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道是谁,带着埋怨道:“太上皇,这边钓鱼呢,您可否小声些,鱼儿都被你吓跑了。” “屁的话!你天天钓、天天钓,这一连十天,鱼鳞都不见你钓上来一片儿,老夫能惊走你的鱼?瘾大技术差,还怪坑里鱼不行?脸呢?天天蹭我钓上来的鱼吃,还有脸说话?”老李渊毫不吝啬的嘲讽起来。 “太上皇,您讲理吗?没有我炖鱼的手艺,您钓上来的鱼呀,呵呵,大白都不吃。”萧锐也不客气。 老李渊被噎得不轻,自知理亏,于是转换话题道:“说过多少遍了,我不是什么太上皇,叫我三爷!全村人都这么叫,就你小子记不住!哟,咬钩了,哈哈,玄真,快、快拿抄网。” 旁边裴寂慌忙从躺椅上起身,两个老头配合十分默契,一条十几斤重的大花鲢被捞起。 “哈哈,今天的午餐有着落啦……”老李渊挑衅的冲萧锐说笑起来。 萧锐撇了撇嘴,“吃了好几天的鱼,够够的了,今天中午吃香辣鸡。” “小子,你成心的吧?”老李渊当时就不干了。 “要不分开做,您想吃鱼自己做,我提供厨房佐料,甚至食谱。”萧锐得意的说。 你…… 裴寂连忙打着圆场,“三爷,您消消气,驸马爷跟您开玩笑呢。这鱼也钓上来了,吃饭还早,今日天色很好,要不咱们下棋吧?我去拿棋盘,驸马爷的棋艺也就您是对手。” 裴寂虽然被萧锐整下来了,但那是大势所趋,加上萧锐办事公道,带着儿子裴律师立下大功,现在儿子已经升任工部侍郎,未来绝对的大员。所以裴寂对萧锐还是有一丝欣赏和服气的。 萧锐笑了,“裴公您别吹捧他了,我那是让他的,认真起来,他一盘也赢不了。” 老李渊胡子都要气炸了,“来来来,小子,过来大战三百个回合!今天让你知道,什么叫尊老爱幼。” “三百回合?您是瞧不起我,还是太高估自己了?一百手内赢不了你,算我输!” 两小时过去了,老李渊一脚踹翻了棋盘,躺在躺椅上无语望苍天,一句话不想说。 萧锐得意的捞起木桶里的大花鲢,吹着口哨往回走,还不忘补刀:“三爷,中午这鱼您想吃辣的还是不辣的?” “滚!中午老子不吃饭!气饱了!玄真,拿毯子来,困了。” 许是这次真的气到了老爷子,午饭他真的没吃。 正当萧锐想对策的时候,下人来报,襄城公主带着长乐公主到了。 萧锐大喜,想什么来什么,孙女送饭也不吃吗?谁承想,一刻钟后两女提着饭盒败退而回,爷爷说他没胃口。 萧锐撇了撇嘴,当真是老小孩老小孩,给个台阶就下呗,几局棋输不起咋滴? “襄城,你以前吃不下饭的时候,怎样才能哄好?”萧锐问道。 啊? 襄城差点没反应过来,红着脸回忆了一下,摇头说道:“我好像没有吃不下饭的时候。” 噗……哈哈,原来姐姐就是姐夫常说的那种:没心没肺就知道吃吗? 萧锐敲了一下长乐的小脑瓜,“别胡说,谁是吃货还用我说吗?” 小长乐连忙捂住了嘴巴,不住摇头否认,我不知道,反正不是我。 襄城笑着护住了妹妹:“除了生病的时候吃不下,那都是让御医开药吃的,病好就没事了。” 萧锐犯难道:“老爷子这病……啧啧,是心病?呸!什么心病,纯粹的毛病。饭都不吃了,还吃药?不行,换个办法。小长乐,你呢?你吃不下饭的时候怎样?” 小长乐吐了吐舌头,弱弱的说了一句:“我不敢不吃饭,不吃饭母后会打屁屁的。父皇是舍不得下手,可母后是真打。” 哈???这个办法……哈哈哈,还别说,对小孩子绝对好用。萧锐和襄城笑得肚子疼。 就在这时,小长乐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对了,我生病吃不下的时候,母后不打,是父皇在旁边给我讲故事,我想听故事就得先吃饭才行。” 故事? 萧锐眼睛一亮,好主意啊! 虽然是哄小孩的,但老小孩也是小孩儿嘛!自己这里可不缺好故事,哪怕是成年人也顶不住诱惑吧? “走走走,一人带个小马扎,准备好听故事。大唐故事会开讲了。” 依旧是萧锐那个钓台,惊堂木、长条桌什么的,全套设备很正式,啪的一声,萧锐清了清嗓子,讲起了西游的故事。 正在昏睡的老李渊也被惊醒,气得就要骂人,可睁眼看到萧锐摆的一场家伙事儿,压住火气忍了下来,想看看这小子到底要干什么。 “混沌初开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欲知造化混元功,须看西游释厄转!