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 “唉,那就是个属叫驴的,别说朕这个岳父了,就是他亲爹宋国公萧瑀,一样也管不了。” 我这…… 李道宗挠了挠头,“那我这……” “堂兄,萧锐怎么也是我李家的女婿,你也是他堂叔,不如亲自去问问,他不给朕面子是因为习惯了。可怎么也该给你这个堂叔面子才对。” 李二如此忽悠说。 李道宗将信将疑的退下,走出皇宫回头望了一眼,心中有个嘀咕,我是不是被敷衍了? 李道宗只是第一个人,接下来尉迟敬德、刘弘基、牛进达、…… 李二干脆让人守在殿外,说近日公务繁忙不见客了。 萧家庄的萧锐这天正在钓鱼,老李渊在一旁指点钓鱼技巧,爷孙两个其乐融融,难得的悠闲时光。 “三叔,小侄来看您了,多日不见,三叔可还硬朗?”一个身形魁梧的儒雅汉子出现在村口。 老李渊遥遥观望,直到对方走近了才恍然道:“是承范呀,你可是稀客。” “一直忙于公务,少来看望三叔,三叔勿怪。” “不怪不怪,都是为了大唐。藏锋啊,你道宗堂叔,可还认得?”老李渊给引荐。 萧锐放下鱼竿,连忙迎了上去,“当然认识,宗室两大名将之一,鼎鼎大名谁人不知?萧锐见过道宗堂叔。” “侯爷,本王叨扰了。” “哪里的话?都是自己人,这是自己家,无须跟晚辈客气。”老李渊指了指身边的座位,“来来来,承范,过来陪三叔钓鱼,咱爷俩聊聊天。藏锋,去准备饭菜,你亲手炒两个。” 啊? 李道宗连忙阻止:“三叔,这如何使得?侯爷下厨……” “这是对自家人才有的礼数,外人可没资格尝到藏锋的手艺。在这萧家庄,没有官职,只有家人。不许拘束,来来来。”老李渊再次邀请。 萧锐附和道:“道宗堂叔贵人事忙,平常请都请不来的,今日来了,一定要尝尝小侄的手艺,您陪老爷子聊天钓鱼,我去准备饭菜。” 支走了萧锐,老李渊的脸色变了,沉声问道:“承范,出了什么事?是来找老夫?还是找萧锐?” 李道宗微微惊愕,随即就释然了,姜还是老的辣,能被太上皇一眼看穿,不稀奇。 “就是一件小事。想找侯爷帮忙,可我跟他并无交情,所以需要求三叔帮忙说说情。” 李渊点了点头,“说说看什么事。” 李道宗将事情说了一遍,跟太极殿小书房说的一样。 老李渊是什么人物?闻弦音知雅意,很快也察觉到了阴谋的气息,他的想法跟皇帝李二一样,这是有人想对萧锐使阴招了。 沉吟半晌,老李渊认真的看着李道宗说道:“承范,这件事你要听我的,吃完饭就回去吧,不要让萧锐为难,他不收徒的。” “三叔,这是为何?您老也……” 第四百零二章 翻脸 不多时,伺候老李渊的内侍老王匆匆而来,“爷,好几位将军带着儿子朝着萧家庄赶来了。” 李道宗不解道:“怎么?不是说平时萧家庄没人来的吗?今天怎么这么热闹?我不来他们也不来?” 老李渊呵呵笑道:“是啊,你不来,他们也不敢这么扎堆的来。” “而且,他们都算好了时间,等你把事情办完了,他们正好进门。” 李道宗不是莽夫,是有名的智将,此时也意识到了问题,豁然起身惊讶道:“三叔,您是说,他们都是带孩子来拜师的?” 老李渊点了点头,“是啊,谁都知道,萧锐是天下第一人,文武双全,跟着萧锐的人,无一不是人中龙凤,所以现在有人说他是天下第一名师。” “你是为了这个来的吧?” 李道宗点了点头。 “承范,那你知道为何萧锐从不收徒吗?” 李道宗摇了摇头,“是因为他太年轻吗?” 老李渊白了一眼,点破说道:“自萧锐成名至今,真正被他承认的学生,只有一人。” 谁?李道宗好像没想起来。 老李渊不答。 略微一想,李道宗恍然大悟,“是太子殿下?” “是了,太子殿下曾经在萧家庄就学,但因为厌恶侯爷的教学,离家出走去游学,最终才有了突厥一战救太子。” “明白了?”老李渊点了点头。 李道宗为难道:“三叔……” 李渊摆手道:“你有所不知,承乾上次离家出走,到千里游历,全都是萧锐暗中推动的。说这是最适合太子的教育方法。太子不是养在笼中的鸟儿,需要上知朝堂阴诡,下知民生疾苦。” “可承乾从小养在宫中,一身纨绔之气,寻常说教是无用的,所以萧锐暗中推手做了这个局。虽然被突厥擒获九死一生,但你也看到了,承乾脱胎换骨。” 李道宗佩服道:“侯爷果真是天下第一名师。” 嗯? 老李渊不悦道:“承范,说了这么多,你还不明白吗?” 李道宗恭敬行礼,“三叔,道宗听明白了。侯爷今生只收一徒,那就是太子殿下。” “既然明白了,那就去吧,别带头起哄。”老李渊摆了摆手。 