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开局就被赶出皇宫 > 第125章

第125章

。不是萧锐蒙骗,而是你们没有选择,你们除了用牛羊换物资,好像没有其他任何价值。这些年如果不是靠着跟大唐的贸易,你们契丹一族可发展不了这么快。 “所以啊,往后粮食我们自己种,布匹、工具我们自己生产,盐巴你们那里不产,但我们高句丽有产出,可以便宜供应你们。只要你我能够联手挡住此次大唐的侵略,未来我们才能真正的不再受制于人。” “如何?敢不敢赌一赌?” 渊盖苏文是天生的领导者,朴实无华的话语,却带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 契丹族长重重点头:“赌了!娘的,谁也不愿卑躬屈膝一辈子。有了那高产良种,虽然我们契丹的牧场改为耕田产量不行,但一亩地也有几百斤的收获,要不了三年,我们的粮食就能自给自足,大唐现在还不知道,但看他们对高句丽的态度,将来必定也不会放过我们。” “好!”渊盖苏文抚掌称赞,拉着契丹族长的手,语重心长的说道:“我这就让下面的人安排物资启运,我高句丽出产的盐巴,虽然没有大唐的雪盐质量好,但日常食用是无碍的,今后契丹一族用盐,跟我高句丽百姓一个价格,同等对待,以此作为我们结盟的诚意。” “可是、可是我们没有太多钱啊……” “不妨事,契丹盛产牛羊,也可以用牛羊作价。” …… 这特么哪里是结盟?分明就是坑啊! 契丹原本跟大唐做买卖,现在跟你高句丽结盟了,换成了跟高句丽做买卖,似乎除了学会一点种地,没有其他任何的实质性好处吧。 可惜,契丹族长还是太单纯了,或者太容易被忽悠了。对萧锐生出了不满,转而投了渊盖苏文,可你怎么知道渊盖苏文不是另一个萧锐呢? 当然了这货也是有小聪明的,他投注高句丽,一方面是害怕大唐灭了高句丽之后,对契丹出手。另一方面,也是想押宝,赌高句丽能扛住大唐的进攻,到时候契丹就可以左右逢源,从两头都获利。 大唐拉拢了,我贴近大唐发展自身,还能打压高句丽来获利。 高句丽拉拢了,我贴近高句丽,同时还可以用这个去跟大唐谈条件。 简直太明智了! …… 确实很明智,好像天底下就你一个聪明人一样?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 …… 贸易制裁令的后半部分,是萧锐想出的主意。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历来大战的关键并不一定是战场上的拼杀,更多的是拼后勤粮草。可运输粮草并不简单,往往损耗的比战场人吃马嚼更多,就以前隋三征高句丽来算,十斤粮食运到前线,路上要损耗一半,甚至还多。也是因此,前隋大业帝才下令修建了京杭大运河。 而萧锐此次建议用民商帮扶运粮之策,就是为了节省运粮消耗。反正让官兵押运也是运,让民间商户蚂蚁搬家似的押运也是运,只要最后粮草入了幽州大营即可。 至于价格?呵呵,稍微把运输收购价提一提,那就有商户闻风而来,积极性压都压不住。 虽然多花点钱,但省了更多的工夫,里外里一算,比军部运粮的成本还节省一到两成呢。 为何会如此? 大概是因为,军部运粮是直接从军备粮仓起运,千里押送到前线,一路上人吃马嚼的,加上不慎损耗等等,所以要有一半的折损,效率很低。 但民间商会不同,他们是短途运输,目的地是幽州的,那临近的河北、山东,都会起运去幽州。