当时天下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 一口气讲到了猴王远渡重洋寻仙学艺,萧锐无耻的断章了。 襄城好奇问道:“锐哥,怎么不讲了?然后呢?” 小长乐更显着急,担忧的问道:“姐夫,是不是那猴王掉水里死掉了?你不会就讲这个吧?我以后不玩水了还不行嘛,你能不能别让猴王落水呀!那群猴子听起来好可怜的,开着宴会饭还没吃完就死掉了。” 噗……差点被这孩子给逗的绷不住,这什么逻辑呀?小孩子的脑回路都这么奇怪吗? 萧锐笑得捂住了肚子:“讲半天我有点饿了,肚子都咕咕叫起来。” “啊?肚子叫?有吗?没听到呀,姐姐你有听到吗?”长乐疑惑的看向了襄城。 看到萧锐那不怀好意的笑容,襄城好像明白了,但她没点破,“我也没听到。” 好巧不巧,此时真的响了一声,大家齐齐回头看向了不远处偷听的老李渊,李渊老脸一红,狠狠的瞪了一眼众人:“看什么看,爷爷我中午水米未进,还不快去拿吃的来,一点都不知道孝敬老人!” 襄城和长乐大喜,连忙起身就要抢着拿饭食。心说爷爷终于消气了。 可萧锐却叫住了二人,“等一下,这会儿饭早就凉了,没法吃的。再有一个时辰就天黑了,等会儿晚饭一块儿吃吧,来回生火怪麻烦的。” 什么?? 小子,你…… 老李渊差点被气吐血。裴寂也急了,不住的给萧锐打眼色。 萧锐却装作没看见一样,起身收拾东西要走,“太阳下去了,天还是有点凉的,咱们屋里讲吧。以后再闹饭口的人呀,不光没饭吃,连故事都没得听。” 老李渊再也忍不住,起身鞋都顾不上传,直接朝萧锐冲了过来,“魂淡,老夫跟你这个孽障拼了……” “干嘛?讲不过道理就来这套?碰瓷是吗?大家都看着呢,我没动手……” “别跑……” 爷孙两个追逐打闹起来,众人纷纷大笑,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没有什么太上皇和大臣,只有一对儿寻常爱玩的有趣爷孙。 第九十三章 出书圈粉 “西游释厄传?没听说过,是一本传记书册吗?” “连这个都不知道?也难怪,看你身上衣服破旧的不成样,应该是个穷酸贵族,当然看不起这本新书。” “什么意思?一本书而已,只要市面上有卖,我虽然家道中落,但还是买得起的。” “切,别吹了。那是萧御史最新创作的一本志怪话本,目前只讲到第十章回。市面上刚刚流出,却不是刊印的,全是寻人精细抄录的,一本都卖到十金呢。” 什么???一本十金?抢钱呢? 不仅仅是围观的路人这么惊叹,包括作者萧锐自己也想不到,仅仅是前十回的一册,就能卖到十金的天价,这裴寂也太特么黑了吧?你以前当宰相、帮忙谋划晋阳起兵绝对屈才了,你应该创建一个商业帝国,统治全世界那种。 不错,这个点子是裴寂出的。 当萧家庄的人都沉迷于大闹天宫的精彩剧情时,裴寂却已经看到了这个故事话本的商机。建议开个书局,刊印兜售成话本。 可当听到这故事八十一回,约有九十万字的时候,裴寂放弃了刊印的想法。 原因是太难了,雕刻制版什么的还在其次,毕竟只要热卖就能回本,重复刊印也不耽误挣钱。 可难在纸张上面,唐初延续的是前隋的科技水平,单纸张这一项,目前的纸张虽然已经普及,但也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以来,到唐初已经五百年了,期间虽有进步发展,但制约很大,大部分文人用的都是硬黄纸,质量很差那种。用萧锐的话讲,擦屁股都掉渣,太坑了。就这种品质的,朝廷还下令说,为保护文字传承,损毁纸张有罪。 当世没有好纸吗?也不是,宫廷御用,官府行文,还是有精良纸张的,但受制于产量极低,所以许多官方行文、还有朝廷的文书,依然要用到绢(丝织品)。 大名鼎鼎的宣纸就是上品。可现在是贞观二年,宣纸尚未扬名,也只是有个雏形罢了,是好纸的产地,却没有宣纸的名头。 历史记载: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因泾县属大唐宣州管辖,故而得名宣纸。 宣纸主材料是青檀树皮,配合稻草等,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方能制成,很是耗时耗力。而当地野生青檀数量有限,所以产量就有限。 这样一来,从原料上卡住了,别说你萧锐想用这个纸印刷出书了,就是号称五姓七望的千年世家,足够豪门了吧?