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开局就被赶出皇宫 > 第16章

第16章

。别去那什么工地了,我跟陛下请命,调你来兵部吧。” 啊?我这…… 萧锐挠了挠头,“您就不怕我是纸上谈兵?” “那你是吗?”老李靖戏谑反问。 完了,被拿捏的死死的,萧锐实在顶不住,只能告饶:“工地还有几个月就完工了,您容我几个月。” 缓兵之计!小家伙,你以为是我的意思吗?是陛下的意思,我只不过是个来探底的,陛下负责探你的忠心程度,我来探你的本事深浅。 李靖没有点破,二人就在书房热烈的讨论兵法案例,一问一答貌似考校,实则却是在讨论,许多萧锐的看法和见解,能让老李靖都眼前一亮。 这边尚书夫人红拂女也访友回来了,李胜男提出了头簪图纸的事。 “好狂的小家伙,既然他这么有心,那这份图纸就当做你的嫁妆,送他了。”红拂女很好奇,萧锐是唯一见过暴雨梨花的人,见过之后还有信心仿制,他哪里来的自信? 第八十七章 提前开工? 两天后,李孝恭的王府内,萧锐说明了来意。 李孝恭惊讶道:“提前开工?为什么?好不容易有个年节休息几天,你小子又算是个闲差,等到过来元宵节灯会再开工多好?别人求都求不来呢。人家当官都逃清闲,你倒好,一个六品官整天忙的跟打仗一样。” 萧锐有苦难言,你以为我愿意早走吗?长安不能呆了,三天两头的被几个女子抓住陪玩,哪怕是一个个轮着来,我也愿意的。可你们一块来寻我,天天要面对送命题,你们是商量好的吗?整得我心力憔悴。 现在我明白了,后世的一夫一妻制,真的是在保护男人。 唐代虽然是三妻四妾,可想象中的丈夫当大爷的场景并不多见。因为结亲讲究个门当户对,你想让人家伺候你?可凭什么?人家也是在娘家的娇滴滴千金大小姐,双方身份地位相仿,除非那些性格柔和的,否则哪个大小姐,嫁了人就唯唯诺诺的?如果有,大概是宋代程朱理学之后吧。 如果三妻四妾制度,真的是每个男人兴奋的终极追求,那鼎鼎大名的宰相房玄龄就不会怕老婆了。 这番话,萧锐却是不能跟李孝恭说实话的,只能勉强说了个理由:“前不久答应了陛下一个条件。年节已过,等到开春就要春耕。天下久经战乱,百姓困苦,多数没有大牲口,所以春耕十分艰难。” “你不会答应陛下,要帮忙解决春耕问题吧?”李孝恭笑了,“小子,耕牛大牲口什么的,可不是你加班几天就能弄出来的。” 萧锐小心的看了一下周围,李孝恭会意,挥退了侍女下人。 萧锐压低了声音说道:“我改进了耕犁,能极大省力,而且加快耕种效率。即便是没有大牲口,两个壮劳拉犁,一人扶犁,三人为一组。一天下来也能犁出二亩地。” (ps:经老人们介绍说,早些年没有机械化的时候,是黄牛耕地,一个人一头牛,效率很低,一天下来耕牛累的不轻,能犁出二亩地已经是好牛了。但也取决于地块土质,沙土地较为省力,就不止二亩。硬质黄土地最费力。加上滥用化肥土壤板结问题等等,所以效率不高。但古代基本不存在土壤板结问题,因此推断两人拉犁,一天两亩的效率,毕竟古代不用太过深耕。) 嘶……当真???李孝恭是下过地的,知道轻重,惊呼起身。 萧锐自信点头:“保守估计。我跟陛下保证的是关中、河南道两地的百姓。这两地百姓多是依水定居,黄河两岸的河滩地居多,人代替耕牛拉犁,甚至一天三亩也说不定。” 李孝恭兴奋的拍着萧锐的肩膀:“好小子,真有你的。说吧,想要老叔我做什么?要人还是要钱,你一句话,只要我有。” “不用钱,我那河边工地已经建成了框架,能简单住人开工了。我想请老叔帮忙,从您的几千退役老兵里,遴选一批手脚健全的,身体有力的,先行驻扎进工地,立刻开始生产新型曲辕犁,距离春耕还有两个月,流水线生产,应该能生产几万把新犁。” 李孝恭沉吟道:“这有点难度,手脚健全的大约有三分之一。而且生产新犁需要的是工匠,木匠、铁匠,我哪里都是大头兵,很多人不会呀。” 萧锐哈哈大笑了起来:“不担心,我有一种办法,叫做生产流水线,每个人只负责生产一个零件,只要有统一的尺寸就错不了,最后我们给拼装起来就行,很简单。” 李孝恭听的似懂非懂,看到萧锐这么有信心,点头说道:“行,你有安排就好。要不把那三千人都调给你吧,遴选走一部分手脚健全的,剩下的人可能会有不安。其他人你也带上,有用没用的,哪怕当个搬运推车的也行。伙食费不用你出,我王府供给,另外我再调配一批帐篷。” 