然后临近的河南、江南等地就会起运粮草到山东,填补上山东的亏空即可,反正有得赚。甚至有些胆大的,不惜直接从河南道运到幽州,可惜这样的情况萧锐早就给算过了,利润率是最低的。 反而是短途运粮,分摊利润的方式最恰当,且效率最高。 长安城里,一天至少三趟加急快马入兵部,都是各地的备战急报。 兵部尚书侯君集的脸都笑出花了,看着户部给的钱粮报表,还有各地聚集起的兵马,侯君集猖狂大笑:“八辈子也没打过这种富裕仗啊!若是贞观元年我们有这实力该多好,当初直接就能把十万草原蛮子,全都沁死在渭水河里!” “报,侯尚书,陛下有请!”一名宫中护卫来报。 哦?作战计划不是已经拟定了吗?陛下是单独召见我吗? “那倒不是,据说侯爷已经到了。” “哦?侯爷都来了?那一定是大事,你们继续忙,我这就入宫面圣!” 第七百一十章 镇守四方 来到太极殿小书房,竟然只有皇帝和冠军侯萧锐两人,这让兵部尚书侯君集略感诧异。 “臣兵部尚书侯君集,拜见陛下!” “见过侯爷!” 李二笑着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君集来了,快坐。” “叫你和萧锐过来,是因为这份军部的作战部署。” 哦? “陛下,作战部署是兵部合议商定,然后呈报陛下审阅,若陛下觉得不妥,有任何旨意,末将等再依旨意修改就是。” 李二笑道:“不是朕觉得不妥,而是萧锐。你把梁国大都督薛礼调入前线做先锋,他觉得不合适。” 啊? 侯君集不解道:“侯爷,当年和颉利一战,大家饱览薛礼将军的风采,真乃绝世猛将!现而今远征高句丽,一辈老臣年事已高,虽然能统兵,但却无力再做先锋,所以……” 萧锐笑着摆手道:“侯将军不必紧张,你我合作多年,岂能不知你一片公心?” “之所以想修改计划,不让薛礼做先锋,也是为了大战。我建议陛下给一道旨意,留薛礼在梁州,并且募兵备战,镇守北地,防止草原有人起了异心,从北方趁虚而入进攻长安。” 什么??? 侯君集大为惊诧:“这……长安留有常备兵马两万,安全无虞。北方被大唐征服多年,最多就是小股流寇,连一支三千人的兵马都拉不起,何须一位绝世猛将镇守?” “而且,男儿功名马上取,让薛礼将军这位猛将留守后方,是不是有些不妥?” “陛下,您看这……” 李二呵呵笑道:“朕早就劝过了。理由跟你的一样,薛礼正是锐意进取之年,却把他按在梁国,不让他战场搏功名?传出去会说朕这个皇帝昏庸无能的。” 萧锐笑着解释道:“不是臣不懂这个道理,而是臣了解这个弟弟,他不是个追逐名利之人。” 侯君集着急道:“侯爷……事关战场大局,多一员猛将就多一分胜算,薛礼将军可不是普通的猛将,他……” 萧锐摆手说道:“我当然也知道这个。但高句丽不同颉利,跟颉利是草原决战,我们可以一战功成。但高句丽是个硬茬子,前隋三次远征都失败了,诚然有高句丽反复无常的原因,也有国内掣肘的原因,但不得不承认对手很难缠,攻城拔寨不容易。” “侯将军,你可想过,万一我们在东北陷入了苦战,一年不能打下呢?若是打成了拉锯战、消耗战,耗日持久的对峙,国内空虚,外面就难免人心浮动。到那时,若是有人在后方掣肘,或者有一小股外敌趁虚而入……” 嘶…… 顺着萧锐的思路想下去,侯君集吸了口凉气。于是他抬头看向了皇帝。 皇帝点了点头,“按他的意思改一下吧,把薛礼留下。” “可是……” “他既然有把握,那就由他去说服薛礼。” 萧锐自信的笑了,“虽然武将功名马上取,但一将功成万骨枯,若能安静的看着太平盛世,谁又真的愿意看着无数袍泽战死沙场呢?