说什么?” 魏嫣然无语的伸手推了一下萧锐:“你呀,那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偏偏这方面后知后觉呢?凭我一个女子的直觉来看,小长乐她喜欢你。” 啥? “你别闹了,她才多大?知道什么是喜欢吗?” 魏嫣然转头看向了襄城,“不信你问襄城姐姐。” 襄城脸色复杂,没有说话。 萧锐傻眼了,“不是……小长乐以前确实说过长大了要嫁给我,但那是孩童不懂事,这怎么?我的天!” 魏嫣然提醒道:“长乐妹妹今年已经十二岁了,在民间,许多女子十三岁就能嫁人了。你还当她懵懂无知?” 萧锐摆手拦住了魏嫣然,“打住打住!千万别说了,这要是传出去……娶了你们三个就差点要命,如果让陛下知道了?那还得了?” 当天下午,内侍老高来了。 萧锐心虚的不敢见,还是襄城出面才知道,根本不是事情暴露,老高纯粹是奉命来接长乐回宫的。 “小妹负气晌午就走了。还说什么不灭了吐蕃就不下山。高内侍,你去回禀父皇,说我们一定想办法劝回小妹,让他不要着急。” 内侍老高笑道:“小公主肯定是误会了。陛下派老奴来,就是想告诉长乐公主,吐蕃一行人已经放弃了和亲计划,明日就辞行回去了。” “哦?真的吗?怎么会这么大转变?据说他们可是准备良久的。”襄城不解。 “是国舅爷出面,一番劝解,让他们看懂了形势,这才识趣退下。”老高解释道:“烦请公主转告长乐公主,就说陛下和娘娘多日不见小公主,很是思念,让她有空了多回去看看。” “嗯,劳烦高内侍了,我一定劝回小妹。” 送走了内侍老高,襄城找到萧锐,“行啦,别躲啦,不是父皇找你。” 随即说了吐蕃离开的事,萧锐嘀咕道:“怎么会这么轻巧?没理由呀!” 的确没有这么轻巧,吐蕃人还没来得及跟皇帝辞行呢,就有人暗中约见了禄东赞。 第四百三十六章 报应来了 “千里迢迢从吐蕃来到长安,足足走了小半年吧?就这么灰头土脸的回去了?” 禄东赞盯着眼前之人,似乎想要把对方看透。但看了半天,也没能看出对方是什么来路,普普通通的商人打扮? “阁下何人?直接说明来意吧,我们马上就要走了,没有太多时间浪费。” 对方不想透露身份,淡定的给禄东赞倒了一杯茶,“我是个商人,今天请相国来,是有桩买卖想谈。” 买卖? 禄东赞起来就走,心说我堂堂吐蕃宰相,不是铜臭商人,你找我来谈买卖?神经病吧?也就是在长安,这要是在吐蕃,你已经被剁碎喂狗了。 “相国且慢,如果是能帮你和亲的买卖呢?”那人叫住了禄东赞。 禄东赞果真站住了,回头重新打量,“你能促成和亲?呵呵?一个商人?” 语气中满是轻蔑,可对方也不生气,伸出两根手指,“没错,在下只是一个商人,一个消息商人。今天来找相国,是有两条消息,你一定会买。” 消息商人? 禄东赞来了兴致,缓缓走回了茶桌前坐下,端起茶杯咂了一口,“你怎么就笃定,我一定会买呢?消息?吐蕃在大唐也有暗桩,什么消息我们拿不到?” 那人笑了,坐下喝茶就表示可以谈。 “那我就先透露一点吧,当交个朋友。” “这第一件事,应该是相国和吐蕃最感兴趣的:大唐除了长乐公主,其实还有其他适龄的公主。而且相比于长乐公主,娶走和亲更容易。” 嗯? 禄东赞一听,立刻就警觉起来,他想起了上一个给自己推荐长乐公主的人,那人分明就是不怀好意。现在倒好,我们马上就要走了,又来一人给我们推荐公主?该不会是一伙的吧?还嫌我们被坑的不够惨? “不用了,这一趟我们已经够狼狈的,和亲的事以后再说。” 那人劝道:“相国不信在下?没关系。其实吐蕃真的在乎是哪位公主吗?随着公主过去的嫁妆才是你们最想要的吧?” 禄东赞起身再次拒绝,“本相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呵呵,在下说的这位公主,如果能嫁给吐蕃,她的嫁妆未必就比长乐公主的少。哦,对了,如果您看不上,很可能就要被人捷足先登了,听说还有其他国家求亲的人正在赶来。无妨,相国既然不喜欢,那这买卖不做就是了,无非就是吐蕃晚上几年再发展而已,小事。” 那人的话,将禄东赞重新拉回了茶桌前。 “你确定这位公主我们吐蕃一定能娶到?”禄东赞动心了。 