许多收藏的古籍孤本,想印刷出版也不能,依旧是竹简保存。而他们普通的家族子弟用纸,也是质量有限的草纸,就这,价格还不低呢。 想要达到印刷的水准,九十万字?一本书的纸张造价得多少?卖多少钱?多少人能买得起?能卖出去多少? 计算过这些,裴寂放弃了,萧锐也放弃了,给了裴寂一笔钱和一间铺子,让他去张罗找人抄录和经营。 但萧锐没想到,这老头儿如此黑心,十金?就这都被人抢?还不够卖的。长安人傻钱多吗?早知道这么有赚头,我干嘛关了当初那间文房四宝铺子? 萧锐直拍大腿,好像错过了一个亿似的。 不过转念间忽然想到,对呀,造纸造纸!大唐纸张这么珍贵,我可是有优良造纸工艺的,应该进军造纸行业才对。 啧啧……宣纸不是受限于原材料吗?不怕,后世用木材造纸、竹子造纸、棉花杆造纸等等,还愁原材料? 略微思索,萧锐提笔疾书,两个时辰,制定好了竹纸工坊的开办规划,这个事情没瞒着裴寂,着实把他给惊到了。 当听到萧锐要把造纸的事交给朝廷工部,跟灞河边上的老兵工坊一样,造纸工坊也用老兵。一石三鸟,既能帮助充盈国库,又能解决朝廷纸张紧缺的问题,还能养活退役老兵。裴寂服了,为萧锐这种无私的气度折服。 做了多年宰相,他敢断言,满朝文武没一人有这等心胸。谁拿到这个方子,都会自己开设一家私人的造纸作坊,将来可是绝对的暴利,甚至能兴旺家族百代不愁吃穿那种!萧锐就这么给献出去了? 别说裴寂了,就是皇帝都被震惊到了。纸张不同于盐铁,这个是可以私营的,这东西萧锐都舍得?不,李二从萧锐眼神里看出了三个字:瞧不上! 这混小子,瞧不上官职爵位、瞧不上金银财富,那世上什么东西能入了他的眼呢?该不是朕座下这个位子吧?李二心里泛着嘀咕。 萧锐不在乎别人怎么看,造纸费时费力,还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虽然挣钱,但这东西牵扯到和世家大族互撕,萧锐可不想当争斗的牺牲品。钱嘛,有的是路子挣来,不仅仅要挣,还得干净利落不费事才行。 如果让李二知道萧锐的真实想法,不知道会不会被气死。合着你小子这是嫌麻烦啊?朕属于捡了你的破烂吗? 言归正传,说回萧锐出书的事。 从萧家庄讲出故事最新一章,到流传进长安,由人抄录多份制作成册,再到装订几章够一本书,然后再卖出去。这期间是有几天延迟的。 而那些看过故事的人,早就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了,别说几天延迟,就算是一个时辰,都觉得度日如年,于是乎大家不约而同的,想要追到原作者处,听第一手的精彩故事。哪怕是一早出发,饭都不吃,驱车几十里也不在话下。 从首次卖书的第三天,萧家庄就出现了忠实的书迷,打听好了萧锐每日何时开讲,专门在村子里租了地方住下,提前一个时辰抢占位子等等…… 萧锐出门一看惊呆了,这什么情况?我在大唐的第一批铁粉儿吗? 不,这似乎不是铁粉儿。如果是,那也绝不是第一批,第一批或许是长安百姓,再或者是御史台的年轻官员,又或者是萧锐那首侠客行的粉丝……总之这批人不算。 “萧御史,能不能多讲一些,我以后每天都来守着听你讲故事。” “对啊,一天就讲两个章回,太少了……” “萧御史,天蓬元帅到底有没有得手嫦娥仙子呀?” 嗯???这特么什么路子? 人多了想法就多,事情也开始多,七嘴八舌的,要求自然也多了起来。 萧锐眼睛一眯,嘿,道德绑架?还是刀片催更?我讲故事口干舌燥的,准你们在我家门口免费听书,还这么多事情?一句话:惯的! 果断伸出一根手指,众人不解,萧锐嘴角微弯:“一两银子!” 啊?什么意思? 第九十四章 盗版?高仿? “我给,只要你能再多讲一个章回,十两我也出,现在就给!” 说着,有位土豪贵族子弟,直接解下钱袋子,摸出一锭金子,看也不看就朝着萧锐扔了过来。 嗯?什么意思?特娘的,把小爷当什么了?这架势,怎么像是勾栏院里,你们竞争花魁的过夜费一样? 黑着脸没去捡那掉在地上的金子,萧锐冷哼一声,带着怒气道:“一天就讲两章,听者交钱有位子,原本只想收一两银子意思一下,当个润喉费的。现在?呵呵,心情不好,涨了,十两一位!金子,不议价。爱听听,不爱听滚蛋。” 说完萧锐转身大步回屋,一帮听众当场傻眼,十两?金子?你抢钱呢? 