萧锐感动的说道:“行,那就全来吧,伙食费算我的,您管帐篷就行,暂时让他们委屈一下。等工地彻底完工了,他们就可以正常安家,从此摆脱耕地生存,转行常年当工匠了。等咱们的新犁名头打响了,工厂就要扩大生产,实现盈利。三千工匠怕是远远不够,三万我也不嫌多。” 李孝恭不解道:“盈利?怎么?你生产出来的新犁,是要卖给百姓吗?不是朝廷免费发放?如此一来,怕是许多百姓舍不得掏钱买咯。” 萧锐嘴角微弯,有些狡猾道:“王叔,朝廷想要免费发放,那是朝廷的事。我可以把新犁以‘成本价’提供给朝廷。毕竟我们的材料和人吃马嚼的,投入不小。如果我们免费赠送,工厂几千人就要饿死啦。往后还怎么继续生产?” 成本价??? 看到萧锐的表情,李孝恭哪里不知道,这个奸诈的小子,什么成本价?他分明就是想挣朝廷的钱,来养活工厂。 不过也好,养活了工厂,就是养活了那些退役老兵。难怪他之前那么有信心说解决二十万老兵的问题,如果是这种办法,没准还真行,就是不知道朝廷愿不愿意出钱收购。 当天下午,萧锐就带着裴寂的儿子裴律师,重新回到了工地。 什么首次朝会、什么元宵花灯游园会等等,萧锐全都缺席。长安想要见萧大才子一面的百姓们大为失望。相反的,那些因为萧锐不敢出门的纨绔们,却松了口气,无不拍手叫好,这个煞星总算走了,有他在长安,年都过不好。 几天后,李孝恭的人就位了。国舅长孙无忌入宫求见皇帝,“陛下,工部来信说,萧御史的工地想要购买大量的生铁,我们不知其用途,因用量太大,不敢批复。” 生铁? 李二想起了萧锐的军令状,大手一挥:“只要他出得起价格,给他。” “可是,他要的量有点大,如果全给了,会影响我们一部分的武器装备生产。”长孙无忌跟皇帝不同,他不会完全信任一个小娃娃。 盐铁一直是朝廷严管的,上次他搞了食盐生产。这没过一年呢,就把手伸向了生铁?有古怪,不得不防! 沉吟片刻,李二笑道:“这个困难,你可以告诉萧锐。如果他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有的谈。对了,生铁的价格要公道,不能因为朕的原因就给他折扣,这小子有钱。” 长孙无忌笑了,好哇,终于有一次机会,萧锐你落到我的手里,这可怪不得我公报私仇,是陛下暗示我勒索你的。 第八十八章 对赌协议 次日上午,长孙无忌的马车缓缓驶向了灞河边的工地。 一路走一路看,天寒地冻的,官道上人烟稀少,此时在这条道上走动的人,基本都和工地有关。 “来来往往这么多车马,似乎是在运输、运输木头?萧锐是在建作坊吗?用的了这么多木头?记得去年工部批复的时候,已经给足了建筑用料的。” 带着疑惑,长孙无忌的马车停在了工地外面,下车走进了工地。没让人通报,他想实地看看,到底这个工地在做什么。 未完成的这一半工地,确实在建筑房屋,不过用人手不多,这样的进度,别说半年,估计得一年吧? 边走边看,长孙无忌来到了另一半,已经建好房屋的场地,里面热火朝天,人来人往。工匠的嬉闹声、密集的锯木头声、劈削刨锛声、打铁叮咣声……几十亩的场地,似乎比这几天曲江池的元宵灯会都热闹呢。 凑到了其中一名工匠旁边,长孙无忌虚心请教道:“老师傅,您这是做什么物件呢?看着不像是建房子的梁柱呀。” 对方年约五十,头发花白满脸沧桑,全身上下尽显凌乱潦草,这样的一位老人,原本在河北那边是风烛残年潦草度日,可现在到了这工地,似乎像是重新焕发了生机一样,双眼透出的全是兴奋和激情的干劲儿。 若不是因为年迈,干一会儿身体酸痛得歇口气,谁都不会相信,这是位老人家。 这个工地赶制的物件,是要保密的,老工匠一看是生人,十分警惕,“先生是外面来的?如果有事,请去那边总工楼寻总工。” 感觉到对方的戒心,长孙无忌温和道:“我是朝廷派来接洽生铁的,萧大人上书要生铁,我来接洽。您老也知道,生铁是朝廷严管,所以我们需要知道用途是否合规?若不合规,对萧大人可不好。” 一听到对萧锐不利,老工匠紧张起来,有那么一瞬间乱了方寸,连忙给解释道:“合规的。朝廷规定生铁民间买卖,只能是农具或者炊具,我们打造的是农具,萧大人说加把劲,一定要赶上春耕。” “农具?”长孙无忌也是知道民间疾苦的,可左看右看,愣是没看出这个弯腰的木头,是什么农具? “老师傅,敢问这是件什么农具?在下学识浅薄,竟不认得。” 听到这个,老工匠丢下了手里的活计,冷下脸说道:“想知道是什么,跟我来,我带你们去寻总工。” 