李道宗却并未离去,确认了天下第一名师,谁不想儿子跟着有一番成就? “三叔,能否破个例?不说拜师,把景仁留在萧家庄当个护卫、书童也行。您老也知道,景仁太不成器了,再不管教一下,就要废了……” 打感情牌? 老李渊沉默片刻,转头跟内侍老王问道:“去看看后来的几人走到哪里了?” 老王去问过沿途巡逻队,回来汇报:“爷,约莫还有半个时辰就到了。” 老李渊点了点头,示意李道宗坐下,“承范,景仁是自己人,我这个做叔祖的也不能不管。但萧锐和太子的事是规矩,牵扯甚大,你要知道轻重。” 李道宗一听,有门儿?连忙站起身点头应和,“是,全凭三叔您安排。” 不多时,李道宗骑马离开了。 萧锐也收拾差不多,亲自出来喊吃饭,“怎么?道宗堂叔呢?” 老李渊呵呵笑着起身,“饭做好了?今天要吃顿丰盛大宴了。” “别呀,客人呢?” “你小子啊,不请自来是恶客!我已经给打发走了,让他去帮你解决一个麻烦,你将来遇到机会,指点一下他那个不成器的小儿子。”老李渊解释道。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您不是说道宗堂叔不是外人……” 老李渊将事情经过和利害说了一遍,萧锐一头雾水,忍不住啐骂道:“这特么哪个混蛋在背后使的坏?太恶毒了吧。” 长安城中隐藏在家宅深处的王汲善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悻悻地抹了一把鼻子。 老李渊哈哈大笑:“是谁使的坏老夫不知,但老夫帮你解决了难题,你小子做几道菜犒劳一下,不算什么吧?” 萧锐连忙赶上赔笑起来,“当然不算什么,您老想吃什么,随时吩咐。孝敬您还不是应该的吗?有道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今日小子算是见识了。” …… 李道宗走出萧家庄没多远,迎面撞上了尉迟恭等人。 “哟,任城王,您这是?今日也来找侯爷?” 李道宗满脸怒容,草草拱了拱手,“哼,冠军侯名头太大,李道宗高攀不起。只是来探望一下三叔罢了。” 嗯? 这是什么情况?众人犯起了嘀咕。 李道宗问道:“各位将军这是?怎么还带着孩子?”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好意思说出口。是皇帝打发我们自己来求萧锐的,想着等你任城王成功了,我们跟着吃个现成,冠军侯就不好拒绝我们了,可现在看来,似乎你和冠军侯并不和谐呀。 尉迟恭吭哧道:“嗨,没什么,我家小子习文不行,学我家传双鞭又力气不够,想带他来找侯爷习武。” “哦,他们几位也是差不多,都想把孩子给冠军侯教导几日。” 李道宗面带嘲讽,拱了拱手:“好事,那就祝几位马到功成了。本王还有事,少陪了。” 不对呀…… 尉迟恭赶忙叫住追问,“王爷,不是说您也要把孩子给侯爷教导吗?” 李道宗脸色难看至极,冷声说道:“人家架子太大,李道宗在冠军侯面前一点面子都没有。求不来这份师徒情分。” “当然了,几位不同,以各位跟冠军侯的交情,应该问题不大。” “告辞!” 说完,带着满身怨气打马飞奔而去。 剩下的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各位,还去吗?” “去,怎么不去?马上就到了。任城王说的没错,咱们跟侯爷出生入死,凭咱们的交情……”尉迟恭最自信。 可很快他就被牛进达打脸了,“尉迟将军,您别忘了,任城王是襄城公主的堂叔,王爷刚才肯定找太上皇说过情。这样的关系,冠军侯都一点面子也不给,直接给闹翻了脸……我们这些人?” 尉迟恭:…… “要不,要不咱们先回去?改天找个合适的人选,试探一下侯爷的口风?” “嗯,这个主意好!这般带着孩子贸贸然的去了,如果被拒绝,可就一点机会也没了。走走走,回去,改天再来!” …… 第四百零三章 关口 几日过后,萧家庄来了一个陌生人,李君羡亲自领来的,“公子,关口来了。” 关口? 萧锐丢下手里的鱼竿,不满的起身走了过去,一个朴素衣衫,长相普通的男子恭敬的站在村口的凉亭里面等候着。 “侯爷!”见到萧锐来了,连忙行礼。 “潜伏了这么多日,终于敢出门了?”萧锐打量着对方。 对方恭敬道:“侯爷赎罪,您传授的易容术还需要适应练习,所以不敢贸然出门。” “是吗?郑子和,你确定不是在跟本侯打马虎眼?”萧锐戏谑道。 原来这位就是那被偷梁换柱的郑子和,自己给自己取半边名字——关口,意思是由我守关,那王汲善绝不能过去。 “侯爷,从今往后再无郑子和,只有一个残废的关口。” “今次来打扰侯爷,是有重要情报,在关口潜伏的这几日,探听出一则传言,于侯爷不利,所以赶来报信。” 萧锐点了点头:“说说看,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关口介绍道:“不知侯爷最近是否听到一则传闻,说您是天下第一名师?” “这是最近的传闻吗?”萧锐摸了摸鼻子,心说你小子太保守了吧,早两年前我就是天下第一名师了。 关口解释说:“单单说您是天下第一名师,这没什么,无人不服。但好事者偏偏给编排起来,说大唐教育分三等。一等最好的就是侯爷您的萧家庄。次一等的就是皇宫里面权贵子弟就学的弘文馆,最次一等才是教书育人国子监。” 萧锐脸色沉了下来,“不错,这几日因为这则传言,本侯已经很不清净了。也不知道哪个混账在背后使得坏。怎么?你有线索?” 长安城中的王汲善连连打着喷嚏。 关口重重点头道:“不错,如果属下没查错的话,是那王汲善使坏放出的传言。” 王汲善?那个魂淡?他有这个胆子整我?该不是郑子和你小子想祸水东引,驱虎吞狼报仇吧? 萧锐有些不信。 郑子和(关口)连忙摆手,“属下不敢。” 李君羡在旁边点头说道:“侯爷,那王汲善他还真的敢。您上次用他查案背锅,他就有些不服气,观他的气色不是个忍气吞声之人,敢报复侯爷您,不奇怪。” 萧锐悻悻道:“早知道就不该查那么清楚,应该按照你的设计,把王汲善推出去抵罪,现在早就成一滩烂泥了也不至于在这里多事。” 关口拍胸脯保证道:“侯爷放心,属下已经想到了对策,保证拿下王汲善……” 萧锐摆手道:“行了,快打住吧。看看你给自己起的名字,关口?意思是自己当个关隘?纯防守,无进攻?” “一点气势都没有,拿下个屁啊,你自己信吗?” 额…… 郑子和弱弱道:“那属下再换个名字?关、关……关羽?” 噗…… 你崇拜关公? 郑子和还未来得及点头呢,萧锐紧接着一句话,让他不敢接了。 “那个败走麦城的关公?” 噗……哪壶不开提哪壶,郑子和双手一摊,“侯爷您定,您起什么,属下就叫什么。” 萧锐:???我起?拉倒吧,我是有名的起名困难症。自己三个孩子的名都起不来,还给你起名? “罢了罢了,名字只是个称呼,就叫关口吧。不图你能全功大胜,能抵住那王汲善就好。” “对了,那王汲善使阴招儿,是想给我添堵的,你这也出山了,该办点事了吧?有没有什么对策?也别让那厮闲着看戏呀。” 郑子和想说自己还没对策,可又怕这第一遭出山,在冠军侯面前打不响名号,于是略微一沉思,计上心头。 “侯爷,属下想以毒攻毒。” 萧锐示意对方坐下说,“坐下说,怎么个以毒攻毒?” 郑子和说道:“既然他想让权贵们都来麻烦侯爷,或者捧杀侯爷。那我们也让他们忙起来。” “属下想派人同样散播流言,说朝廷的官办学堂盛况空前,要不了多久,天下有才之人全是朝廷自己培养的。世家再无翻身之力。” 萧锐不解道:“这是流言?这好像是事实吧?” 郑子和尴尬道:“咳咳,是事实。属下的计策是后面的,那就是营造一种紧张气氛,让各大世家也广泛开设学堂,将原本的家学,大开方便之门,走出高墙。同各地的官办学堂一样,针对百姓招生教学。” “如此一来,世家和朝廷的争斗,就不好集中爆发在当下,而是转而都着眼于未来,看谁的学堂里面能出天才,看谁更能从民间抢人?” “世家大族,为了从民间选拔人才,会不遗余力的倾注心血和资源给私家学堂,啧啧……时间久了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打开大门,面对全体百姓培养人才,将来无论是在哪里就读,都是大唐子民,都是大唐的栋梁。” 萧锐眼前一亮,“你小子行啊,主意挺鬼的。就像是当年大秦统一六国前,那个郑国渠一样,兵法里面属于疲兵计?” 郑子和谄媚道:“侯爷慧眼,您说叫什么,就叫什么。听您的吩咐。” 萧锐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不错,这主意很不错,按照你的想法实施吧。让那王汲善也忙一忙。” “对了,你小子出身荥阳郑氏,该不会给自家开小灶通风报信吧?” 郑子和严肃摇头,“不敢。属下是死过一次的人了,跟郑家再无瓜葛。” “那就好,去吧。” 敲打一番,萧锐命令郑子和去办事了。 