回过神来,不知道谁喊了句,“都怪多事的卢坎,要不是你冒犯了驸马爷,我们一两银子就能听的,现在倒好,十两金子,听一次够买一本十章的书册了。” 所有人都对丢金子那人怒目而视,吓得对方狼狈逃窜。于是这个叫卢坎的,就成了萧锐第一个脱粉的人。 “难怪长安盛传他萧锐是煞星,一讲十金?一册话本也卖十金,态度还极其恶劣,十足的山匪!煞星!”回去的马车上,卢坎骂骂咧咧,不住的咒骂萧锐。 身旁书童眼珠一转,羡慕的说道:“公子,十金啊,那他岂不是可以赚好多好多钱?” 卢坎朝着书童的脑袋拍了一巴掌,“没出息,你家少爷我没见过钱吗?也就是他这种人需要抛头露面出来挣钱,我们卢家的人,从一出生就有花不完的钱。” 书童吐了吐舌头,眼珠一转有了好主意:“少爷,他那话本十金一册,根本没多少人买得起对吧?要不咱们也找人抄录售卖?只要价格低于十金,肯定比他的好卖呀。” 卢坎又是一巴掌抽过去:“混账!我堂堂范阳卢氏的少爷,怎会行那商贾腌臜之事?” 书童劝说道:“不是的少爷,咱们不是为了赚钱。您看啊,今天那萧锐一点面子也不给您,那咱们就砸了他的买卖,只要让他的话本卖不出去,那他就赚不着钱……嘿嘿,赚不了钱,他还会开心吗?” 嗯?砸了萧锐的买卖? 卢坎微微皱眉,随即弯起了嘴角:“不错,你小子够奸诈的。行,那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办了。” “好的少爷,不过要借您手上的话本一用,我好找人照着抄录。还要一些钱做本钱。” 卢坎大手一挥,“给你一百两银子,办好了此事,少爷重重有赏!” 书童很是忠心,“谢少爷的赏,只要能帮少爷出气就好。” 长安城里,很快兴起了一场西游风暴,被卷的人群主要是有钱的贵族家庭,普通百姓基本没听过,因为没人买得起,就算是卢坎盗版出来的,也得十两银子一册呢。十两银子,够普通一家人一年的开支了。 与此同时,皇帝也正在立政殿拿着一册原本,津津有味的翻看着,嘴里还嘀咕:“这小子怎么懂这么多神仙鬼怪的东西?他到底师承哪里?还有那门上贴画像,真的可以镇邪驱鬼吗?要不要试试?” 没错,西游记原本第十回讲:唐太宗地府还魂,二将军门前镇鬼。唐王被鬼差勾走魂魄,游了一圈地府回来,每日梦到冤魂索命,吓得不轻夜不能寐,让秦叔宝尉迟恭两位大将守门这才得解。也由此才引出派人西行取经,兴办佛事做些功德抵消罪孽等等后续的故事。 可萧锐不能这么讲呀,只能假托远古时代的王朝…… 旁边的长孙皇后同样沉迷于这册话本,“一只猴儿能被他讲得如此传奇,这小子要么是特别会编故事骗人,要么就是神仙转世亲眼见过。否则的话,一个人怎么可能懂这么多?” 李二白了一眼,“他如果是神仙转世,就不是萧瑀的儿子了。依朕看,十足的一个骗子,一张嘴全用在哄骗姑娘身上了。” 皇后捂嘴笑道:“哪里的话,这孩子虽说是有那么一点点风流,但从不沾染恶习,是有分寸的。” 就在这时,内侍老高一脸紧张的走了过来,欲言又止,想趴在皇帝耳边小声汇报,却又顾忌皇后。 “你们谈正事,妾身出去一趟。” 李二白了属下一眼:“有什么就说,皇后不用瞒着。” 老高开口道:“回禀陛下、娘娘,驸马爷在庄园里每日开讲,聚拢了一大批达官贵族的子弟。” “哼,这是正常的,一群小年轻平日无事,最喜这种消遣的东西。”李二不疑有他,皇后也停住了脚步。 老高小声道:“可是最近隐隐不对,去花钱听书的,多是女子,下人来报说,许多女子喊着要嫁给、嫁给驸马爷……” 砰!李二气得手上话本都扔了出去。这个混账,那么不经夸吗? (萧锐:长安姑娘太热情,怪我咯?) 看了一眼同样皱眉的皇后,李二改口说道:“观音婢,你不是有事要出去吗?去吧。这小子交给朕调理,一定让他服服帖帖不敢再犯。” 皇后开口道:“我去看看襄城,最好别让她知道。” 老高连忙说道:“两位公主就在萧家庄住着没回来。” “那襄城怎么看这件事?”李二好奇问道。 “好像、好像都习惯了,襄城公主说,越是有人喜欢,越能证明驸马爷的才华,是好事。” 李二夫妇同时捂住了眼睛,心说这个傻女儿,有你这么夸人的吗?身边的花红柳绿多了,男人能不出事? 沉吟片刻,李二让皇后出宫一趟,亲自去趟萧家庄,看望一下老爷子,同时把两个女儿接回来,再警告萧锐一番。而李二自己,则是开始想对策了,萧锐这个祸害,无论到哪儿,不惹出一通事来不算完。