嘶……好警惕的老兵。长孙无忌有些后悔,早知道这样,该找个年轻点的忽悠。 可是抬眼望去,全是老弱病残,又有几人年纪轻轻就退役的? 老工匠执意带着长孙无忌和随从走,二人只能跟上,看那架势,若是不配合,马上就会被认为是刺探情报的奸细。 “哟,国舅爷?您怎么有空过来了?有失远迎,快请快请。”萧锐正好走出总工楼,迎面撞上。 “萧大人,这两人上来就问东问西,我还以为他们是心怀不轨的奸细……” 萧锐笑道:“误会了王师傅,这两位不是奸细,是国舅爷和工部的大人,都是我们的大金主,是自己人。不过您做的没错,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万一混进来别国奸细就坏了。” “行,那老汉继续去做活了。” 工部的随行官员心说,好傲气的老汉,知道国舅爷的身份,招呼都不打一个吗? 他却不知道,这个工地的男女老少,全都靠着萧锐厚道赏饭吃,所以这里全部萧锐说了算,大家都只信他一个的,其他人官再大,呵呵,跟我们什么关系? 长孙无忌开门见山说明来意,萧锐苦笑道:“唉,早知道这事瞒不住,不如当初就汇报给陛下的好。其实也没什么,下官发明了一种新式耕犁,名叫曲辕犁,可以大大加快耕种效率。哪怕是不用大牲口,三个壮劳配合,一天也可犁地两亩。” 嘶……一天两亩? 两人如同李孝恭一样,被惊到了,这可比以往的耕作效率提高了一倍呢。 “当真?” 萧锐认真道:“当真,军中无戏言!” “好,既如此,那生铁给你无妨。”长孙无忌放弃了勒索萧锐的想法,他是跟萧锐有过节,但大是大非是不差的。 萧锐遗憾道:“唉,原想给陛下个惊喜的,现在看来,不说出实情,您也不可能把生铁给我。” 长孙无忌笑了,“朝廷管控生铁,这是必要的问询。你也别怪陛下,陛下有意帮你的。我们现在生铁产量不足,你要了这么大份额,就要影响今年的军械制造修复。来之前陛下还说,如果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不问为什么,也可把生铁批给你。” “哦?当真?如果是这样,那还真的不难。国舅爷可否帮个忙?”萧锐笑了。 长孙无忌不过是那么一提,帮陛下说点场面话,没想到萧锐真敢接茬。怎么,你小子还懂炼铁不成? 看懂了萧锐的眼神,长孙无忌留下了工部之人,叮嘱他保密。然后就随着萧锐走了出来,二人一直走到了灞河岸边。 萧锐指着那结冰的河面说道:“当初将这作坊建在灞河边上,目的就是将来用到这条河。国舅爷有没有兴趣跟我来个对赌游戏?” 长孙无忌来了兴趣,“有趣,说来听听。” “生铁您先供应给我生产,算我借的朝廷的。待得雪山冰融洪水至,最多今年六月时分,只要您的矿石跟得上,我还您两倍的生铁。”萧锐看着那宽阔的河面,眼中似乎看到了数十架水车在玩命的工作了。 思考片刻,长孙无忌惊呼道:“古籍记载,汉灵帝时期巧匠毕岚发明了从河中汲水灌溉的工具,后经三国的诸葛孔明改造,成为现行水车,广泛用于蜀地。几百年来,只听说水车用于农田灌溉,或者用于大船水轮。” “没想到,你竟然可以改进用于工匠冶铁?难道你除了会医术,还是个神匠不成?” 这次轮到萧锐惊讶了,忍不住给长孙无忌竖起了大拇指,“国舅爷学识渊博,晚辈佩服。区区小伎俩,没想到被您看破了。如此,所谓对赌就当我没提过。” 长孙无忌哈哈笑道:“不,要赌!陛下原想跟你加一成的生铁材料费用,充盈一下国库。现在看来,加一倍的生铁产量,似乎更加划算。老夫做主跟你赌了。你放心生产,耕犁的事我会帮你保密的。” 萧锐没想到这胖子如此可爱,躬身行礼致谢,“多谢国舅。” 回去的路上,工部官员不解的问道:“国舅爷,您为何要帮那萧锐?” 长孙无忌看来此人一眼,语气感慨道:“我虽然不喜欢这个年轻人嚣张跋扈的作风,但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个人才。他一心为朝廷办事,生产耕犁兴农,营建作坊兴工,还解决了那么多退役老兵的生计。如果这些大是大非上,我为了私人恩怨扯他的后腿,那还有何脸面做这个大唐宰相?” “大唐初立,我们主要的敌人是北面的突厥,渭水之耻不洗,谁敢不顾国仇,挑起内斗,就是整个朝廷的敌人!” 工部官员显然是长孙无忌的心腹,听完这番话,佩服的五体投地。 “那大公子……” 长孙无忌遥望长安方向,想到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儿子,语气无奈道:“知耻而后勇,吃点亏不是坏事。冲儿如果能有萧锐一半的本事,想来也就不会再记得那些不愉快了。” 第八十九章 春耕忙,新装备大放光芒 依照礼制,每年春耕之初,朝廷是有一场大典的,皇帝在贡田主持开犁,为天下春耕开一个好头。 时间过得很快,春耕大典前十五天,灞河边上的工地交付出五万把新犁。没有运抵长安,而是秘密请皇帝过去验收,清一色的造型,整整齐齐的码放在车上,远远看去,仿佛一辆车化身万千一般。 疑惑是不是自己眼花了,李二揉了揉眼睛,这、这是萧锐两个月的成果?虽说农具比兵器容易打造的多,但萧锐才多少人?区区三千老弱病残,两个能有这么大的产量? 萧锐站在皇帝身边介绍道:“五万把新犁,虽然无法分配到关中道、河南道每一家一户身上,但配合原有老式耕犁,足够了。甚至还能分出一部分耕犁给其他地方。” 李二更关心的是新式耕犁的实力,好不好用?真的比老式耕犁优越许多? 萧锐自信的带着参观众人走向了一旁。就在这灞河的一处河滩地上,早已经准备好的耕牛、新犁、熟手耕作人员。 朝着河滩的十组人员挥手,一声鞭子响,耕牛哞的一声,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在了那河滩土地上。 吃土、开沟、分土……嘶!这速度、这速度…… 萧锐笑了,肉眼可见的效果,耕牛仿佛不曾负重一般,后面扶犁之人几乎是小跑着才能跟上。甚至还有一组人员,因为耕牛跑的太快,不慎跌倒,摔了个大马趴。 可即便啃了满嘴沙土,那人对疼痛和出丑毫无所觉,反而蹲坐在地上,狂笑了起来。 旁边村长过去踢了一脚骂道:“老七,傻乐什么?那边圣人看着呢,连个犁都扶不好?” 老七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朝着村长大笑道:“谁不知道我老七是村里第一耕种能手,今天这一跤,摔的值!摔得我心甘情愿。有了这新式神犁,我让其他几人一垄地的时间。今天您家里那炖肉,我吃定了。” 村长笑骂道:“你小子别胡吹大气,以前是耕牛不足、土地难耕,你操犁技术好,因此却是比别人犁地快。今天你仔细看看,耕牛是管家提供的,沙土地一马平川,谁的神犁不是哗哗的吃土?这种土地,要什么技术?” 啊?? 老七一看,顿时慌了,连忙冲过去扶起耕犁,猛甩鞭子抽打耕牛! 河边的皇帝和官员看着这一幕,纷纷哄笑了起来。 国舅长孙无忌带头恭喜:“恭喜陛下,有此新式耕犁,今年的春耕,不愁了。” 李二谨慎问道:“照这个速度,一天何止二亩?其他土质的地块儿呢?可有实际测量?” 萧锐指着河岸上的五人,“河岸上的土质是关中常见土质,我专门设置了几组做对比。” 众人仔细观察,这才发现,十组人耕作的田地,虽然距离的近,但脚下的土地确实略有差异,大家纷纷佩服萧御史的周密安排。 大司农苏亶兴奋的冲进地头,近距离观察的更加仔细:“比常用耕犁吃土更深,而且还带有能调节吃土深度的机关,这、这个设计,直接可以根据土质和需要,调整耕作计划,巧夺天工、巧夺天工!” 转过身来小跑着回来,老头子五十多了,兴奋的像个孩子,“陛下,陛下!有此新式耕犁,不仅能加快春耕速度,如果吃土深一点,对粮食产量都有所提升,大喜啊!老臣请为萧御史请功。” 花花轿子众人抬,一同参观的官员纷纷出言恭贺,都喊着为萧锐请功。其中包括不喜欢萧锐的长孙无忌。 李二看向了萧锐,“小子,你觉得呢?” 萧锐心中暗骂,问我?你分明就是想抹了我的功劳,白嫖啊,要不要脸? 可想了想,算了,这耕犁说好的,算作补偿给襄城的嫁妆,虽然不能明言,但属于君子之约,什么升官不升官的,无所谓,小爷不稀罕。 “陛下,臣当的是大唐的官,为国出力是职责,不敢贪功。” “你小子……朕岂是赏罚不明之人?”李二笑骂道。 萧锐认真道:“距离春耕大典还有半个月,当务之急是速速将这批耕犁运送到关中道、河南道,将之全部分发到百姓手中。” 李二很满意萧锐的态度,在所有人都只看到论功行赏的时候,这小子还能记得正事,不错。看来他真的不是个官场之人,只为实心办事。 “大家都议一议,如何有效的分发给百姓?”皇帝朝着带来的官员问道。他着重强调百姓,意思很明确,给到百姓手中,将来打下粮食才有税收交给国库,而给了贵族,那人家收上来粮食,并不是全部纳税给朝廷的。 