李君羡这才说出担忧,“公子,他的计策听起来像是妙计,但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您说他是不是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给您说的时候,对朝廷多么多么有利。可真这么干了,会不会对世家更有利?” “因为世家大族如果真的打开家门,大肆收拢人才进行教育的话,那凭我们各地的官办学堂培养出来的人才,根本就竞争不过人的家学渊源。” 萧锐哈哈大笑道:“五哥,你说的太对了,有这么个隐患,这小子还是不服,似乎在耍心眼儿。可那都不重要,重点是我们收获了人才就行,至于是从官办学堂来的,还是世家大族、或者民间私塾,都不重要。” 李君羡很不解,“啊?怎么会不重要?若是让他各家的学堂私塾培养出人才,将来肯定是先效忠世家,后效忠朝廷的,这很危险。” 第四百零四章 还是阳谋 听到李君羡的担忧,萧锐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五哥,我既然敢用这个阴诡小人,就不怕他给我捣乱。” “让世家也遍地开设书院,确实是疲秦之计。一个不好,就成了当年的韩国,玩砸了。” 当初韩国送上水工郑国,提议帮秦国修一条水渠,可以解决关中大地的灌溉问题,为秦国增添沃野千里,良田万顷。本意是为了让秦国劳民伤财,作疲秦之用。 但谁也没想到,秦国花费十年时间,修成了郑国渠,同时用这十年休养生息。当郑国渠修成之后,秦国实力不降反增,暴涨数倍国力,六国联手的国力也比秦国差得远,从此开启了六国的灭亡之路。 现在郑子和这条毒计也差不多,明面上是让各大世家劳民伤财的建立书院,但万一世家将计就计,真的把这些书院办成了后花园,反过来夺了朝廷的风头,那萧锐的扫盲计划可真的就玩砸了。 李君羡追问道:“公子,那怎么办?明知有毒,此计还用吗?” 用!怎么不用? 萧锐自信的说道:“从来阴谋难成大事,真正的高手善用阳谋。让他们去建书院,大唐遍地开花,全民识字有何不好?” “可谁教出来的学生,自然就有了门第、师生之谊,将来……”李君羡不解。 萧锐冷哼一声:“师生情谊能当饭吃?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所有人识字,最后不还是为了做官?” “世家培养百姓,吸引人才,靠什么拉拢?” 李君羡沉吟道:“一般是靠功名,就是许诺未来扶他上位,靠着世家的大树,未来官场大概能平步青云。真有那些特别出类拔萃的,也有联姻拉拢的。” 萧锐点了点头:“不错。联姻拉拢暂且不提,世家有多少女儿够用的?这个不算什么。” “关键还是这许诺未来。” 这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大了去。许诺官职?空口白话的,能比得过陛下直接任免诱惑大?” 李君羡反驳道:“可现在朝中官员,哪个不是世家贵族出身?官员的任免,虽然有朝廷的法度,但终归还是要人来拍板,他们在其位就掌握了直接的权力。” 萧锐点了点头:“不错,所以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要在人才培养出来之前,慢慢将这帮蛀虫替换掉。” 李君羡惊讶道:“您是说……” “不错,教书育人是需要时间的。我们在朝堂上跟他们博弈也需要时间,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等我们在朝堂上决出了胜负,到那时,天下读书人无数,无论是谁培养出来的,最终还不是要被功名利禄圈养?” “说白了,谁能给他们未来的功名利禄,他们就会跟着谁走。” 李君羡目瞪口呆,木然的点了点头,“是啊,如果真的能在几年之内,用我们的人,替换掉朝中那些实权的世家。那他们现在开设书院,就真的是为我们做嫁衣了。” 说到这里,李君羡心中已经不太关注未来的朝堂争斗了,反而担忧另一件事。 “公子,按照您这么说,我们花费这么大代价,培养出来无数的读书人,最终却是一群名利之徒?” “靠一群名利之徒治理天下,百姓能有好结果吗?” 萧锐认真的盯着李君羡,半晌,感慨的说道:“五哥,你果真是位心怀天下的仁人君子。” 李君羡谦虚道:“公子谬赞了,您才是真的仁人君子。” 萧锐老脸一红,“我可不是,我是毫无底线的狡诈之徒。终究是逃不出名利的牢笼。” 沉默片刻,萧锐解释道:“五哥,无论我们教书育人的水平有多高,都抹杀不了人的本性。” “什么是人的本性?