薛礼贤弟是个淡泊名利的性子,让他做守成大将,比开疆大将更合适,他会更喜欢。” 侯君集长叹道:“侯爷,您可真是给兵部出了道难题。咦?对了,侯爷不是要随军一起吗?听说您身边的房二小将军也神勇无敌,要不……” 萧锐轻咳道:“房二也不行,他跟李君羡将军被我派去了西北,帮忙镇守玉门关。” 玉门关? 侯君集无语道:“侯爷,您是不是太谨慎了些?西突厥虽然强,但在您面前,那比耗子见了猫还温顺,有侯爷您的威名在,他们敢闹事?” 萧锐白了一眼,“可不能乱说,他们那是害怕陛下的威名……” 噗…… 李二笑骂道:“你小子这时候知道谦虚了?不用给朕拍马屁,朕没那么迂腐。朕能默许西突厥蚕食西域,也是同意了你养寇练兵的计划。但最重要的是相信你的能力,有你在,西突厥全在掌控。” 萧锐尴尬的笑了,“话虽如此,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谁也保不齐明天会有什么意外。我派房二和李君羡去协助玉门关,一方面是威慑,另一方面也是有备无患。万一西突厥出什么事,比如可汗莫贺咄被干掉了,后继之人不服大唐,那就要生乱。” “有房二暗中埋伏在玉门关,若是西突厥敢犯境,他跟李君羡二人可以刺王杀驾,能抵十万雄兵。毕竟我大唐不能两面开战,若是玉门关出事,我们内部空虚,救援也来不及。” 侯君集叹服的点了点头,“还是侯爷您考虑的周密。陛下,末将失职,身为兵部尚书,却未能从全局考虑,请陛下治罪。” 李二摆手道:“君集,今日叫你来是议事的,不是让你请罪的。而且兵部只是议定呈报了大战草案,如何最终定计,还要大家一起商议,打仗又不是你们兵部自己的事,查漏补缺罢了。” 随即他朝萧锐问道:“既然你考虑到了北方、西北,那你可曾考虑过西南的防御?当年在鸿胪寺,那吐蕃禄东赞和高句丽的渊盖苏文可走的近。” 萧锐双手一摊,“我也没想到这么快就要跟高句丽开战了,预想中,大概五年之后可以碾压他们。” “之前还让侯大将军专门训练了两万高山兵马,就是为将来打吐蕃用的。” 侯君集沉吟都爱:“侯爷,那批兵马倒是练成了,但确实用于进攻吐蕃的。防守的话,剑南道本地的兵马如何?毕竟把那两万兵马派去,无有大将带领,也是无用。” 萧锐笑道:“是啊,虽然我大唐名将如云,但陛下亲征高句丽,大家都想跟着去,而且此战对于很多老将来说,也许是此生最后一战了,谁也不想错过。” “要不,我去西南亲自镇守?” 李二白了一眼,“哼!你小子想偷懒?西南不用管了,责令剑南道守军自行戒备防御。若那吐蕃真的不识天数,敢来犯境,等我们收拾了高句丽,回来正好有理由灭他吐蕃!” 嘶…… 萧锐弱弱的别过了头,心说你可真狠,三言两语就把剑南道百姓当成了诱饵。 侯君集附和道:“陛下圣明,剑南道据险而守,没那么容易被攻破。而且吐蕃就算来犯,也进境缓慢,走不出剑南道。” “现在的问题是,此战选谁去做先锋呢?” 李二笑着看向了萧锐:“小子,今日是你挑的头,该由你给兵部推荐一个先锋大将。” 第七百一十一章 我给你两个 沉思片刻,萧锐大气的说道:“一个怎么够?我给推荐两位!” 两位? 皇帝和侯君集都愣住了。 特别是侯君集,他是兵部尚书,手下有多少人他是清楚的,谁能做先锋,几乎没有比他更清楚的。 “侯爷,我老侯能猜出其中一位可能是左武卫的苏烈苏定方,但另一位会是谁呢?” 萧锐抚掌赞道:“猜对了!其中一位确实是苏烈。自从秦叔宝大将军退了之后,苏烈接手了左武卫,他不仅带兵有方,而且武艺超群,几乎快赶上了年轻时的秦大将军。