国舅长孙无忌第一个开口:“首先一定不能要钱,免费发放才行,否则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 皇帝点了点头,沉吟道:“从司农寺出人吧,跟随监察分发,各地县府统一发放。” 众人七嘴八舌,纷纷献言献策,萧锐终于看到了这群朝廷精英的本事,用到实处的时候,果然是人多力量大,点子还真不少。 一直盯着河滩地的大司农苏亶开口了,“陛下,老臣以为,或许可以根据土质分发。” 众人安静了下来,全部听这位经验丰富大司农的想法,“五万口耕犁,平均分发,也不过是每天两亩的平均效率。可若是全部分给沿河的沙土地呢?按照一把耕犁至少三亩的效率,那么一天下来,就能多耕出五万亩地来。河滩地耕完,还有余力支援其他地块。” 萧锐惊讶的看着这位大司农,心说了不起。这个切入点是自己没想到的,或者说,萧锐想过,他的想法恰恰相反,全给普通用地,河滩地用旧的耕犁也不耽误。 可专业的事有专业的人,此时此刻,萧锐选择支持大司农。 在这位老人身上,他没有感觉到官气,反而感觉对方就像是个普普通通一心种田的老农那般质朴。 经过一番计议,李二拍板决定,从大司农的建议分发,当然了,司农寺监察人员也要跟随到位。不怕下面的人弄虚作假胡乱分发,只怕下面的人办事不力,把这批新犁放在仓库吃灰。 长孙无忌提议道:“陛下,请为这款新式耕犁赐名!” 赐名? “萧锐,此耕犁何名?” 萧锐解释道:“依据他的形状,有别于旧款的直辕,我叫他曲辕犁。制作的工匠们,还有参与试验耕种的这些百姓们,叫他神犁,也有叫宝犁的……” 众人哈哈大笑,名字俗归俗,却很贴切,可不就是神赐的宝贝吗? 李二点头道:“如此,那就叫天赐犁!上天赐予我大唐的宝犁。” 众人齐声恭贺,“恭喜陛下得天赐宝犁,我大唐万年!” 在所有人的恭贺声中,李二看向了萧锐,对这个没有官气的女婿,越发喜欢了。当皇帝的人,会帝王心术,喜欢弄权,却并不喜欢只会弄权的臣子,反而对实心办事的人才高看一眼。特别是大唐初立,百废俱兴,皇帝李二也是一个实心任事的,更加不喜弄权。 “萧锐,发明天赐宝犁,居功至伟。为解决退役老兵的生计,实心在工地不眠不休建成灞河工坊,你虽然不居功,但朕却要论功行赏,以期我大唐有更多如你这般实心办事的人才。” “朕意:萧锐升任司农寺司农少卿,从四品上,既然你精通农工两事,接下来的春耕,好好辅佐大司农。” 嘶……他好像才十八九岁吧?从四品上?红袍?大唐最年轻的红袍吧? 不过看着人家的功绩,还有那晒得黝黑的皮肤,所有人都要竖起大拇指,道一声:服! 第九十章 春耕大典生变故 十五天后,皇家贡田里,一头披红挂彩的壮硕耕牛,身后拉着同样披红挂彩的新犁,皇帝李二扶犁,大司农亲自牵牛,四周都是参与启耕大典的官吏们。甚至远处,在禁军围成的圈子外,长安城的百姓们也纷纷前来观礼喝彩。 随着司礼官念完了文书,一声鞭子响,春耕大典正式开始。耕牛在大司农苏亶的牵动下,稳健行进,皇帝李二扶犁的把式,一看就不是新手,周围叫好声一片。 萧锐咂舌道:“看不出来,陛下贵族出身,半生行伍,竟然也有一手娴熟的庄稼把式?” “姐夫、姐夫,看不到看不到,人太多了,你快抱我,我要在高处看。”旁边小长乐着急的不停摇晃萧锐的手臂。 萧锐宠溺的一把抱起小长乐,直接让她坐在自己的肩膀上,宠溺的说道:“你这丫头,好端端的公主坐席不去,偏要跑到我这边。我这边可没有皇室那种前排待遇,还得站着看。” 小长乐却心满意足的咯咯笑个不停,甚至还朝着不远处襄城公主等人挥手打招呼,快看快看,我长高啦,全场最高…… “小姑奶奶,别晃啦,我的帽子、喂,别抓我头发呀……”两人闹作一团,周围的官员却没在意,大家都谈笑晏晏的在观礼皇帝起耕。 看着那快速被翻开的泥土,那如利刃切肉般毫无阻碍的耕犁,还有那耕牛如小跑般的速度,百姓们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太好了,新式耕犁如此速度,今年的春耕不发愁了。 可就在这时,异变突生,一声微不可查的脆响,只见原本步伐稳健的耕牛,一条前腿突然跪倒,然后一头栽到了地上,带得大司农苏亶一个趔趄,直接倒在了牛身上。 现场所有的欢呼和声音戛然而止,一瞬间,仿佛世界静止了一般。 