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开局就被赶出皇宫 > 第118章

第118章

这么嚎啕大哭起来。 李道宗俯下身,双手捧着儿子的脸颊,看了又看,瞧了又瞧,难以置信的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嘶……疼!不是做梦。 这、这到底是是怎么回事? “二郎,二郎你回来了?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让为父找的好苦啊……” 纵然曾经带领过千军万马,此时李道宗这位宗室猛将也不禁老泪纵横。失而复得的喜悦,这几年思念爱子的心酸……重重滋味涌上心头,真可谓百感交集。 就在这时,萧锐带头鼓起掌来。这么感人的场面,怎么能没有掌声呢? 满朝文武似乎还不习惯,没弄懂这鼓掌是什么意思?可随着萧锐的鼓掌,不少人跟着也在拍手,于是乎,整个太极殿掌声雷动,包括皇帝在内,所有人都在庆祝江夏王李道宗父子重逢。 父子二人稍稍平静一些,李道宗搀扶起儿子,然后转头朝着皇帝李二问道:“陛下,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到此时,李道宗绝对不信,皇帝李二能不知道这个梁州李景仁就是自己的儿子? 皇帝笑着说道:“承范,这个惊喜如何?” 惊喜? 嗯!确实惊喜。 李道宗正要追问,李二伸手指向了萧锐,“你得问这小子。” 众人纷纷看向了萧锐。 萧锐也不含糊,直接和盘托出,丝毫不推卸责任。 “实话说了吧,当年我拒绝收下景仁,是我有言在先的规矩。可皇叔不该去砸了我的醉仙楼,这么打人脸可不对。谁人不知我萧锐睚眦必报?所以呢,就排练了一出偷梁换柱。找了个机会把景仁掳走。” “让你父子二人承受三年分别之苦,是我的报复!怎么样啊皇叔?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噗…… 你、你……你够狠! 李道宗肺都快气炸了。 萧锐双手一摊,“当然,不狠点,以后怕是还有人敢随便砸我家店。” 你、你…… 这时李景仁笑着说道:“侯爷,您就别跟父王开玩笑了。父王,不是这样的……” 嗯? 不等李道宗追问,萧锐就板起了脸,“小子,你叫我什么?” “啊?”李景仁愣了一下,似乎叫侯爷不对?莫非是暗示我这么叫生分了? “咳咳,学生拜见师伯!” 师伯? 众人齐齐傻眼,怎么就矮了一辈?而且叫师伯?那意思是李景仁的老师,是萧锐的同门师弟? 再联想到刚才宣旨上殿念的考生籍贯,梁州李景仁。众人恍然大悟,莫不是李景仁的老师,是那位天下第二的梁州守将薛礼?冠军侯萧锐的结义二弟? 同在大殿的狄仁杰这才明白,难怪让我叫他师兄,原来他是我师叔的学生。 可这么叫,萧锐还是不满,走上前去敲了一个响栗:“当着你父王,还有诸多长辈的面,你要矮我一辈?随着承乾一起叫!” 旁边李承乾也提醒道:“堂兄,叫姐夫啊。” “咳咳!姐夫。姐夫,您就别跟父王开玩笑了,当初是父王的错,这几年他见老不少,您何苦再为难他?”李景仁恳求道。 萧锐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转过身来,朝着李道宗长身一礼,诚挚道歉说:“皇叔,当初一时置气,害您跟爱子分别三年,是萧锐的不是,给您道歉了。” “三年前景仁贤弟一身纨绔,想让他蜕变成人,住在萧家庄不妥,非得一番寒彻苦才行。所以萧锐擅自做主,将人送去梁州边境,让他跟在我义弟薛礼身边学艺。” “如今三年归来,以景仁的才学,足以担当今科状元。还皇叔一个状元,算是萧锐的赔礼,您可还满意?”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一切都是为了帮助李景仁成才。这么说,什么冠军侯睚眦必报之言,完全是人家谦虚,实则是一番苦心啊。 李道宗感动的说不出话来,只是连连点头,甚至要给萧锐行礼。 这时旁边有人起哄喊道:“侯爷,我家那小崽子也纨绔的紧,要不您也帮忙调教一下?