而且苏烈正值壮年,实乃先锋大将的不二人选。” 皇帝也点了点头。 只见萧锐接着说道:“这第二人嘛,却是一位老将——牛秀牛进达。” 啊? 牛进达? 沉思片刻,侯君集不解道:“侯爷,论勇猛,牛秀将军确实不输给他人,但论武艺嘛,他也只是一流武将的水准,而且年龄也大了,是不是……” 李二却眼前一亮,抚掌大赞:“妙极!” “哦?陛下已经猜到了?” “呵呵,先锋大将意在斩将夺旗、先声夺人,所以一般都会选军中最勇武者,牛进达却是不太称职。但他却有一个别人无法媲美的特点。” 哦? 侯君集表示好奇。 “在我大唐诸将之中,大多数都是当年隋末乱世,从七十二股烟尘里面杀出的。但唯独牛进达不同,他参加过三征高句丽的战役,虽然只是一员年轻小兵,但却是实实在在经历过的,见证过曾经的凄惨。” “所以,论对高句丽的仇恨,大唐武将里面,没人比他更能感同身受了。” 原来如此! 侯君集点头赞道:“侯爷果然目光如炬。但是不知,这二位里面,选谁呢?” 啊? 萧锐不解道:“为什么要去掉一个呢?我的意思是,可以选出两位先锋大将。” 两位?同时当先锋?那听谁的? 侯君集突然意识到,似乎冠军侯对兵部呈上的作战计划有不同意见。 “请侯爷指点。” 萧锐笑着说道:“高句丽联合了契丹三族这个外援,那契丹会怎么帮他呢?要么二者合兵一处,要么就是分兵作战,让我们首尾不能兼顾。” “但无论如何,我们是进攻一方,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所以我建议大唐直接分兵两路,一路正面攻破高句丽;另一面杀入契丹草原老巢,以正天威。” “若是契丹兵马去了高句丽,那我们攻击他的老巢,能迫使对方回援。若是他们没有合兵,而是陈兵契丹和大唐边境袭扰,那正好,我们直接剿灭,让他们知道反叛我大唐的代价!” 侯君集点了点头,“有道理!这么说,您是打算让苏定方将军杀入契丹,以契丹为突破口。将来拿下契丹领地,然后从北面杀入高句丽,与我们大唐主力来个南北合围?” 萧锐晃了晃手指,“不!让苏定方攻打契丹没错,但真正攻破高句丽的杀招却不在他。” 啊? “当然了,也不在陛下坐镇的中军主力。因为正面攻城拔寨死伤太多,跟那帮高句丽棒子换命?他们不配!” 只见萧锐走到了小书房内不久前挂起的作战图旁伸手一指,“真正的杀招在海上,我将亲自督战大唐海军,从海上灭百济,然后直扑高句丽老巢。” 什么??? 海军? 侯君集完全懵了。 心说我是大唐兵部尚书,虽然知道大唐刚刚组建了一支高标准的水师,但也才不到三年,哪里来的海军?恐怕战船都没凑齐呢。 “侯爷,您不是开玩笑吧?老侯我是兵部尚书,我大唐海军初建,哪有什么像样的战力?” 萧锐呵呵笑道:“如果指着北方水师组建的海军,那却是不行,所以他们只是佯攻。海军真正的主力在南方水师,我已经联系上了岭南冯盎,南方水师战船八百,兵马两万,全是精锐,随时可以启航北上。” 南方水师? 侯君集震惊的看向了皇帝,意思是冯家要参战? 李二苦笑道:“你别看朕,朕也刚知道,这小子藏的深呢。岭南冯家,朕都调不动,他却能一封书信调来两万精锐水师。” 萧锐得意的说道:“倒不是说冯盎不尊朝廷号令,而是他拿人手短。他那水师是当年我送了几十万两银子建起来的,而且高明的造船厂、水师兵法,都是我早就留下的,当年就约好了,这只兵马专为攻打高句丽而设。” “将来大唐攻打高句丽之日,南方水师北上昭告天下,从此一南一北水师合二为一,统归大唐海军。” “原以为还需要五年时间,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所以冯盎只能拿出两万成型精锐,信里他还表示抱歉呢。” 