这…… 萧锐心下一惊,连忙将小长乐交给身边的人,随后飞身几步冲进了贡田,俯身一把抓住了大司农。 看到对方脸色苍白,萧锐扣住苏亶脉门,关切的问道:“怎么样?是不是受伤了?” 苏亶却死死的抓住萧锐的手,强撑着一口气说道:“不碍事。别管我,春耕大典不能出事,这是大唐一年的好兆头,快扶我起来。” 许多大臣护卫纷纷冲了上来,关切的围住了皇帝。 大司农检查了耕牛之后,脸色十分难看,躬身对皇帝请罪,“陛下,一条牛腿不知何故断了,老臣请罪。” 李二也知道此时出事,不是好兆头,可怎么也得把事情做完,牛腿断了又不是人能控制的,怪不着谁。 亲自扶起大司农苏亶,李二安慰道:“爱卿哪里的话,耕牛断腿世间常有,来人,再牵一头牛来。这么好的耕犁,许是这头牛太过蠢笨,没资格受用这天赐宝犁。” 萧锐仔细观察了一下周围百姓的反应,发现大家普遍情绪低落,满是担忧,可见这个时代的人对运气之说多么在乎。 思考了一下,萧锐行礼说道:“陛下,换人来拉犁如何?春耕大典本就是为全国的启耕开个头,可我大唐如今刚刚起步,民间百姓许多人家并没有大牲口,不得已用人来拉犁。陛下启耕为天下表率,同样用人拉犁,也更能体会民间农事艰辛。” 大司农连忙附和道:“不错,萧少卿所言有理,臣附议。用人拉犁,也能让周围百姓看看天赐犁的成果,即便是用人,也不比大牲口慢。” 李二会意,大笑道:“好,此言深合朕意!诸卿,谁愿下场拉犁?” 嗯?? 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说我们是来观礼的,真的下场拉犁,岂不是当着许多百姓的面,当牛做马?文官惜身爱脸面,武将也有些意见,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然迟疑了几秒。 程咬金的胳膊轻轻推了推旁边的尉迟敬德,“老黑,你体壮如牛,你去最合适。” 尉迟敬德不知道这是开玩笑,摇着脑袋大喊道:“我不去!要去你去,老子今天穿的是新袍服,别再给弄破了。天这么冷,总不能光膀子吧?” 噗……许多人哄笑了起来,李二脸色漆黑如墨,心说这个敬德,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你不拉就不拉,喊什么喊?衣服重要还是大事重要? 内侍老高站出来躬身道:“陛下,奴婢请命!” 好在还有一位贴身内侍照顾一下脸面,李二脸色好看了些,冷哼一声就要说话。 却被大司农苏亶抢了先:“陛下,老臣身为大司农,司天下农事,今日是启耕大典,理应由老臣陪陛下开犁,所以这拉犁的荣幸,谁都不能跟老臣抢!” 萧锐连忙小声劝道:“大司农三思,你的身体……” 苏亶死死按住萧锐,“启耕不能出事,民心得安,纵然累死也值。老夫一生奔波农事,若能身死在田里,何尝不是荣光?” 说着,主动取下耕牛身上的缰绳套索,毫不犹豫的套在自己身上。 萧锐着实被这位老人感动了,一把夺过缰绳,不屑的扫了一眼围观的诸多大臣,然后大笑着说道:“陛下,民间寻常百姓家耕种,一般都是老少齐上阵。年老者扶犁,两名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拉犁。不如今日你我拉犁,大司农扶犁如何?让天下百姓看看,普通人家用这天赐犁的效率。” 苏亶大惊,连忙喝止。 李二全都看在眼里,他也深深为苏亶的精神感动。原以为萧锐要跟苏亶一起拉犁。可没想到这小子如此胆大,敢让自己一国之君当耕牛? 果然,萧锐的话音刚落,礼部的官员纷纷出言责骂:“放肆,陛下是一国之君,萧锐,你敢让陛下当牛做马?” 萧锐没说话,李二也没说话,周围百姓从刚才耕牛断腿的失落中还未走出,现在又要看一出好戏,到底朝廷和陛下是怎么看待农事的?所以他们也没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 就在这时,小长乐蹬蹬蹬跑了进来,看到那么多人言语谴责萧锐,小家伙哪里肯? 伸出小手拽住了那粗粗的缰绳,因为手太小,甚至不能完全握住。 然后涨红了小脸冲着那些大臣吼道:“喂,你们干什么欺负人?你们一个个胆小鬼不愿拉,还不让父皇拉?哼,姐夫,我跟你一起拉。” 唰! 孩子的话语虽然声音柔弱,但却啪啪打脸,在场之人的脸瞬间羞得满脸通红,这特么比荆条抽的还狠,抽得我们的老脸火辣辣的疼。