朕给你一个月的休假,你倒好,这是准备放长假吗? 皇后的到来,效果显著,萧锐停止了开门讲书,并且宣布再不开讲,会将后面的章节编纂成册售卖,想知道后面剧情的,只能等着售书了。 听众书迷们虽然失望,但也没办法,萧驸马脾气可不大好,没人敢跳出来反对,只能丧气回去。一帮女书迷更是羡慕襄城公主和李胜男,心中埋怨,站在萧御史身边的,为什么不是我呢? 两天之后,裴寂拿着几本寻常草纸书册找到了萧锐,“出事了,自从您停止讲书,市面上就出现了这种画册,售价十两银子一册。很显然这是有人在搞鬼。” 萧锐接过一看,“嘿,这特么大唐也有盗版啊!” 裴寂沉声道:“不止如此,他们出书很快,连您前两天最新讲的章节都有呢。您看,就是这最后一册。” 怎么会?最后那几章,咱们自己的还在抄录装订呢,并未发行到市面上,他们哪里盗版去? 翻开手中的草纸话本一看,好家伙,这不是盗版,这是高仿啊!有人现场听我讲完,回去凭着记忆重述了个大概,虽然辞藻有些粗糙,但却不影响故事的趣味性。 裴寂骂道:“这分明就是冲我们来的,我已经让人去查了,一定要查出是谁在搞鬼。” 萧锐摇了摇头道:“大唐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法,查到了如何?以势压人吗?算了吧,懒得跟这种跳梁小丑计较。没有后续故事,他们这种事长不了,咱们停更一段时间,等做好了应对再开售即可。” 裴寂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只要驸马爷这边不再讲述后面的故事,那盗版最多只能卖这种既有的章节,过一阵子没了后续章节,大家就该盼着正版出书了,谁还记得盗版? 第九十五章 皇帝的阴招 虽说萧锐没工夫琢磨对付宵小,太上皇说这个钱得挣啊,闲着也是闲着,就当是个乐子。你不给外人讲书,但家里人着急听,每天在家里萧锐被迫讲的章节更多了。裴寂专门安排了人记录抄写,为出书做准备。 襄城和长乐等人来信抱怨,说看抄录的版本,没有现场听讲精彩,可惜皇后管的严,不能出来在外面常住。 萧锐眼前一亮,对呀,看书不如听书!看书也得识字,但这个年代遍地文盲,不识字的居多,这个钱如果能挣,岂不比出书来的快? 于是找来裴寂,跟太上皇三人一合计,决定在长安城东西两市分别开一家大的说书茶楼,收门票卖座,专门讲西游话本。 没几天,整个长安城再次刮起一阵西游风,这次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大街小巷全都在热情讨论西游故事。 (说个现实例子,内地最早火爆的电视剧,应该是83版射雕了,当初火爆到什么程度?每天晚上电力不足,农村停电,许多村子想了各种办法发电,拖拉机带柴油发电的、人力蹬自行车发电等等……笔者本地还有一家化肥厂失火爆炸,据说就是工人全都痴迷看射雕,玩忽职守导致了重大安全事故。) “今天又有几位请假不上朝的?那个西游话本就那么吸引人?买了成书回去看不行,宁可放下公务也要去听书?”李二表示很郁闷。 老高解释道:“驸马爷那书出的慢,数量有限许多人有钱也买不到。许多王公贵族都在传阅着看,据说有些人家的书册,排队都排到了下个月呢。” 下个月??? 李二黑着脸问道:“你去过萧锐新开的那茶楼吗?” 内侍老高摇头,“奴婢一直在陛下身边,不曾去过。不过听人说,驸马爷教出的那两个说书人,口才很好,听他们讲故事跟看书是不同的,仿佛身临其境一般,更加有趣。” 是吗? “今日休沐半日,安排一下,我们去那茶楼品茶。” “遵命,奴婢这就去安排。要不要通知驸马爷?据说那茶楼每天爆满,需要预约才有位子。” 李二眉头一皱,他是不想通知的,但不通知就没位子…… “别通知那小子,想办法安排个普通的位子就行。” 老高无奈,只能让人去办,花钱买了两张高价黄牛票。来到茶楼,一炷香后李二就后悔了,太挤了,花了那么多钱,还特么是站票?不光是站票,还是脚不沾地那种。抬头一看,还有人在楼上扒着栏杆吊着听书的。 唯一好一点就是,所有人不管什么姿势来的,大家都努力保持着安静,即便是脚不挨地,也忍着不出声,整个茶楼都能清晰听到那人说书。 “呼……可算出来了!你是怎么办事的?连个座位都弄不到?” “奴婢有罪,咱们出手晚了,那些有座位的都不在乎钱,手下人也没去过,不知道还有站票,以为是……” “罢了,回宫!” 