侯君集赞道:“水师在海里作战不同陆地,更重要的是战船和水上战法,兵马多少倒是在其次。不过嘛,两位兵马杀入百济……确实少了点。” 萧锐笑着说道:“百济一直是高句丽的狗腿子,将来正面战场一开,百济肯定要派援兵支援高句丽,如此他国内空虚,我们正好趁虚而入。” “那两万兵马可不是为海面作战准备的,而是我让冯智戴特训的两万陆战精锐。入海能碾压敌军战船水师,登陆能攻城拔寨,我称其为海军陆战队。” 嘶…… “世间真的有此等精锐?海军陆战队?侯爷,将来可一定让老侯见识一下。” 萧锐拍胸脯都爱:“放心,将来高句丽王城会师,一定让你见到。我们提前说好,你可是兵部尚书,将来水师变海军,统归你管辖,你可不能厚此薄彼。” “呵呵,那是、那是……都是为朝廷出生入死的效力,岂能区别对待?”侯君集连忙应承。 其实明眼人都知道,水师一直被骑兵和步兵瞧不上,待遇是最低的,水师提督的地位也是最透明的,萧锐这是提前跟兵部尚书打好招呼,为了给水师提高声望。 旁边的李二笑骂道:“你小子不用指桑骂槐,朕懂这个道理。海军初建,你想要利用这一战,打出海军的名声,如此才能在兵部给水师争出一席之地。哼,偏你心眼多。” “说好的此次你就跟在朕身边,做个军师的。你却又要去亲临海军督战?” 萧锐双手一摊,小声说道:“这不是为了胜利,为了少死点人,没办法的事。我大唐人口急缺,人命金贵呀。” “哼,此事先不要声张,等将来到了战场再说。免得襄城她们担心你,朕可是下了保证,一定把你护在身边的。”李二瞪了一眼,也是拿这个女婿没办法。 萧锐连忙称谢,正想跟皇帝提醒这件事呢。 虽然他现在对答如流,但谁也不知道他其实还有别的小九九呢。 第七百一十二章 吃货二人组 “五哥,真没想到这西域还有这等美食……虽然跟中原美食没得比,但也别有一番风味呢。你确定不再来一碗?” 玉门关里,一家不出名酒楼内,化作商人隐藏城内的房二正在对着一盆抓饭大快朵颐,右手一只大木勺,左手一个三斤酒坛,一口肉一口酒的,十分畅快。 这一路走来,李君羡也早就习惯了房二这种放飞自我,笑着说道:“西域文化不同中原大地,有些异域风情也是常事。我跟你一样,也没有来过这边,所以侯爷才派了我们两个生面孔过来。而且还不能暴露身份。” 房二不解道:“嗨,也不知道萧大哥怎么想的,还没开打呢,大唐连兵都没出,就让我们两个提前动身过来。再说了,那莫贺咄哪次入长安,到了萧家庄都跟耗子见了猫一样,这样的家伙,他怎么敢在背后搞事情?有必要这么谨慎吗?” 李君羡正色道:“国之大事,不可不慎。大战将起,死生之地,我们这是保家卫国呢。” 房二讪讪一笑,压低声音说道:“我是说,咱俩是萧大哥的护卫,贴身的那种,现在被派过来防守,不能参战杀敌也就罢了,萧大哥那边谁来护卫呢?” 李君羡笑道:“放心吧,侯爷早就算好了。此次他是随行军师,会一直跟在陛下身边。这样的情况,哪里需要贴身护卫?” 房二撇了撇嘴,猛灌一大勺子米饭,嘟嘟囔囔的说道:“他从来不按计划……” 哦? 李君羡愣住了,是啊,遗爱说的对呀,侯爷从不按套路出牌,若是战场情势危急,他大概率会单独行动…… 等等…… “莫非……莫非侯爷是故意支开我们?他要做什么?”李君羡有些不敢想下去了,他隐约猜到了什么。 