别说三年分别,就是后半生再不见都没关系,只要能出个状元……” …… 第六百七十一章 再现认亲 萧锐笑着朝四周拱手道:“诸位,之前俗务缠身,实在是分身乏术,带不了太多学生,怕误人子弟。” “不过今科之后,如果陛下不给萧锐指派任务的话,我准备真正把书院办起来,曾经吹牛说要办一所超过国子监的书院,吹了几年一直没时间,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萧锐开玩笑呢。” “如果大家信得过萧锐,等书院办好了,可以把孩子交给我,不敢说个个状元,但绝对不会有纨绔。” 长孙无忌第一个带头叫好,“好!侯爷号称天下第一名师,把孩子交给你是最放心不过了。我先给我家二郎定个位子。” “侯爷,我也定一个……” “侯爷,还有我呢,有好事可不能忘了我……” …… 众人纷纷争着要给萧锐送学生,这所书院连围墙还没建呢,就解决了生源问题。 太子傅赵德言朝身边的国子监祭酒笑着调侃道:“孔祭酒,看来,等侯爷的书院建成,你国子监就要黄摊咯。” 原本以为孔颖达会生气的,没想到这老头却哈哈一笑,“老夫盼着这一天呢,到那时,我就去找侯爷,哪怕去他的书院当个看门的门房也行。” 啊? 孔颖达反将一军,让赵德言呆立当场。 “赵太傅,孔某虽然是国子监祭酒,但家祖可是孔圣人。家祖的治学理念一直都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可在下执掌国子监以来,除了给学问分门别类以外,却什么都做不了。至今为止,国子监也未能收入一员平民的孩子,更别提因材施教了。实在愧对先祖,愧对陛下的期待。” 孔颖达说的情真意切,情绪渐渐激动,“侯爷如果真的能建成一所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书院,孔某愿意去当一门房,乐意之至!” 嘶…… 赵德言朝着孔颖达躬身一礼,“孔祭酒品行高洁,赵某佩服。” 随即突然凑近了,小声说道:“侯爷可是说过的,等书院办成,给我一个常务副院长的。” 啊? 孔颖达微微一愣,随即直接拉住了赵德言的手,压低了声音说道:“那到时候请赵院长多多提携,最好跟侯爷美言几句,孔某也想进他那书院。” 好说、好说…… 两人凑近了交头接耳,像极了两只老狐狸。 这边萧锐朗声道:“不过在下有言在先。我要办的书院,志在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不拘门派,因材施教各有传承,目标是恢复当年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的风采。所以……学生们成才之后,未必都是做官的,若是培养出了木匠、花匠、酿酒师傅什么的,你们可不要骂我误人子弟。” 众人齐齐愣了一下,听这口气不像是假话。 于是不少人陷入了纠结,心说我们当然是为了孩子有个更好的前程才送给你培养的,可不是让你培养他们做工的。巫医乐师百工之流,说到底还是不如科举功名的地位。 就在这时,鸿胪寺卿唐俭开口了,“侯爷说笑了。哪有什么传承不败的功名利禄?父母无非盼着孩子一生无病无灾而已,把孩子交给你,却不是为了将来做官,只要您能把孩子培养成人,将来能有一技之长傍身立世,而不是靠着祖上余荫混吃等死、做个纨绔祸国殃民,在下就感激不尽了。” 众人一听,还真是这个道理。 而长孙无忌接茬哈哈大笑道:“大家可别被侯爷谦虚的话唬住了。在侯爷门下,哪怕是一个颠勺的厨子,哪个不是一身本事?若能做到长安厨神的水平,也不算辱没门楣。孩子交给你准没错,你随便调教。” “没错,侯爷酿酒的水平,俺是佩服的!若我家孩子会酿酒,也能酿出十两银子一斤的美酒,那我老程可就发啦……”程咬金粗犷的大笑起来。 众人跟着大笑,话糙理不糙啊。 咳咳…… 皇帝的轻咳,打断了众人的围观,同时也替萧锐解了围。 “朝会继续,诸位有事可以改日再论,别让小辈们看了笑话。” 看着众人各自归位,李二朗声说道:“前十名里,承乾是太子,丽质是公主,不参与状元评定。要不别人还以为这科举是在吹捧皇子和公主了,对往后的科举不利。” 有人站出来反驳道:“陛下,举贤不避亲,太子和公主凭本事考上的状元,岂能草率的给抹去?臣以为不妥。” 李二笑道:“爱卿,科举可不是为了选状元。说到底是为了选贤任能、唯才是举。承乾和丽质身为皇室之人,想做官任事机会很多,何必在科举跟百姓争名额呢?” “承乾,丽质,你们同意吗?” 李承乾站出来行礼道:“父皇英明。孩儿参加科举只是为了一试胸中所学,并非为了争夺功名。能从这次考试之中,发现自己的长处、短处,孩儿已经收获很大了。