虽然不满这次的环境,但李二还是头一次不带护卫,这么近距离体验百姓生活,加上现场听书确实热闹精彩,嘴上骂着,可心里并不生气。 倒是老高一直提心吊胆,这种情况,万一有个心怀不轨的刺客,那可就完了。 回到宫里,李二就在思考,“萧锐这小子真是祸害,就不能让他闲着,一闲着准惹事。开个狗屁茶楼赚钱就罢了,却把朕的文武百官勾得无法上朝。不行,得想办法收拾一下这个祸害。要不,把他丢出去?让他祸害别处?留在长安,说不定什么时候又勾搭上其他女子了。一个驸马真的三妻四妾,朕的老脸往哪里搁?” “来人,叫长安县令过来。” 不多时,长安县令刘仁轨奉命而来。 “刘县令,去年朱雀大街那桩凶杀案可曾侦破?” 啊?去年的凶杀案?是哪一件?刘仁轨差点没反应过来。 小心的抬头看了一眼,试探问道:“陛下问的可是李孝常儿子那桩?” “除了这个,难道还有其他人敢在朱雀大街当街杀人的吗?”李二问道。 刘仁轨不解道:“陛下,那李孝常一家因为谋反被杀了,原告都没了,似乎再追查凶手也就没了意义。加上从那打更人处得知,起因是那李孝常的儿子嚣张跋扈,想要用马车撞死人,结果踢到了铁板,得罪了高人被反杀。从这点看,出手之人有分寸,并不会危害长安的安全,因此,微臣就给做了内部结案处理。” 砰! “糊涂,朱雀大街当街杀人,目无王法,这是打我朝廷的脸。你身为长安县令,岂能糊弄了事?”李二拍案怒喝。 “微臣糊涂,请陛下恕罪。”刘仁轨瑟瑟发抖,心说怎么会?当初似乎是您暗示我,要大事化小的。 “回去好好查查,朕这里有些线索,你去好好盘问盘问。”李二让老高送刘仁轨出去,路上,老高说出了皇帝的意思,刘仁轨这才明白。 于是第二天上午,萧锐就被一纸文书,传唤到了长安县衙。 看着堂下站着那孤傲身影,刘仁轨暗暗叫苦,这可是自己的偶像萧御史,没想到正式的会面竟然是这般场景? 虽然萧锐已经高升为司农寺少卿,四品大官了,但民间却始终记着那响当当的名号,热情的称呼为萧御史。 “刘县令对吧?何事寻我?”萧锐没有发脾气,正常询问。 刘仁轨亲自拿着证据文书走下位子,恭敬的说道:“萧大人,下官得罪了。您看看这些证据,似乎全都指向说,当初是您在朱雀大街,当街打死了李孝常的儿子和那车夫。” 萧锐略显诧异,“朱雀大街的事儿?李孝常一家早就因为谋反被杀完了,还查这个案子有意义吗?” 刘仁轨脸色为难的陪笑道:“唉,下官也是不得已,为了长安县的安全考虑,能查出真相最好。” 明白了,从对方的表情就能看明白,是有人给他施压了。这长安城,还有谁不长眼,敢跟小爷过不去? 低头看到手上的证据,萧锐笑了,这特么朱雀门当值守将都出来作证了,分明就是皇帝在使坏呀!你有意见直接冲我来呀,让一个小县令找我什么意思? “得了,实话说吧,我认罪,确实是我干的。刘县令准备怎么处置我?” 啊?似乎是没想到萧锐会这么直率的认下,刘仁轨惊讶了一声。 回过神来佩服道:“萧大人敢作敢为,下官极为佩服。虽说杀了那李义安算是为民除害,可国有国法,您这属于私自行凶……” 萧锐直接伸出了双手:“别废话了,来,拷我!” 第九十六章 自己挑个地方吧 太极殿小书房内,襄城公主着急恳求着:“父皇,锐哥他不过是杀了一个恶人,怎么就算杀人犯呢?您网开一面,放过他好不好?” 李二感觉到头疼,用萧锐的时候,他是自己的女婿好方便,随便怎么欺负或者压榨都可以。现在好了,整治萧锐的时候全都要还回来。 “襄城,你不懂,朕自有打算,回去吧。” “父皇……” 内侍老高过来拉走了襄城公主,路上小声安慰说,“公主安心,陛下并不是要真心惩治驸马爷,这里面另有安排的。您不可再出面,免得乱了陛下的安排。” 襄城一听,连忙问道:“高内侍,能告诉我什么安排吗?锐哥会不会被用刑?” 用刑?老高笑了,在长安城,没有陛下的首肯,谁敢对驸马爷用刑? 襄城刚走,李二还没消停片刻呢,小长乐就到了,人未到声先到,“父皇,你不要杀姐夫好不好?” 丽质?谁跟你说朕要杀他了?看着女儿泪眼婆娑,哭的那叫一个撕心裂肺,李二的头更疼了。 宫里都在传说,姐夫杀人犯了死罪……呜呜,我不相信! “放心吧,他死不了,父皇只是训诫两句就放他出来了。” “真的吗?父皇不许骗人。” “真的,父皇什么时候骗过你呢?” “那我们拉钩……” “来人,快把公主送回去。” 