趋利避害,欲望、贪念……等等。无欲无求者,除了圣人,那就是修道有成的神仙了。” “这个世上,只要人还有欲望,那就有弱点。不是名就是利,或者权力、或者美色、或者财富……总有一种能够圈住你的牢笼。” 可是…… 李君羡想要反驳,萧锐却摆手打断,继续说道:“我们能做的,不是绞尽脑汁去泯灭人性,追求人人都当圣人,这不现实。” “那就只能正视问题,认识到人人都只是凡人,不是圣人。” “我们想要的是他们一个个实心任职办事,治理好一地,保境安民,最终实现国泰民安。仅此而已。” “至于想达到我们这个目的,需要的是教育道德约束?还是需要朝廷监督威慑?或者需要朝廷爵位名利的鼓动?” “不重要,什么方式适应什么样的人,因人而异。” “只要他们在不犯国法的原则下,能够将下辖属地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称赞,那就是好官。在这之外的私德有亏?个人修养心性不足等等……” “还重要吗?对朝廷重要?还是对百姓重要?” 李君羡无言以对,不错,都不重要了。私德有亏、个人修养等等,这些只对他个人重要,对外人不重要的。 “受教了,公子才是那个善用阳谋的高手!” 萧锐凡尔赛道:“我就是个闲差大夫,这些事情是宰相应该考虑的。” 李君羡哈哈大笑道:“上医医国,下医医病。公子您上下游全占了。您要是想做宰相,恐怕宋国公他们会抢着给你腾地方。” “咳咳,别乱说,我去做官,让我爹退休?还是算了吧,他有个工作忙一忙挺好的。让他闲下来的话,整天就会盯着教育我。” “走走走,不聊了,交给关口那小子去折腾,咱们还是钓鱼喝茶的悠闲。” 长安城王家大宅内,听着王硅的讲述,王汲善眉头紧皱,“叔父,这是谁的主意?你们商议决定出结果了吗?” 王硅说道:“是卢家一个下人闲谈时候说的,被卢家的人听到留心记下,然后才拿到面上商议的。” “怎么?难道这个计策有问题?不应该呀,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最后肯定是我们自家的门生,我们如果办学堂,肯定比官办的水平高呀……怎么算都划算。唉,只是可惜了我们各自传承了千年的家学,就这么要广为传授了。” 王汲善陷入了沉思。 第四百零五章 劳民伤财 “叔父,那你们最终如何决定的?” 王硅说道:“还能如何?这是个好主意,当然要采纳。朝廷可以官办学堂,我们也可以响应朝廷的号召,大肆建设民间书院,全力支持人人识字大计,难道朝廷还能反对?” 王汲善沉默了,朝廷不可能反对,哪怕皇帝不愿各家开门培养门客,也不可能公开反对,那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民间百姓对我们这些世家贵族非议不少,我们广开书院,他们会来就学吗?” 王硅哈哈大笑起来:“在朝廷没有官办学堂之前,这些百姓可是挤破头了想识几个字,有来我们这里借书的,有旁听借读的等等……” “现在嘛,朝廷虽然在各地开设官办学堂,但比较条件有限,就一个先生,能教几个学生?而且蒙学三册,太过浅显,人人都识字之后呢?谁来教学?” “那些圣人经义,可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讲述的。” “只要百姓里面还有人想科举做官,就必须要学习高深学问,那他们就没得选,我们办的书院是最好的去处。” 只不过,唯一有个难题…… 什么难题? “开销太大!单单在各家族地开设一个学堂,没意义,最多教授百十个学生,还都是我们族地本来的百姓,原本就是我们的人。” “所以要办就在各地办私塾,朝廷的手伸不到的地方……粗略算了一下,单单想在一州之地办好学堂,花费就要占据我们各家一年收入的一成。” 这么多? 王汲善惊呆了。 各个家族一年的收入是多少?王汲善不清楚具体账目,但还是有个大致概念的,比如说太原王氏,经营着几乎全国的布匹行业,衣食住行的衣一项,利润有多少? 这么说吧,国库存银跟王氏一年收入比起来,那就是九牛一毛。(当然了,也是因为现在国库没什么钱。) 王氏收入巨大,支出用度也不少,比较那么大个家族,越是庞大的上层体系,就越是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撑,所以一次拿出一成收入另辟一门,换了是谁都要伤筋动骨,都要好好考虑考虑。 “既然开办学堂耗资巨大,那朝廷和萧锐是怎么办的?他们比我们这些家联合起来还有钱吗?”王汲善不解。 王硅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他有个猜测,那就是萧锐造纸、印书的成本极低、极低,但没有切实证据。 没错,这就是技术的差距。 各家开办私塾学堂,投入的不仅仅是宅院、教书先生,还有书籍、纸笔等等,特别是书籍和纸张,市场价购买都不便宜。如果开办学堂,需要印刷出那些教材经义,这是笔最大的支出。 可他们不知道,萧锐遍地撒蒙学三册,成本低廉到令人发指。 清河崔氏的人或许知道,但却因为跟萧锐的约定,他们不敢揭露,这就坑了其他队友。 另外还有一项差距。朝廷只是将学堂开办到各地的郡县,而各大家族的书院、私塾,将会开遍那些人口聚集的村落镇子,这么算起来可比朝廷的书院多多了,花费巨大也是应该。 很快,各大家族行动的消息就传到了长安,李二原本还有些担心,对方这是在跟朝廷抢人,可跟萧锐商量过后,忍不住大笑起来,这是个坑啊! 各大家族明知道是坑,却不得不踩。 “你小子可真是坏!” 我? “陛下,这可不是我的计谋。” “哦?另有其人?赵德言?” 萧锐小声说道:“那个阴毒的郑家公子。” 噗…… 李二忍不住笑骂道:“果然有趣。还是他们自己人下手狠。” “我们原本可没想到,他们也会积极参与办学。办学就要买纸、印刷等等,呵呵,你又来生意了。” 萧锐也点头道:“是啊,这钱赚的……连我自己都觉得有些黑心。” “没关系,赚了钱送到朝廷,我们再多投入到官办学堂去。将来他们势必要跟官办学堂一较高下的。”李二提议。 萧锐:……您好像更坏吧?赚人家的钱,然后拿着那钱去打击人家? 长安城中,牛进达找到了暂住京城的柴绍。 “大都督,犬子的事还请您多费心。” 牛进达曾经在柴绍手下任职,所以双方有交情。 而柴绍是大唐平阳长公主的夫婿,按照辈分是萧锐的姑父,当初在幽州的时候,对萧锐又照顾有加,二人关系肯定不错。 柴绍却不傻,已经打听清楚了当前的局势,于是推脱道:“进达,不是我不帮忙,而是你也看到了,我资格不够的。” “连江夏王李道宗都吃了闭门羹,我只是萧锐一个姑父,论关系远近,还不如人家李道宗呢,怎么好说话?” “就算搭上了话,可萧锐能同意吗?刚驳了李道宗的面子,现在给我柴绍面子?你觉得冠军侯会那么不智?” 牛进达摇了摇头,“末将也知道此事太过为难,但求见陛下的时候,陛下避嫌不见,末将没有什么人脉,只能来求您。” “您也知道,末将只有一个独子,本不介意他成材与否,可、可犬子年幼时坠马受伤,成了跛脚的残疾,他……” 一个七尺大汉说着说着落下泪来,柴绍看了也不禁动容。 “犬子走到哪里都被人白眼歧视,末将不求他能出人头地,只是想让他有个安身立命的真本事。等末将老去之后,犬子能好好的活下去,仅此而已……” 柴绍感慨道:“可怜天下父母心,进达……” 思考良久,柴绍灵机一动,“你刚才说,贤侄的脚有残疾?” 牛进达点了点头:“是的,他十岁的时候贪玩坠马,被踩碎了右脚,现在右脚只有半个脚掌,行动十分不便。” 柴绍抚掌笑道:“好,好好好……” 啊?这什么情况?我儿子残疾了,您大声叫好?牛进达脸色古怪的看着柴绍。 柴绍连忙解释:“进达,我不是嘲笑贤侄的腿脚。我是说,有了这个特殊情况,我就有话跟冠军侯说了。别忘了,冠军侯是神医,不说拜师,找他瞧瞧病不过分吧?” 瞧病? 牛进达微微一愣,随即恍然大悟,“多谢大都督指点,我这就去带孩子过来。” “行,我这就让人备车,你带孩子过来,我们一起去萧家庄。” 第四百零六章 这个病不好治 萧家庄。 “哈哈,小子,钓鱼你可以出师啦!”老李渊爽朗的大笑,传遍了整个湖面。 一旁的内侍老王也恭喜道:“恭喜侯爷,这么多天终于超过了老爷。” “哈哈,同喜同喜,今天中午我亲自下厨,摆一桌出师宴。” 老李渊眼前一亮,“小子,要有特色啊,别总是八个菜一个汤。” 萧锐伸出三根手指,“放心吧,今天我们两个钓了两筐鱼出来,我就给大家露一手,做顿全鱼宴。” 老李渊笑骂道:“高兴过头了吗?数都不识了,两筐鱼你伸出三根手指?” 咳咳…… 萧锐一看,连忙收起手势,下意识摆出OK,这在大唐是看不懂的。 “三爷,公子,斥候来报,柴大都督带着牛秀将军、牛将军儿子,正在赶来。”李君羡过来禀报。(牛秀字进达) 愉快的气氛为之一滞,老李渊拉下脸不满道:“柴绍?他怎么会如此不智?