而且此次科举之中,孩儿的答卷也并非完美,所以即便是给我状元,孩儿也自感愧不敢当。” 长乐公主李丽质也行礼说道:“太子哥哥说的没错,女儿来参加科举本就不是为了做官。但是我觉得我的答卷很完美,可以当状元。” 啊? 众人一时间没听懂,这到底是同意了,还是没同意啊? 只听长乐公主接着说道:“不过嘛,我不要朝廷给的状元,我要父皇和姐夫私下里再阅卷一次,只要你和姐夫私下里觉得女儿有状元之才就足够了,外人怎么看我可不重要。”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李二也温柔的点头道:“你这丫头,这么大了还跟个孩子一样。行,为父答应你,等朝会结束了,带你两位老师一起单独阅卷,到时候给你评评理。” “不过有一件事你没说对。无论你考的如何,你在父皇心目中,都是最好的那颗掌上明珠,是为父心中为之骄傲的女状元。” 哎呀……父皇,您怎么把心里话说出来了,羞死人啦…… 长乐竟然捂着脸躲在了李承乾身后。 众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感慨陛下对这位公主的疼爱,这份父女之情着实引起不少人的共鸣。 比如现场的崔宁儿,她想起了自己的老父亲,对自己也是这般慈爱。 比如太极殿外清楚听着的武照,心中不免有些吃味,自己已故的父亲武士彟重男轻女,可没对自己这么好。 欢笑过后,李二双手虚按,然后语气一变,厉声喝道:“汴州李魏!你可知罪?” 众人吓了一跳,随即齐齐看向了一直低调的那名考生,汴州李魏?陛下为何如此对他? 嘶……这、这不是魏王李泰殿下吗? 第六百七十二章 两个犟种 只见化名李魏的魏王李泰走了出来,双膝跪地大声说道:“学生李魏,不知何罪之有?” 他心中是得意的,不觉得自己化名回京有什么不对,反而暗自倨傲,现在状元有自己一份,父皇该夸我。 哼! “好,好一个李魏!来人,给我叉出去,连自己真名都不敢承认之人,也敢来争状元?”李二呵斥道。 太子李承乾站出来求情道:“父皇息怒,四弟他只是……” 李二打断道:“四弟?人家可没承认是你四弟。你认错人了。” 太子李承乾使了个眼色,将上殿的侍卫轰走,然后推了一下跪在地上的李泰,“四弟,你做什么?父皇都认出了,赶紧起来给父皇认个错。” 李泰依旧跪着,倔强的说道:“魏王李泰戴罪之身,被责留在封地思过,来此参加科考的是汴州考生李魏。陛下和太子殿下认错人了。” 呵……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越演越入戏!李二都快被气笑了。 众大臣则是眼观鼻,鼻观心,都装作没看见。这是人家的家事,我们可不掺和。 “行,进士李魏平身吧,且站在一旁。汴州治下陈留县令目前尚在空缺,稍后让吏部给你办就职公文,你去陈留给朕治上一任吧,退朝就可以出发了。” “遵旨,谢陛下……嗯?”李泰刚行完礼,突然感觉不太对,退朝就出发?我还没拜见母后呢…… 我…… 显然皇帝是在故意卡自己,一个新科进士李魏,根本没资格入宫拜见皇后。 李泰气得满脸通红,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应对,甚至觉得委屈,眼睛红得强忍着情绪。 太子李承乾站出来求情道:“父皇,您饶过四弟吧。他化名从汴州千里迢迢回来参加科考,并非真的为争什么状元。肯定是思念父皇和母后,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李二冷哼一声,别过头去。这次并没有打断太子的话。 李承乾无奈,再次劝李泰:“四弟,快给父皇道歉。你虽然是化名,但长安城认识你的人可不少,你一进长安父皇就知道了。可你却倔强的住进客栈,没有先入宫拜见父皇母后,父皇能不生气吗?” 李泰委屈道:“李泰戴罪之身,没资格入宫。若不考个状元,连踏进这座大殿都没机会。” 李承乾训斥道:“父皇若是真的跟你计较,你今日能走进这里吗?若没有父皇的允许,连科举考场你都进不去。” 这话李泰听进去了,抹了一把脸上豆大的泪珠,双膝跪地说道:“儿臣李泰拜见父皇。儿臣知罪了,不该擅自离开封地。只因太过思念父皇母后,不得已出此下策,请父皇原谅。” “请父皇开恩,准许儿臣在朝会过后去立政殿拜见母后,给父皇母后请安,明日再去陈留做县令。” 李二冷哼一声,依旧不说话,却没有刚才那么生气了。 