房二不管那么多,他一向是不带脑子出门的,萧大哥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不需要懂的太多,因为就算我想破脑子,也不可能比萧大哥的计划更完美。 “唉……东西好吃,就是这西域葡萄酒不行,还不如长安的呢,偏偏还死贵死贵的。五哥,你说咱俩在这玉门关开一间酒铺如何?就倒腾长安的葡萄酒,肯定有的赚。” 噗…… 李君羡差点没把饭喷出来。 捂着肚子强忍住大笑,压低声音说道:“长安城里你喝到的葡萄酒,全都是西域精挑细选进贡过去的,你以为是在长安酿造的吗?亏你想的出来,人家西域选好了最醇的美酒进贡到长安,你再从长安高价进购,然后拉回西域兜售?这买卖如果让你做成了,裤衩子都得赔进去。” 咳咳…… 房二闹了一个大红脸,这好像就是萧大哥说过的什么把平顶山的煤拉到大同去卖。 “算了,我还是去找个铁匠铺子打铁吧。正好还可以磨炼一下锤法。” 李君羡笑着说道:“你那锤法已经大成,哪里还需要磨炼?” 说到武学,房二就不开玩笑了,十分认真的说道:“要练的。萧大哥说过,在大成之后还有一个境界,叫作登峰造极,但这一境界却不是勤学苦练能达到的,需要机缘。” 李君羡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不如你我合伙开个全新的铁匠铺?也省得我再去找其他的生计了。到时候你负责打铁,我负责采购经营,呵呵,说不得咱们兄弟两个还能干出点名头呢。” 房二眼前一亮,“对呀,与其给人打工,不如咱们自己开一家铺子。” …… 二人一合计,说干就干,没两天就在玉门关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开起了一间打铁铺子。 只不过这家打铁铺有些特殊,并不以招揽生意、客似云来为主要目的,反而挂起一面旗子,上面写了四个大字——每日一把! 同时向外宣传说:打铁师父乃铸造大师风胡子后人,手艺高超只打精品,所以收费昂贵,每日只打一把,最低要价十两银子,江湖绰号——风一把! 消息一出,还真吸引了不少西域江湖人的目光,原本大家看着打铁师父风一把如此年轻,只以为是宣传噱头呢,可没想到人家当场漏了一手,一个时辰,打造成一把百炼钢水平的宝刀,这手艺……十两银子绝对是良心价。 然后这家打铁铺就在玉门关火了。 让房二不解的是,既然如此赚钱,为何每日只打一把? 李君羡却笑了,我们是来办事的,不是来做买卖赚钱的。每日一把,轻松挣十两银子,足够我们两个大吃大喝过日子了。 房二一想也是哈,我们带着任务来的,应该把更多的心思用在打探情报方面。 玉门关守将衙门,一名副将兴高采烈的拿着一把精钢横刀,献宝似的喊道:“将军,将军……大喜事啊!” 年轻的守将霍安好奇的问道:“哦?什么喜事,让你如此兴奋?” 话还没说完,霍安就看到了副将手上这把横刀,惊咦一声,“咦?这是一把全新的横刀?看着不错啊,不像是军中制式,你哪里弄来的?” 副将高兴的说道:“这就是末将要说的大喜事。城里来了一位打铁大师,据说是传说中的铸剑大师风胡子后人,极其擅长打铁铸剑,这把横刀就是出自这年轻大师之手。将军,你看看这把刀的成色。” 霍安伸手接过,出鞘挥动了几下,点头赞道:“好刀,握感、平衡都是上佳,听刀鸣之音就知,至少是百炼钢水平。这把刀造价不菲吧?” 副将压低声音道:“不贵,才十两银子!” 什么??? 十两银子? “这么便宜?要知道百炼精钢造价不菲,单成本就不止十两呢。”