再无一人敢出声。 皇帝李二同样扫了一眼文武百官,冷哼一声,暗骂全是废物。 转头看向了女婿和小女儿,李二满是欣慰的点了点头,“萧爱卿所言甚合吾意,朕是代天巡狩的天子,可不就是为天下百姓拉犁的吗?苏爱卿,扶犁!” 哎! 苏亶感动的老泪纵横,没有多说什么恭维的话,仅仅是应了一声,赶紧走过去接过了新犁。有此明君,天下百姓之幸。 这时,百官才回过神来,一个个抢着上来拉犁。呵呵?现在才想起来哭坟?是不是晚了点?萧锐冷笑。 果然,李二毫不客气的挥退了所有人。 萧锐俯身拉住小长乐耳语两句,只见小家伙转身小跑到了皇室子弟围观之处,“太子哥哥,姐夫让我喊你一起过去。” 第九十一章 萧锐的损招儿 啊??喊我?喊我作甚?李承乾有点迷糊。他被萧锐整治过一次,所以见了萧锐就想躲。 长孙皇后看懂了,感动于萧锐的大局观,看到儿子的表现,蹙眉训斥道:“承乾,听你妹妹的,你姐夫喊你,你就过去听命配合即可。” 哦…… “高内侍,取两条长点的红丝绸来,绑在耕犁头里,太子和公主走最前面,你看护好二人。” 内侍老高欣喜领命,自己一个不全之人,本是没资格参与的,现在驸马爷这是给机会呀。 看着女婿的安排,李二越发满意,跟萧锐两人,一人一根缰绳,笑着小声说道:“小子,你力气大,别跑太快犁偏了。” 萧锐小声说道:“就是怕您跟不上,所以我让长乐和太子走头里,放慢一下速度。” 哦?狡猾的小子……不对呀,你小子是说朕老迈,跟不上你的脚步吗? 李二狠狠的瞪了萧锐一眼,老子才三十岁,征战多年,虽说没你的武艺,可也没那么不堪吧。 一群禁军齐上阵,抬走了那头断腿牛。 一声鞭子响,启耕大典再次开始。两个小孩引路,两个大人拉犁,一位老人扶犁。远远看去,可不就是一副普通百姓耕田之相嘛。 短暂的惊诧过后,不知谁带头叫了一声好。 围观百姓回过神来,纷纷跟着大声喝彩!圣人万岁!大唐万年! 大家来参加启耕大典,是见证,也是讨个彩头沾沾喜气。耕牛断腿,似乎寓意不详。但大司农和萧大人的解释也有道理,民间一半以上都是人来拉犁的。陛下、朝廷百官、贵族老爷们,他们肯吃民间疾苦吗? 见到百官的退缩,百姓们是失望的。可看到圣人站了出来,大家又燃起了希望。 现在,皇帝带着儿女一起上阵拉犁,还有什么比这一幕,更能证明这位圣人爱民之心的?有此皇帝,大唐何愁不兴? 听着那山呼海啸的喝彩声,李二神色一振,感慨民心可用,身上的缰绳都觉得轻了不少。文武百官许多人不禁叹气,好一招化险为夷收买人心,萧锐这小子真厉害。 老萧瑀笑骂道:“这小子,就是爱出风头。” 旁边的老友傅奕打趣道:“时文,你是嫉妒陪圣人拉犁的不是你吧?今日之事,可载入史册的。” 皇帝兴致很高,一口气拉了好几个来回,足足有半亩地都不觉得累。 萧锐:废话,你绳子长走前门,我绳子最短,全程我在出力,你当然不觉得累! 百姓们欢呼之余,这才注意到,原来人力拉犁也如此高效,果然天赐宝犁! 休息换气的工夫,大家才注意到,皇帝已经满脸汗珠,就连太子和小公主也气喘吁吁的,唯独萧大人面色如常,不见气喘。莫不是这货出工不出力?全让陛下把活计干了? (萧锐:冤死,你们上来试试?谁出力谁知道啊!皇帝出汗就是出力吗?没准是肾虚呢?) 有擅阿谀者过来捧场:“陛下,休息片刻吧,注意龙体。普通人家也没有一口气犁半亩地的,都是一垄一歇。” “不,春耕大典的礼制,至少犁出一亩地来,朕要做好。” 看着虚情假意的众人,萧锐眼珠一转,突然有了一个恶趣味的主意,“陛下,既然大家心疼您的龙体,何不让诸位大人也体验一下民生之艰?” “哦?”李二转头看到萧锐在打眼色,很快明白过来。心说还是你小子鬼点子多,真特么坏!不过,老子喜欢,正愁不知道怎么治一治这帮脑满肠肥的懒货呢。 李二放下缰绳,大手一挥,“来人,取一百口新犁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朕要与百官一起耕作,体验民生之艰难。诸位爱卿,年老者扶犁,身强力壮年轻者拉犁,三人一组,自由组合分配。今日我们君臣一百口新犁,一日犁出他二百亩来,史书上该有一笔吧?” 啊?真的要我们拉犁?看着挺轻松,我们能拉动吗? 负责记录史书的官员立时站了出来,“君臣同耕,日耕二百亩,古来未曾有过之盛事,当记!” 此言一出,百官全都像是打了针一样,哄闹着自由组合起来。 “喂,老王,你才三十八岁,哪里就老年了?你分明就该是拉犁的。” “国舅,你也才三十多岁,你好意思扶犁?” 长孙无忌:你看看我这大肚子,让我拉犁?我猫不下腰去。 “凭什么你文官就该扶犁,我们武将就该拉犁?我们也想享受享受……” “什么什么?你们文官没力气?我呸!朝堂上吵架的时候,你们比谁都好斗……” “我们不跟你们组合,我们武将三人一组,还能换个班休息一下。” 一帮人七嘴八舌争论起来。 随着一百口新犁和缰绳的就位,争吵的众人也分出了自由组合,看似有些另类,但却代表了各人的交好关系。 宋国公萧瑀看着手里的缰绳,有些抱怨的说道:“傅兄,咱俩同岁,为何是你来扶犁?” 傅奕抚须笑道:“时文兄,这主意是你那好儿子出的,你好意思让我拉犁?武将还好,可把咱们文官这群人害苦了,红袍以上的哪个不是一把老骨头?经得起折腾?” 萧瑀无言以对,只能感叹,坑爹啊! 至于青史留名?有点脑子的就知道,屁!一个两个上场是青史留名,这么集体上场,大家合起来就一句话:某年某月某日,春耕大典,皇帝携文武百官共同参与春耕,以人代牛,老者扶犁,壮者拉犁,日耕二百亩,盛况空前! 最先耕完的李二组合下场喝茶休息,萧锐给累脱离的大司农诊治开药,命人送回去好生休养,李二跟上一通赏赐。 看着地里忙碌的众人,李二戏谑道:“小子,你这毒计,可是把他们得罪惨了,等着挨骂吧。” 萧锐双手一摊,“反正他们背地里都喊我煞星,骂吧,债多了不愁。陛下,臣可是替您背了锅,可有赏赐?” 李二笑骂道:“朕女儿都给了你,还帮你许了二房,背几天黑锅怎么了?还要赏赐?” 萧锐认真说道:“臣也不要什么财物,不如您放我半月假期如何?从过完年到现在,可是一天没休息过。” 听到是这个,李二点了点头:“春耕刚开始,大司农累倒了,你是司农寺少卿,要负起责任来。等今年春耕过去吧,过去了放你一个月的假期,你好好休息休息。” 萧锐撇了撇嘴,心说生产队的驴也没这么使唤的,我这女婿当的…… “喂,小子你干什么去?今日还有庆功晚宴呢。” 萧锐大步离开,头也不回,摆了摆手道:“太累了我要回去睡觉,晚宴就不参加了。” 走到那头断腿的耕牛旁边,萧锐眼前一亮,朝着一队禁军说道:“帮个忙,把这货送我家去,关键时刻掉链子,不能轻饶。” 禁军统领公孙武达不解道:“啊?驸马爷,它一个畜生,难道还要刑治吗?” 萧锐笑了,凑近了小声道:“大唐杀牛是罪,难得有个机会,我有炖牛肉秘方,等炖好了送你二斤尝尝。” 公孙武达神色一怔,随即大笑起来,“哈哈,来来来,多上几个人,弄辆大车来,把这断腿牛送驸马爷府上。” 李二远远的看到,笑骂道:“这混小子,一点亏都不吃,不就是让你拉一天的犁吗?你就黑走朕一头牛,那是朕的牛!” 随即唤来小长乐,耳语一阵,小家伙眼睛一亮,于是后面两天,小长乐就成了萧锐的跟屁虫,形影不离。直到成功通知皇帝老爹一起,全家人混了一顿全牛宴方才作罢。 春耕当日的庆功晚宴推迟了三天,因为所有参与犁地的大臣都累瘫了,全都是养尊处优之人,啥时候干过农活儿?还是当牛做马一口气犁二亩地!手上肩膀上全是血泡,萧锐太特么损了。 别说参加晚宴了,第二天朝会都没法参加,大家只想躺床上睡觉,不得已李二只能宣布停朝一日。 第九十二章 终于放假了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萧家庄荷花池旁的树荫下,萧锐躺在摇椅上,身旁岸边架着一根鱼竿,看着那才露头的荷花苞,不禁想起了这首孩童时期学过的七绝。春耕圆满结束,各地传来捷报,皇帝答应的假期总算是到位了,萧锐美美的回到农庄开始度假。 旁边的钓台处,有人大笑着夸赞:“好诗!简单几句却勾勒出一副悠闲自得的画面,你小子这诗才,应该去国子监的。” 萧锐不用抬头都知

相关推荐: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旺夫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乡村桃运小神医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过激行为(H)   万古神尊   弟弟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