李承乾没主意了,劝了这头劝那头,两边都是倔脾气。 于是他看向了自己的老师赵德言,赵德言朝着旁边的长乐公主努了努嘴。 李承乾笑了,扯着长乐的袖子催促道:“小妹,你帮老四说句话呀,就这么干看着吗?你四哥平时对你可不错啊。” 小长乐白了一眼,原本她不打算管的,毕竟四哥差点杀了自己姐夫。可现在大哥开口了,众目睽睽之下,再不管就不合适了。 于是带着一丝不情愿,小长乐站出来撒娇说道:“父皇,您就原谅四哥一次嘛!你如果不让四哥去见母后,那我等下让大猫驮着他去立政殿。” 噗嗤…… 冰霜消融,李二忍不住摇头笑骂道:“你这丫头,偏你会胡闹。若是让你那坐骑在宫里乱跑,朕以后就断了它的口粮。” “行了青雀,既然你兄长和你妹妹为你求情,起身吧。” “你此次科举答题不错,可见这一年多的潜心学习有了进步。但你的答卷却称不上完美,不如你妹妹,尚需磨炼。你也是皇子,所以跟承乾、长乐一样,不参与状元争夺。” 李泰磕头道:“儿臣遵命,父皇英明。” “父皇,陈留县是否真的县令空缺?儿臣愿意去就职历练。” “哦?一个皇子去做一个七品县令,不觉委屈?”李二笑着问道,对于李泰这个提议,他略感惊讶,莫非儿子放下了高傲? 李泰认真答道:“陈留县也是大唐治下,现而今缺人治理,儿臣是大唐一员,且是皇室成员,理应为国出一份力。且父皇说的对,儿臣自幼读书就学,却空有学问缺乏磨练,去封地就藩不如任职做事。从七品县令做起,能接触大唐百姓,体会民生疾苦,正能补上儿臣的不足。” 李二满意的笑了,点头说道:“好!能有此认识,确有长进。看来韦挺做的不错,来人,拟旨传召韦挺回来吧。青雀,留在宫里陪陪你母后,过几日再去陈留。” “多谢父皇!”李泰心说,总算没白费苦心,这次来参加科举,不仅仅能扬名,竟然还解除了禁足,意外之喜。 原本他只想趁机看望一下父母的,没想过能以此解除禁足的惩罚。 “起来吧,随承乾他们在一旁站着。” 李泰起身,不经意间看到了似笑非笑的萧锐,一瞬间,一股寒气从尾巴骨直冲脑门,刚才的喜悦瞬间化为心虚的惊恐,连忙低下头不敢再看,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 呸!怎么忘了这个煞星……哼,我在宫里待着,就不信他敢怎么样我? 认亲结束,李二低头看向了剩余的七人,略带纠结的笑道:“尔等七人此次科举发挥优异,选谁做状元,朕也拿不定主意……” “陛下……” “陛下……” 嗯? 七人里面,竟然出现了两个异口同声? 是李景仁和狄仁杰。 二人也对视一眼,同时表示惊讶。 李景仁笑着说道:“师弟,别跟为兄抢,为兄也是皇室,不该参与竞争。” 狄仁杰却笑了,“师兄,小弟的理由比你更合理哟。” 不可能吧?李景仁表示不信。 只见狄仁杰上前一步,行礼朗声道:“陛下,学生夔州狄仁杰退出状元之争。” 李二不解道,“哦?为何?虽然你是岁数最小的,但秦甘罗十二为相,我大唐未必不能出个九岁的状元,也是一段佳话。” 狄仁杰却看向了文官群里的孔颖达。 第六百七十三章 奇葩狄仁杰 孔颖达苦笑了一下,却没有站出来,示意狄仁杰你自己解释吧。 狄仁杰点了点头,“陛下,会试首日,学生因为个人原因,迟到了。没赶上规定时间进考场,原本应该取消参加考试资格的,但孔祭酒念学生年幼,特批学生入场。” “但为了公平,我们有约定,此次考试学生只是见识一下科举会试,参与做题、评卷,但不参与排名,即便考试优异也不参与做官。否则就是对其他考生的不公平。” 哦? 竟然还有此事? 李二好奇的看向了孔颖达,孔颖达站出来作证道:“确有此事。陛下,科举对于考生来说,就是为了争个功名为国出力,但每年朝廷录用是有名额限制的。考生因为个人原因迟到,禁止入场,取消当年考试资格,这是规定。后果都要考生自己承担。” “原本狄仁杰要放弃了,说过几年再考也是一样。臣念他向学之心甚坚,所以网开一面,准他入场见识一下会试。但为了对其他考生公平,又跟他做了一个君子之约。” 李二点了点头:“哦……既然如此,那为何你们又将之报了上来呢?” 孔颖达苦笑道:“陛下,非是我等徇私枉法,而是这孩子的答卷……” 似乎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孔颖达一时间竟然不知道怎么描述了。 “他的答卷怎么了?” “对呀,怎么了?你倒是快说呀,别吊胃口!” 孔颖达憋的满脸通红,“他的答卷很优秀!