对方摇头:“在下只是消息商人,能保证给提供最全面、最快人一步的消息,至于能不能把握到机会,还要看您的手段。” 禄东赞犹豫了,他在衡量值不值得花钱。 那人继续拱火道:“当然了,如果相国不嫌弃,需要请人暗中出手帮忙,那没问题,这世上没有花钱办不成的事。” 禄东赞笑了,“看来,你不是个纯粹的商人。开个价吧。” 那人伸出一根手指,“消息,加请人帮忙,一共一万两银子。” 一万两? 禄东赞心里咯噔一下,真贵! “一万两,能包办成吗?” “不能!” “不能?那我还找你们帮忙作甚?”禄东赞有些不满。 那人认真道:“相国,世上可没有什么事情是能打包票的。我们请人给您帮忙,可以给您解决很多麻烦,花了钱增加几成的胜算、甚至合作促成大业也不是不可能。” “这买卖嘛,不仅仅看金银实力,有时候也看缘分,当然,最重要的,在下以为要拼眼力。” “一万两您如果嫌贵,没问题,消息费用一千两,帮忙的事权当没提过。” 禄东赞重新打量起对方,心说这还真是个商人,分明就是激我呢。 没有接茬,禄东赞问起了另一个消息,“刚才阁下说有两个消息,另一个是什么?” 那人哈哈大笑起来,“相国,您如果做买卖,一定是个顶级商人。想不花钱就得到我两个消息吗?” “以相国的能耐,我如果告诉一点,您回去找暗桩仔细一调查,怕是根本就不用花钱了。” 禄东赞也哈哈大笑了起来。 沉默片刻,咬了咬牙:“好,一万两,刚才那个消息,本相要了。” 对方仿佛早就料定一样,从怀里掏出一封密信递了上去,禄东赞接过,直接打开看了起来,看完之后满是惊讶,“你就不担心我拿了消息,不给你钱?” 那人暗骂不要脸,你拿到信的时候怎么不问?现在看完了问我?怎么,真的想试探一下能不能赖账? 强忍着作呕的感觉,商人笑道:“相国不会。生意嘛,没有信任何来生意?做成了交个朋友,做不成的话,也不要做仇人,您说对吗?” 两人都不是什么好人,说话明里暗里都是在相互试探。 禄东赞也在心中骂娘,这特么是在要挟我呀?怎么?我不给钱,你们还想留下我?你们大唐皇帝都不敢…… 等等…… 明白了,他的意思是,到时候会反着来,阻止我们和亲? 禄东赞恍然大悟。 于是换了一副嘴脸,“不就是一万两银子嘛,我们吐蕃很穷,但还是拿得出一万的。说个地方,随后本相让人送去。” 说完,站了起来,“合作愉快,告辞。” “相国,第二个消息是有关大唐冠军侯萧锐的,他要开设一个书院,教授他那一身的本领,您不感兴趣吗?”商人开口喊道。 我特么…… 禄东赞再次停下了脚步。 没好气的回头问道:“开价吧。” “老价钱,单纯的消息一千两,如果请人帮忙办事,一万两。这件事不同于和亲,送一个学生去书院,比较简单,大概有九成的把握。”那人直接就掏出了信封,另外还有一个写着地址的纸条。 禄东赞这次没有当面打开,而是拿了信封和纸条,直接转身就走了,他害怕再多留一会儿,自己吐蕃的家底都要被掏空了。 “两万两明日就送到。” 回到鸿胪寺的第一件事,禄东赞就是派人联络吐蕃的暗桩头目,除了调查两件消息的真实性之外,还要调查这个消息商人是什么来路? 第四百三十七章 他们约好的吗? “陛下,西北传来消息,说西突厥可汗莫贺咄,亲自带领着使团,正在赶来长安的路上。按照路程计算,现在估摸着已经过了灵武,再有十来天就到了。”房玄龄来报说。 李二不解道:“西突厥的莫贺咄?他来长安作甚?” “和亲!” 什么? 李二现在听到和亲两个字就头疼,刚赶走吐蕃一伙子人,现在又来个西突厥?而且还是莫贺咄亲自前来?朕有多少女儿够外嫁的?这么上赶着当我女婿? 房玄龄介绍道:“早在贞观元年的时候,西突厥就曾派人前来和亲,但被颉利派人拦路阻止了。现在颉利覆灭,

相关推荐: 树深时见鹿   交流_御书屋   篮坛大亨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旺夫   猛兽博物馆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神秘复苏:鬼戏   婚里婚外   秘密关系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