李道宗的例子在前,他还敢来出头?” “小子,你且去做饭,柴绍我来应对。” 萧锐笑着点头:“好,那就交给您老了。若跟姑父对上面,我还真的不好意思开口拒绝。” 不多时,柴绍的马车来到村口,三人从车上走下,内侍老王早已经在等候了。 “大都督,牛将军,牛公子,老爷有请。” 柴绍一看,“王内侍?太上皇也在?” 老王提醒道:“大都督,萧家庄不讲官职,只论亲情。这里的人都称呼老爷为三爷。” 三爷? “是的,牛将军父子就应该这样称呼。至于大都督您……” 老王没说,而是前头领路。 柴绍明白了,来到正在钓鱼的老李渊身边,恭敬的行礼:“岳父。” 牛进达父子也恭敬行礼:“牛秀携犬子牛小虎,见过三爷。” 老李渊眼皮都没抬一下,淡淡的说了句,“随便坐吧。” 这…… 我们敢吗? 内侍老王打着眼色,意思是你们如果不坐,老爷是会生气的。 于是柴绍在旁边的石凳上坐下,牛进达父子紧张的站在旁边。 沉默良久,柴绍等人坐立不安,不知道眼前这位太上皇要做什么。 老李渊不再拿捏,开口说道:“回去吧,萧锐不收徒的。” 啊? 这…… 坐了半天,您就这一句话?那您刚才直说就好,我们何必坐下?柴绍跟牛进达对视一眼,眼中写满了无奈。 牛小虎不想让父亲为难,扯了扯牛进达的衣袖,意思是我们回去吧。 牛进达却一心都是儿子,他满眼祈求的看向了柴绍。 柴绍犹豫了一下,硬着头皮说道:“岳父,我们是带孩子来求医的。” 求医? 老李渊微微一愣,转头打量了一下牛小虎,并未发现异样啊。 柴绍连忙解释:“小虎十岁的时候贪玩骑马坠落,被劣马踩到了右脚,现在右脚没有半边脚掌。” 老李渊不解道:“十岁的伤势,现在这孩子有十四五了吧?” 意思是,你不要骗我个老头子,萧锐再怎么神医,也治不了旧伤残疾吧? 柴绍叹息道:“岳父,小虎这孩子可怜。因为身有残疾,一直被同龄的小子们欺负,偏偏性子又跟他父亲一样,忠厚老实……” 牛进达扑通一声跪下了,“三爷,末将也不瞒着您老了。如果不是被逼无奈,末将不敢来打扰您,也不敢破坏冠军侯的规矩。” “末将想借求医之名,让小虎跟在侯爷身边,哪怕当牛做马,学个一星半点的,将来也够安身立命了。末将就这一个儿子,还是个残疾,将来……” 一个有名的悍将,为了儿子竟然落下泪来,老李渊不禁想起了自己那个从小异于常人的小儿子。 挥了挥手,示意老王去叫萧锐过来。 不多时,萧锐跟着走来,看着眼前的一幕,没有说话,而是将牛小虎按在石凳上,让他脱下鞋袜,认真帮他检查起伤势。 “啧啧……伤的够重的,如果是没了半边脚掌,倒是不耽误骑马行走。” “可你这几乎就剩下一个脚跟了……能这般强撑着不拄拐行走,足见意志之坚强。” 牛进达双膝跪地恳求道:“求侯爷开恩,帮帮小虎……” 萧锐伸手搀起对方,“老牛,你这是作甚?何至于此?莫说你我有袍泽之谊,就是大街上遇到陌生人求医,萧锐也不会置之不理。快起来。” 牛进达双目含泪,感激的抓住萧锐的双臂。 萧锐笑着回头看向了忐忑紧张的牛小虎,“小子,你这个病,不太好治啊!如果我也无能为力,你残疾一辈子,害怕吗?” 牛小虎神情坚定的摇头道:“不怕。” “你父亲怕你将来流落街头没饭吃,你怎么看?”萧锐继续问道。 牛小虎犹豫了一下,看了一眼满怀期盼的父亲牛进达。 然后鼓起勇气答道:“我不想跟父亲来的,我不想看着父亲低头求人。我的脚伤了,可还有双手,我不能习武骑马,但我可以读书习文,哪怕将来回老家种地,也不会流落街头挨饿的。” “但父亲不许,我不想让父母担心,所以、所以才跟着来的。” 柴绍感动的拍了拍牛进达的肩膀:“进达,你生了个好儿子。” 老李渊也赞道:“好志气!” 萧锐笑了,“好,如果今天你的回答遮遮掩掩,心里话都不敢说出来,那我是不会管你的。” “小子,你可以留下了。” 啊? 留、留下? 牛进达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拉着儿子又要跪下,萧锐一把拉住。 “留下可以,不算学生,算病人,我好好看看他的脚还有没有救。” “什么?侯爷,小虎的脚还有救?”牛进达惊喜道。 萧锐摇头道:“不,想长出新脚来不可能。我可以比照着左脚,做个一模一样的假脚给他装上,这样的话他走起路来,几乎跟常人无异。” “当然了,这个假脚不太好制作,所以这孩子得留下一段时间了,牛将军,如果两年不见面,会不会舍不得?” 啊?两年不见面?牛进达呆立当场。 柴绍推了他一下,小声提醒道:“进达,还不快谢谢藏锋?