特别是对于刑狱断案方面,简直是此次科考之最。” “哦?这孩子如此有天分?”李二惊讶道。 孔颖达呵呵笑道:“是啊,您怕是不知道,他之所以会试迟到,是因为沉迷在大理寺档案室读卷宗,废寝忘食到忘了时间。” 嘶…… 竟有此事? 一个九岁孩子竟然有此毅力?了不起! 听着孔颖达的讲述,一众大臣也惊呆了,纷纷称赞狄仁杰,甚至不少人想起自己家里顽皮的儿子,暗骂不成器的混账!回去得打一顿,看看人家…… “呵呵,这么说,这孩子是个刑狱天才?”李二笑着说道。 这时,大理寺少卿站了出来,“陛下,确实如此。这孩子最近几个月奔走于大理寺和御史台,已经协助我们两处衙门破获了十几桩疑难案件,绝对是个天才。” 哦?竟有此事? 李二越发满意了,甚至还不自觉的看了自己女儿一眼,似乎在对比二人是如何的般配。即便是长乐比狄仁杰大好几岁,李二也不觉如何。 就在这时,孔颖达再次开口了,“陛下,之所以说他的答卷特殊,不是因为这个。而是他有两道题没有作答,可即便是两道题不答,其他的分数加起来也足以挤进科举前十了。” 什么?? 竟有此事? 这次不仅是皇帝和百官,就连其他考生也惊呆了,特别是李景仁,心说还真小瞧了这个小师弟。 这就像什么?像是后世的九门功课,第一名跟第二名分数一样,可第二名语文交了白卷,这让第一名情何以堪? 孔颖达接着说道:“陛下,能将其他题目答的十分完美之人,臣等不信他答不上来其余的两道题,所以……臣等猜测,这孩子是有意藏拙。或者,不愿跟其他人争抢,是在谦让。” 一时间,众人再次对这个九岁的孩子高看一眼。 可狄仁杰却一脸的无辜,双手一摊,“喂,孔大人,不是这样的。那两道题我真答不上来,一道是兵部的题,一道是工部的题,我没学过兵法,也不通农工水利,压根不会呀。” 噗…… 众人差点吐血,还可以这样?你看我们信吗? 孔颖达笑吟吟的说道:“不能吧,你是侯爷学生,侯爷一身本领,特别是兵法,说你不懂?谁信呢?” 狄仁杰撇了撇嘴说道:“学生才九岁。而且来长安没几个月,拜在老师门下时间短,且多数在御史台和大理寺看书,连我的师兄弟都没认齐……” 噗嗤…… 真的假的?如果说你刚才的表现堪称奇才,那你现在这个表现,可就堪称奇葩了,入门几个月了,人都没认全? 不过,其中的含义也更让有心之人更加吃惊,如此说来这小子虽然在冠军侯门下,但却是完全的自学成才? 对此,李二更加满意了。 只见狄仁杰大声说道:“陛下,学生既然有约定在先,就应该按照约定执行,不应该参与排名,也不应该上榜,否则是对其他考生的不公平。” 李二笑着问道:“哦?机会难得,你确定吗?错过了这次,你可就要再等三年了。” 狄仁杰认真的点头:“学生年幼,还有许多东西要学,现在您就算让我去做官,我也什么都不会呀。其实一直在大理寺看书就挺好的,那些案卷里面什么都有,不仅有各种的刑狱案件,甚至还能通过各地的案卷看到大唐四方的风土人情。大到民生疾苦,小到邻里关系,嘿嘿,这次考试里面民生一项我原本是不懂的,就是在案卷里面学会的。” 李二赞叹道:“你能够触类旁通,说明确实有天赋。这样吧,那就按照之前的约定,你不列入此次榜单。朕怜你才华天分,特许你出任大理寺客卿,许你调阅卷宗、协理办案。无官无品,只管吃管住。破案有功另有嘉奖,如何?” 狄仁杰大喜,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可以可以,学生本就这样想的。陛下圣明!多谢陛下。” 也就在此刻,大家才能看到他身上的稚气未脱,还是个九岁的孩子。 李二笑道:“好了,你跟长乐他们一样,且站在一旁。对了,长乐,既然狄仁杰是你的师弟,你抽空教教他兵法和农工水利。你老师事务太多,忙不过来,你可是他的亲传弟子,要多照顾一下这个小师弟。” 小长乐撇了撇嘴不满道:“凭什么是我呀?我最擅长的是医术和武道,太子哥哥他才是……” 李承乾当然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连忙打断道:“小妹,为兄这两年在跟父皇学习处理政务,也抽不开身的。” 小长乐白了一眼,然后转头朝着狄仁杰瞪着说道:“那你可要好好学啊,小、师——弟!” 那个弟字咬的极重。 狄仁杰吓了一个机灵,讪讪的点了点头,压低声音说道:“知道了小师姑。” 小长乐这才嘴角一弯,算你识相。 狄仁杰站在一旁,李二一看,这不少了一个人吗? “既然狄仁杰退出了排名,那第十一名是谁?顺序提一人上来作第十名。