送走了小女儿,李二的脸色越发难看,萧锐这小子,给朕的女儿们灌了什么迷魂药,一个个都跑来给他说情。 “陛下,四皇子求见。” “青雀?他来干什么?不会也是来给萧锐求情的吧?” 不多时,内侍领着一个小胖子走了进来。 小家伙很聪明,给老爹汇报了自己的学习进度,并且哄着说了许多好听话,见到老爹脸色转喜,这才试探着帮萧锐说起了好话,“父皇,我能不能去监牢看看姐夫啊?他当初还帮我治好了病呢?” 我……李二真想一巴掌把儿子抽出去。 “他什么时候给你治过病?你生下来好好的,有什么病?” “就那次在弘文馆上课的时候,牙疼,是姐夫给治好的。” “滚出去!” 赶走了儿子,李二吩咐下去,再有人给萧锐说情者,一律不见。 他却不知道,襄城公主已经领着小长乐去了长安县监牢,带着好吃好喝去看望萧锐。 长安县令刘仁轨崇拜萧锐,所以并未上枷锁,还给安排了环境最好的一处监牢,甚至怕他无聊,给增加了书案、笔墨纸砚,还有一些他个人的书册。 小长乐看着那脏兮兮的地方,吐槽道:“就这还是最好的监牢?哪里好了?” 萧锐伸手一指墙上的窗户,“看那里。比其他监牢多一扇向阳的窗户,采光可以。” 啊?这也叫最好啊? 萧锐笑道:“你想什么呢?这是监牢,关押犯罪分子的地方,又不是客栈。住这里的都是大奸大恶的坏人,有个遮风挡雨住的地方就不错了,难道还想住大别墅吗?” 小长乐不知道什么是大别墅,但意思她听懂了。 吐了吐舌头,“哼,姐夫又不是坏人,父皇才是坏人。” “哦?这么说,应该让陛下住进来体验体验?”萧锐打趣说,小长乐嘿嘿一笑,却不敢接茬了。 襄城一边摆放饭菜,一边安慰说道:“锐哥,我问过父皇了,他不是真的要治罪,是另有安排,你不要担心。” “嗯,不担心,我一点也不担心。” 小长乐站在胡凳上,凑到萧锐耳边小声道:“姐夫,父皇说只是训诫你两句,然后就会放了你的。” “哦?真的吗?只是训诫两句?”萧锐故意大声反问。 小长乐着急了,“哎呀,你别喊呀。我跟父皇拉钩的,他不会骗我的。” 萧锐揉了揉长乐的头发打趣道:“那你已经被骗了,训诫就训诫嘛,为什么把我关起来呢?” 小长乐迷糊的挠头,“对呀,哎呀,我忘了问父皇,现在回去问他。姐姐我们快走。” 襄城一把拉住妹妹,“别跑了。来都来了,我们一起吃顿饭再说。” 说到美食,果然奏效。 三人开心的在监牢里摆上吃饭,萧锐还让了两个菜给牢头,气氛是否和谐。 正吃着呢,门口传来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哟,吃饭呢?看来,老夫来的不是时候。” 萧锐放下筷子埋怨道:“得,陛下的安排来了。” “拜见两位公主。” “魏大夫有礼。” 萧锐帮着收拾碗筷,然后把饭盒交给襄城,“襄城,带着长乐回去吧,我很快就能出去了。” 两女礼貌的离开,魏征打量着监牢环境,点头赞道:“不错,最好的监牢,还有文房四宝,枷锁都没有,这个长安县令似乎不是个阿谀奉承的小人啊,没想到会给你开小灶。” 萧锐示意老魏坐下,亲自给斟茶,“正想打听一下呢,这个长安县令人品如何?感觉此人虽然年轻,却有点意思。” “怎么?瞧上了?不易啊,能入你萧锐法眼的,可都不是一般人。”魏征回忆了一下说到:“此人名叫刘仁轨,是个寒门出身,曾在秦王府做书吏。陛下看此人忠心有才华,且正直有胆量,于是提拔他做长安县令。有培养之意。” 萧锐点了点头,不错,是个人才,没有背景最好,有胆子更好。 “说吧,这次又给我找的什么活计?非得找个由头,演了这么一出?”萧锐唏嘘道。 魏征笑了,“原来你什么都知道啊。” “废话,你看我像是傻子吗?连刘仁轨都知道,为了一个已经被灭门的纨绔二世祖,再去花费人力物力的查案得罪人,是不值得的。难道我们的陛下不知道?他想搞什么直说就好,绕这么大圈干什么?麻烦。”萧锐吐槽。 老魏打趣道:“不怪陛下,是你小子啊。好好休假不好吗?在长安城折腾的鸡飞狗跳。听了你的西游话本,朝廷每天上朝都要缺一成的官员。” 啥玩意? 萧锐惊呆了,强忍住笑意:“那是陛下御下不严,怪我咯?” “陛下不是为这个。你小子生性就是个沾花惹草的祸害,继续呆在长安休假,怕是都能把三妻四妾凑齐了。到时候陛下怎么办?杀你吧,不舍得。不杀吧,那是打皇室的脸。”魏征说着,想起了自己家里整日拿着话本郁郁寡欢的女儿。 