他这是留下孩子教学两年呢。” 啊?这…… 萧锐打断了对方的感激,拉着牛小虎说道:“走吧,你们来的正好,今日是我的出师宴,中午别走了,一起尝尝我的手艺,全鱼宴。” 出师? “藏锋,这世上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吗?你还用出师?师父是谁?”柴绍不解。 老李渊笑道:“是我,教了这小子几个月的钓鱼,今天他终于学成出师了。” …… 第四百零七章 李道宗不服 萧锐收下了牛进达的儿子牛小虎,是柴绍介绍的。 消息很快传遍了长安城,尽管牛进达和柴绍百般出来辟谣,可他们的门槛还是快被踏破了。 “我儿子不是去拜师的,冠军侯不收徒,我儿子是送去治病的。” “拉倒吧,骗鬼呢,你儿子都残废好几年了,这特么是病吗?分明就是以治病为由,去偷师学艺的……” …… 完了,黄泥巴掉裤裆,解释不清了。 牛进达差点自刎谢罪。 李道宗不淡定了。不是说好了,借着我的名头拦住别人吗?怎么、怎么柴绍介绍进去了?这不是拿柴绍打我的脸吗? 关键是,答应好了,事成之后帮我小儿子李景仁安排一条路子,现在也没动静。 “欺人太甚!”李道宗直接带人砸了西市的醉仙楼,这下实锤了,江夏王李道宗跟冠军侯结仇了! 萧家庄的萧锐懵逼了,我这…… 至于吗?不就是晚了几天安排你儿子吗?你就这么砸我的产业?是为了通知我该办事了?那也不用这么大动静吧?随便哪家产业不行?我醉仙楼分分钟多少银两上下……赔钱赔的我胃疼! “不行,他江夏王打砸了我的酒楼?就这么忍气吞声过去了?那我冠军侯以后还混不混了?岂不是随便一个权贵都能打砸我的产业?” “我得想个狠招儿!” 老李渊按住了萧锐:“小子,你可悠着点,承范是自己人。” “知道,我会注意分寸的。现在嘛,长安城人尽皆知,他是我的仇人!”萧锐眼神锐利,嘴角微弯,“他不是想让我帮他儿子安排条出路吗?” 两日后,皇宫弘文馆里,李道宗的小儿子李景仁被退学了,原因不明。弘文馆之主孔颖达推说不知,其他教员也不敢管。 李道宗气得冲上太极殿告状! “陛下,冠军侯萧锐欺人太甚,他唆使弘文馆的人欺压我儿景仁,现在景仁在弘文馆根本无法正常念书……” 李二装作惊讶:“竟有此事?来人,召孔颖达来一趟。” 很快孔颖达来了,却一推二五六,声称是弘文馆学生自己的打闹,教员们全然不知。 李道宗恨声道:“是萧锐唆使那些小子们联起手来欺负我儿的,请陛下为我们做主!” 魏征站出来悠悠道:“江夏王,市井传言说,是你先出手打砸了萧锐在西市的产业,这件事你怎么不跟陛下说一说呢?” 李道宗愤怒的吼道:“魏黑脸!老子知道萧锐是你女婿,惹恼了老子,明日就去砸了你家!” 宋国公萧瑀站了出来,“哟,江夏王,好大的威风!如此欺负我儿萧锐?不如这样,明日先来我宋国公府,看看你能不能先把我萧家砸了?” “试试就试试……”李道宗红了眼,现在是见谁袒护萧锐,他都想揍! 李二拍着桌案喊道:“够了!这是太极殿,你们在做什么?成何体统?要打出去打!退朝。” …… 文武群臣各自拉住了争吵的几人,劝解着退朝。 刚出了皇宫,李道宗家的护卫快马寻来,“王爷,不好了王爷,小公子被人劫走了。” 什么??? “这是长安城,谁敢劫走我儿子?”李道宗火冒三丈,瞬间就想到了,“萧锐,肯定是他!敢动我儿子,我跟他没完!” 翻身上马,飞驰回家,临走还不忘回头对着萧瑀放狠话:“萧瑀,我儿子景仁如果有任何闪失,我跟你萧家不死不休!” 萧瑀摸了摸鼻子,小声嘀咕道:“不会吧?锐儿这小子虽然睚眦必报,但从不绑票劫人呀。” …… 李道宗寻遍了长安城也不见儿子李景仁的踪影,最终气势汹汹的带着二百私兵,直接杀入萧家庄。 可惜还没走到萧家庄,就被三千护卫军挡在十里开外。
相关推荐: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镇妖博物馆
女奴的等价替换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桃源俏美妇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白日烟波
弟弟宠物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乡村桃运小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