孔爱卿,回去查查,顺延下去,再添一人上榜。” “遵命!” 内侍老高拿出了前二十名的奏折,朗声喊道:“会试考生第十一名,长安武照,武照何在?” 很快,心情激动的武照快步走了进来。小心翼翼的看了萧锐一眼,发现对方表情平淡,这才压下心中的忐忑。 “民女武照,拜见陛下。” “哦,你就是那个连过三关的女天才,武家的丫头吧?”李二想起有这么一人,跟狄仁杰和长乐一起通关的。 “天才不敢当,家父正是应国公。” 李二点头道:“嗯,你是第十一名,现在前面有个弃权的,所以后面的人顺延提一名,你现在是第十名了,且跟他们站在一起吧。朝会评议今科状元,有你一个机会。” 第六百七十四章 状元没人要? 李二刚说完,这边李景仁就开口了,“陛下,景仁也退出……” 不等他说完,李二就打断道:“景仁你不用避嫌。自古举贤不避亲,我宗室之中也有贤达。你背井离乡,在梁州边境苦学殊为不易,所以踏实留下。” 李景仁拗不过,只能老实点了点头。 李二笑着说道:“好,余下你们七人……” 就在这时,又有一人站了出来,“陛下,学生黄药师有话要说。” 嗯? 屡次被人打断李二已经有些不耐烦了,“怎么?莫不是你也要退出?” 黄药师恭敬答道:“回禀陛下,学生自幼随恩师学医,立志做一名悬壶济世的医者。今次科举考试,师父答应,只要学生能上榜,就准许我出师游历天下。” “状元之位,对大唐来说殊为重要,学生志在乡野,若是留下竞争状元,难免耽误朝廷大事。所以恳请陛下准许学生自愿退出竞争。” 嗯?还真是,你们几个商量好的吗? 李二不满的看向了萧锐,“冠军侯,朕让你给朝廷培养一批栋梁之才,你倒好,把这帮孩子全都培养得淡泊名利了。干脆,这状元由你来点好了,你说是谁就是谁,你是他们的老师,他们总不至于敢违逆师命吧?” 萧锐尴尬的站了出来,陪笑说道:“陛下言重了。淡泊名利是真,为国效力也是真。这帮小子推辞不受,并非故意刁难,实则是在谦让。都是大唐未来的栋梁,不是追逐名利之徒,陛下应该高兴才对。您总不至于想要一批势利小人吧?” 李二狠狠的瞪了一眼,这话表面上是没错,可那也只是场面话。 我朝廷用人,自有法度,奖惩功过,可不就靠着功名利禄来驱使人才吗?一个个淡泊名利怎么行?朕以后怎么用他们? 萧锐帮腔说道:“药师一个大夫做状元确实不合适。而且他出去游历天下不是为了躲避朝廷,而是医术理论学完,尚欠实践。等他游历天下归来,可以入职太医院的。” 李二冷哼一声,“罢了,那就依你吧。” “但是,余下你们六个,谁都不许再提退出了。就好像朕的状元是什么烫手之物?如此遭人嫌弃吗?” 啊? 剩下的几人,梁州李景仁,长安魏嫣然,清河崔宁儿,潭州夏怀仁,河东裴东来,长安武照。 魏嫣然和崔宁儿同时后退了一步。 崔宁儿眼神求助太子李承乾,魏嫣然则直接小声招呼起了萧锐,“夫君……” 萧锐捂住了脸,躲向了一旁。意思是你别喊我,我如果再开口,皇帝非下来拿脚踹我不可。 看这个怂包丈夫靠不住,魏嫣然只能转头跟自己亲爹魏征求助。 魏征苦笑一声,硬着头皮走了出来,“陛下,老臣以为,今年科举考试开了女子参赛的先例,已经是开古之先河了。却不能再出一个女状元的,否则天下百姓悠悠之口怕是……” 这个…… 房玄龄也站出来说道:“是啊陛下,天下女子都在深闺相夫教子,若是出个女状元,那这天下岂不是要乱套了?不妥!” 不少人跟着附议。 魏嫣然和崔宁儿表示认同,唯有刚刚补上来的武照表示不屑,既然敢让女子参加科举,凭什么不敢让女子拿状元? 若是这样,干脆别让我们参加。 萧锐看着自己的傻媳妇,叹息一声,心说多好的机会,怎么没胆色呢? 当他看到低着头的武照那不服气的嘴角时,再次叹息一声,到底是敢做女皇的人物,小小年纪就看出苗头了。 李二笑着说道:“玄成,令嫒之才可是被你埋没了,若不是此次科举,朕还不知道我长安竟然还有一名女状元呢。你真的愿意让她放弃?” 魏征笑着说道:“陛下说笑了,小女已经嫁人,就算拿了这个状元,也不能出来为官的。能有幸参加科举一试学问,已经是承蒙陛下开恩了,岂敢不知天高地厚。” “且房相说的对,自古女子都是在家相夫教子,若是出个女状元,那天下人心思动,岂不是要乱套了?于国不利,绝不可为。” 李二点了点头,看向了崔宁儿问道:“崔丫头,你也愿意放弃?” 崔宁儿行了一个女子万福之礼,“回禀陛下,太子和公主都退出了,学生自认不如他二人,所以不敢贪功名。” 说完,主动走到了李承乾身边。