萧锐惊诧道:“这么说,陛下是要把我外派?怎么,外面有事?” 魏征拿出一张简图摊开放在地上,“自己挑个地方吧。” 第九十七章 亦师亦友的魏征 什么意思? 萧锐低头看向了那张图,一共有五个圈。西北方向雁门关;正北方向是山西北部;东北方向是幽州;中间那块儿是江南道;再往南方竟然还有岭南? “老魏,几个意思?你这叫我挑地方?连特么雁门关都有,这分明就是发配边疆啊!讲理不讲理?真把我当杀人犯了?”萧锐气得直拍桌子。 饶是魏征再淡定,此刻也不禁捂住了耳朵,心中埋怨,这脏活儿累活儿陛下干嘛找我老魏呢?虽说萧锐是我带出来的,但他现在已经升官了,司农寺少卿,该苏亶来的。 等到萧锐平静下来,魏征拿下了双手,指着那一个个圈开始介绍。 “这里,西北雁门关外就是西域。这里局势复杂,北边有西突厥虎视眈眈,关外是西域三十六国,丝绸之路的要道现在被高昌给截断了,大唐一直想重新打通,可惜北方颉利这个强敌未除,暂时抽不出手来。陛下的意思,你如果愿意去,那就派你去试试,毕竟你奇招多。” 萧锐白了一眼:“老魏,别帮他说好话了,他应该说的是阴招儿多吧?哼,高昌一个弹丸小国,真敢断了我们的财路?要么是找死,要么是背后有人撺掇。” 魏征抚须笑道:“一语中的,跟我们想的一样。不过那鞠文泰倒是不敢把事情做绝,否则整个西域的小国联合起来,他也得罪不起。他只是加重了过路费,甚至偶尔派出官兵扮作劫匪,劫掠过往客商。经过他这么一盘剥,西域丝绸之路的利润可就不多了。” 萧锐看着地图思考片刻,没有说话,老魏继续介绍其他地方:“北面梁师都,不用我介绍了吧。你如果愿意,陛下给你一支兵马,一次荡平了他。” 萧锐断然道:“梁师都?不去,跳梁小丑不值得我出手。而且他蹦跶不了多久了,有人已经去对付他了。不用出兵,等着看好戏吧,兵不血刃他就完蛋。” “哦?有人已经出手了?是哪位高人?”魏征很好奇,他知道萧锐从不说大话。 可惜萧锐没打算给他解开谜底,薛礼的事一直都是绝密,即便是萧家的人,也只有萧瑀这个当义父的清楚。连在萧家庄养老的老李渊都不知道。 老魏继续介绍:“东北幽州,此地是多国交界处,形势相当复杂。东北边紧邻着契丹部族、契丹后面是靺鞨、室韦,幽州东面是我们的宿敌高句丽,还有半岛三国之百济、新罗。而幽州的西北方向是突厥颉利的地盘。” “大唐缺战马,北边草原被突厥占领完了,幽州自古就是战马产区,所以大唐的马政重担落在幽州头上,可惜啊,好的草原都在外族人手里,去年一整年,我们的马政收效不大。” 听到这里,萧锐明白了,如果去东北幽州,那就是管马政,负责收拢蓄养战马? 想到这里,萧锐嗤笑道:“老魏,这是要我去东北当弼马温吗?” 魏征也是看过新版西游记的,听懂了这个梗,哈哈大笑道:“那你得先承认,自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有那大闹天宫的本事,要不然啊,你以为谁都配得上弼马温称号?” “呸!少废话,还有两处,一块儿说完。”萧锐笑骂一声。 魏征指着江南说道:“这江南没什么危险,是内部的事情,江南主要产粮食和食盐,可前隋大运河淤堵,大唐国力不足无法恢复通航……所以江南这块膏腴之地,就眼睁睁的看着当地的门阀世族们瓜分了大部分利益。” 萧锐再次吐槽:“又是得罪人的活计!就没有好事找我,我以为是什么肥差呢。” 魏征笑了笑没接茬,指着最后一处说道:“岭南,跟江南不一样,江南虽然难插手,但江南没有驻军,总归是我大唐天兵治下。岭南不同,大唐一统中原后,并未出兵岭南,北边还要防备突厥,分身乏术,战线太远鞭长莫及。” “当初是派人去招降的,岭南冯盎,拥兵自重,但还算识时务顾大局,答应归顺朝廷,接受了朝廷的册封。授上柱国、耿国公、高州总管。听调不听宣,算是割据一方的势力。冯家经略岭南已历三世,在岭南可以说是根深蒂
相关推荐:
我的傻白甜老婆
树深时见鹿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虎王的花奴(H)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婚里婚外
恶蛟的新娘(1v2)
鉴宝狂婿
红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