同一时间,魏嫣然也走到了萧锐身边,在众人没看见的时候,狠狠的朝着萧锐腰间软肉拧了一圈。 李二满意的点头,“武家丫头,你呢?是否觉得不公平?” 武照躬身行礼,“学生自知才疏学浅,原本是第十一名的,勉强被提进来参与竞争。论真才实学,学生差得远。” 李二叹息道:“唉……今日这是怎么了?朕这个状元莫非要送不出去吗?” “好,三名女子弃权,那就剩下你们三人了,你们……” 啊? 余下的三人是梁州李景仁,潭州夏怀仁,河东裴东来。 只听夏怀仁惊呼一声,殿前失仪。 李二不满道:“怎么,你又有何事?” 夏怀仁有个屁的事?只是没想到,自己一个充数的考生,竟然能考过科举?而且不单单是上榜那么简单,现而今竟然走到了太极殿上,甚至成了科举前十名? 现在倒好,去掉了那些弃权的,就剩下三人了,也就是说,自己最低也落个第三名探花? 所以一时忍不住心中激动,竟然惊讶出声。这比做梦还不真实呢。要知道我可是一个山贼呀! 可现在被皇帝点名了,夏怀仁又不得不答话,所以只能强压下心中的忐忑,磕磕绊绊的解释道:“咳咳,回、回陛下,学生、学生身有残疾……且不说这个容貌不雅,最重要的是这条腿是瘸的,所以,所以也不能做状元。” “哪有状元是个瘸腿的,传出去让外人笑话,还请、还请陛下开恩,放过学生。” 噗嗤…… 这话直接把众人逗乐了,你当是杀你呢?喊什么开恩? 皇帝的脸都气绿了,没好气道:“怎么?朕的状元就那么遭你嫌弃?” “不是不是,学生、学生失言,太、太激动了,没说好……”夏怀仁连忙摆手解释。 萧锐笑着替这个中年学生解围道:“陛下,您就放过他吧。他山野村夫出身,哪里见过今日的场面,所以难免有些慌乱,殿前失仪请陛下恕罪。臣以为,他是一片诚心,确实是为了大唐的脸面考虑。” 李二点了点头,安慰说道:“你不必紧张,我大唐科举唯才是举,不论出身。相貌丑陋无妨,只要有才学,有为国为民之心,那你就是我大唐的栋梁。” 夏怀仁感动的跪倒磕头,“学生一定不负陛下隆恩,愿以余生报效朝廷。” “好了,起来吧。既然你也要弃权,且站在一旁吧。”李二艰难的再次说了这句话。 看着下面仅剩的两人,李二没有着急开口,显然是不想再被人打断了。 第六百七十五章 杀人诛心 “就剩你们两个……” 皇帝敢开口,来自河东裴氏的裴东来开口了,“陛下,学生有话要说。” …… 皇帝的脸黑如锅底,心说你们一个个故意的吧?自从当皇帝以来,还从没人敢打断朕,怎么今日却被一群毛头小子一次次破例? “说!” 语气之中,已然听出皇帝的不满。 可裴东来出身河东裴氏,并非寒门,所以胆魄不是一般的大,虽然没见过朝会这等大场面,但好歹也是见过大人物的,不至于因为皇帝不满就吓得不敢说话。 “学生想问身边这位李兄一个问题。” 李二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 裴东来行礼道:“敢问李兄,此次会试答卷可曾有问必答?是否有空缺?” 李景仁摇头,“不曾,虽然不敢说题题都答的完美,但却尽吾所能的给出了一些浅见。” 裴东来点了点头,“如此,东来甘拜下风。” 哦? 又一个主动退出的?李二越发脸黑了,算上刚才李景仁也想退出,合着朕的状元尊位就成了烂大街的破烂吗?没人要? 李景仁不解问道:“为何?” 裴东来认真说道:“会试考题另辟蹊径,以六部实例出题,旨在为大唐解决实际问题,考我们经世致用之能,侯爷高见学生佩服。东来出身河东裴氏,自幼饱读诗书,也曾深入民间游学过两年,更曾在军中有过历练。自认能做到学以致用,不是那种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 “但此次考题里面,农耕水利方面的问题我没答上来,这方面东来一窍不通。” “李兄能够全部作答,显然是强于东来,故此甘拜下风。” 说完,转身对着皇帝行礼,“陛下,事实证明李兄之才胜过学生,若这状元之位给我,学生受之有愧,该是李兄的。请陛下明鉴。” 这、这如何使得?李景仁摆手说道。 李二笑了,赞赏的点头道:“难得,免得功名,你能拒绝诱惑,且知进退懂礼仪,不错!看你相貌俊美,那本届的探花归你。” “景仁,现在就剩下你一个了。这状元你如果不要,可就真的砸到朕手上了,你是皇室子弟,该扛起大旗的。” 啊? 李二拍板道:“就你了。有了状元和探花,榜眼呢?” 看向下方的一众小子们,个个往后缩头,李二黑着脸点名道:“那个谁,黄药师!就你了,出去行医济世注意安全,朕钦点的今科榜眼,有功名在身,想必出门在外无人敢伤害你。” 啊? 又一个啊的? 李二没好气的瞪了一眼。 李承乾笑着推了一把,“师弟,还不快谢恩?” 哦哦,谢陛下隆恩! 三名榜首定下了,剩下的就好办了。但一群女子首次参加科举,而且考试成绩相当优异,又剥夺了人家拿状元的资格,是有些不合适的。所以李二又对几名女子分别进行了赏赐补偿。当然了,进士及第这个名号并未剥夺,这可是无上荣誉。 你看黑脸魏征嘴快咧到后槽牙就知道了,因为他已经强势跟女婿萧锐‘商量’好,到时女儿的这块进士及第匾额,要挂在魏府。 萧锐撇了撇嘴,心说这是我夫人,嫁夫随夫,现在萧夫人、萧魏氏,不是魏小姐了。你好意思? 奈何刚才魏嫣然求助的时候,萧锐躲在了一旁,还是老爹帮忙出的头。所以此时萧锐理亏,只能被迫答应此事。 前十名的问题解决了,李二宣十一到二十名进来,都是进士及第,又是一番勉励。 原本这场所谓的殿试就该结束的,可偏偏今年科举出了一批怪才,云中王氏,六十人族中子弟全都上榜,虽然名次没有在前十,但却无一例外全都上榜,最好的一人是云中王善行,排名第十二。 前一百名里面,他们占了三十三名,三分之一都是王家人,可是极大的出彩。 所以皇帝破例,集体召见这六十人。 “如果说科举考试里面,同宗同族参加科举之事,并不稀奇,哪怕是一个家族几十才俊同时参加,也可以找到先例。” “但像尔等这样,六十人参加,六十人全部上榜的,有科举以来还是第一次出现。” “由此足以证明,尔等的老师很了不起。唉……据说你们云中考生能进会试的本为八十多人,却突遭厄运,就剩下你们六十人了。我大唐的损失!” 李二惋惜一番,然后朗声道:“朕,要嘉奖云中王氏!一次为朝廷输送这么多人才,堪称大唐楷模!” 确实当为楷模,这番战绩,谁敢相信竟然只是来自于一个边境小城?若是全部来自于太原王氏,那还真不稀奇。 就在这时,为首的王善行站了出来,恭敬行礼朗声道:“陛下,我等不要奖赏。只求朝廷给我王家一个公道。” 嘶…… 不少人吸了口凉气,心说这年轻人胆子真大,皇帝心情正好呢,你却来跟朝廷讨公道?这是要跟皇帝告御状? 李二似乎早有准备,点了点头,示意老高拿来一份奏折,“尔等心中所请,朕全然知晓,也完全理解。” “自你们住进长安之后,朝廷就派精干特使远赴云中,秘密查访挖掘数月,终于是弄清楚了当初你王家遭难的来龙去脉。” 嗯? 一直老神在在的萧锐心头一动,不会吧?是该死的郑子和擅自做主,老头子你不会拿我出去,帮你收买人心吧? 沉默片刻,只听李二开口说道:“有人收买了一批不要命的马贼,然后又买通云中戍城都尉,这才有了马贼夤夜入城行凶的恶行。具体经过,都在这里,你们自己看,那该死的都尉朕也派人拿了,有什么怀疑不解,你们可以随便问他。来人,押上来!” 说着,当初那个玩忽职守的云中都尉就被押送了上来,看此人脸上的伤痕,还有那臊眉耷眼的表情就知道,肯定没少吃苦头。 事关家族灾厄,王家子弟再也保持不住淡定,纷纷上来抢着观看老高送过来的调查奏折。 唯独主事的王善行十分镇定,奏折里写的,可以让弟弟们慢慢看,但皇帝似乎没说完?或者是,没把要害说出来。 “陛下,学生想知道,到底是谁收买的马贼和戍城都尉?我云中王氏一族向来低调,不招惹是非,虽说有几个过节,但也不至于雇人灭族。能轻动马贼和戍城都尉,幕后之人本事绝对不小。” 这个人……唉! 李二长叹一声,吊足了胃口。 不少大臣已经在猜测了,能让皇帝如此纠结的,可能是的冠军侯呀!他跟王汲善那点事,前几年我们都知道的。 第六百七十六章 洗不清的萧锐 其实不是李二故意吊胃口,而是他也觉得实话实说有点假,这玩意儿谁能相信呢?可偏偏就是事实。 于是他不着痕迹的瞪了萧锐一眼,暗骂你惹的好事。 萧锐表示我无辜,都是那王汲善来惹我的,树大招风啊,怨我了?他自己找死,能怨谁呢? 咳咳! 皇帝清了清嗓子,沉声说道:“可能事情的结果,你们不太

相关推荐: 乡村桃运小神医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   淫魔神(陨落神)   神秘复苏:鬼戏   白日烟波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过激行为(H)   树深时见鹿   我的傻白甜老婆   婚里婚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