霍安表示震惊。 副将笑着解释道:“原本我也不信,可您如果见识过那位大师的打铁水平,就不会这么想了。末将今日算是开眼了,什么叫铸剑大师?那是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人物,一块普通的铁材,经过大师的捶打,愣是打到了百炼钢的硬度……而且,而且只用一个时辰的时间,这技艺,堪称鬼斧神工。” 嘶…… 竟有此事? 霍安惊呆了。 “走,看看去,若真的有这样的大师,那可真是机缘。十两一把?说不得我去找商会借点钱,也要给城里每位兄弟都定制一把宝刀。” 啊? 看到主将这么兴奋,副将愣住了。 然后赶紧拽住了对方:“将军,不行不行,今日不行了。风大师每日只打一把,已经关门歇业了,所以您要见他就得等明日了……而且若要请他出手打造兵器,怕是不容易。” “去找风大师的人太多,排队已经排到一月之后了,我这是花了重金从别人手里购得了一把才能拿给您看的。” 噗……每日只打一把?这特么什么规矩? 第七百一十三章 完了,没藏住 次日,玉门关守将霍安化妆成普通江湖人来到了这家铁匠铺,他来的不算早,所以这里已经被人围上了。除了前面几个排队铸剑的,其他人都是为了观摩风大师的手艺。 “喂,这位兄台,既然这位大师手艺如此高超,为何每日只打一把呢?多打几把,岂不是赚的多些?”霍安小声跟身边之人攀谈起来。 江湖人多任侠豪爽,听到此言顿时笑了起来,直白的嘲讽说道:“兄台是个商人,不是武者吧?” “咳咳……”身为守将,却被人嘲讽不是武者,霍安不禁老脸一红。 “你不懂,但凡大师都有古怪脾气习惯。人家的最看重的可不是钱财,每日一把是人家的规矩,有人问过了,大师解释说,这是为了诚于手中之锤,只有用心铸造的兵器,才能打造出精品。” “每日只打一把,已经倾注了全部心力,实在无力再打第二把了。若是多打一些,那就无法保证品质,全是些废铜烂铁,不仅辜负了顾客的信任,而且也是浪费材料。” 嘶…… 霍安由衷佩服道:“如此说来,这位确实是一位难得的大师!让人敬佩!” “不知这位大师什么时候来的玉门关?出身何处?” 又一位旁边看客开口了,“这位大师刚来不久,所以名声不显。” “呸!什么名声不显?别看只有十天不到,风大师的名字可是已经传去西域了,据说一位西突厥大将被人敬献了一把宝刀,如获至宝,扬言要去献给西突厥可汗。说不得将来这位风大师,会被西突厥邀请去呢。” “那不可能。这位大师是长安来的,地地道道的大唐人士,岂能去西突厥安身?” “没什么不可能的。据说风大师兄弟二人在长安城落难,不得已流落至此,是为了躲避灾祸。如果去西突厥有份富贵,还不会被仇家找到,岂不是好事?”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纷纷,就好像在讨论自己家的事一样热心。 …… 霍安听得惊讶连连,心中暗暗想着,假如真的是从长安逃难过来的铸剑大师,那一定要好好查一查,只要不是什么万恶的罪名,这般人才,千万不能流落到西突厥去。 随着挤进最里层,霍安终于看到了一身短打,正在挥锤锻造的风一把大师。 节奏规律、力道均匀、落点精准…… 嘶……好锤法! 这不是一般的铁匠,这是一位把锤法融入打铁技法之中的高手。能一个时辰打出百炼钢,那把大铁锤至少重达二百斤,这个年轻人却能挥舞如风……这、这是一位天生神力? 霍安惊呆了! 直到一个时辰之后,一件精工制作的宝刀被人领走,四周围观之人全都散去了,霍安也没有转醒。 “喂,这位兄台,是想要下订单打造兵刃吗?可能您要等一等了,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一个月后了。”李君羡礼貌的上前打招呼。 霍安终于回过神来,“咳咳,抱歉,在下被风大师的手艺惊到了。说一句鬼斧神工都不为过。听说两位来自长安?不知是否方便聊一聊?” 李君羡立马警觉起来,上下打量了一遍此人,心中已经有了判断,眼前之人是行伍之人,怕是玉门关的将军或者副将,等等……看他的年纪,应该是玉门关年轻的副将霍安。听侯爷说过此人,是自己人。 犹豫了一下,李君羡侧身说道:“请!” “寒舍简陋,兄台见笑。” 霍安笑着走了进去,“哪里的话,二位大师乃是铸剑名家之后,能结识两位,是在下的荣幸。” “咦?五哥,这位兄台是?”房遗爱惊讶的是,五哥不是说要低调的吗?每天打完铁就关门,不会过多接触生人。今日怎么会带一个陌生人进来? 李君羡笑着说道:“贤弟,你不妨猜猜这位兄台的身份。” 啊? “身份?” 房遗爱犯起了嘀咕,然后打量起这个陌生人,围着他转了一圈,嘴里点评道:“这位兄台不是江湖武者,一身隐而不现的煞气,应该是行伍中人。看他手上的老茧,这是一位用枪的高手。” 嘶…… 这番话,再次惊呆了霍安,他没想到这位铸剑成痴的大师,竟然有着如此敏锐的洞察力。 李君羡抚掌赞道:“不错,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位兄台就是玉门关守将——霍安将军。” 什么??? “五哥,你不是说……”房二不停打着眼色,意思是怎么把他领来了?不是说好不跟官府打交道吗? 霍安连忙解释道:“二位不要误会,在下确实是玉门关守将霍安。此次前来是有事相求,不是调查两位的。” “原本是慕名而来,想请大师帮我玉门关铸造一批精锐兵器的。但今日偶然听说,二位来自长安,是避难来到了玉门关。看两位一身正气,不是凶恶之人,同为大唐人,霍某惜才,不愿看到两位大才流落西域他国,所以冒昧打听一下因果,若两位不介意,可以留在玉门关。” 李君羡笑着直接拉起了霍安的手,“将军误会了,那些传言是我故意放出去的,都是谣传。走,屋内说话。” 来到客厅,跟想象中的简陋不同,反而十分的清雅干净,餐桌、茶几都有,布置讲究,不像是铁匠大老粗的设计。霍安不禁对两人的身份越发好奇了。 分宾主落座,李君羡亲手给对方倒了杯茶,然后开门见山的说道:“将军,实不相瞒,你我是自己人。” 啊?自己人? “呵呵!铁匠、每日一把……这些全是为了遮掩行迹,没想到,还是被将军撞上了。” 房二抱怨道:“五哥,我就说嘛,咱们低调些打打农具什么的就好,你偏偏搞个什么风一把,这下出名了,藏不住了。” 李君羡嗤笑道:“你还说呢,还不是怪你手艺太好?你稍微收敛一些,别打的把把精品啊。一块寻常铸铁,你都能打造成百炼精钢,这样的手艺,想不出名都难。百炼精钢做农具?岂不是欲盖弥彰?亏你想得出来。” 霍安不解的问道:“二位……敢问二位真实身份是?” 李君羡跟房二对视一眼,然后同时起身,行了一个军礼,“玄甲军主将、冠军侯护卫队长李君羡!” “右武卫将军,冠军侯贴身护卫房遗爱!” 什么??? 霍安激动起身,二位是、是侯爷的贴身护卫? “咳咳,末将霍安见过李将军、房将军!” 论品级,李君羡和房遗爱可都比他品级高,而且霍安久闻两人的大名,钦佩不已。没想到今日见到真人了。 李君羡笑着拉霍安坐下,亲切的攀谈道:“霍将军不必拘谨。多次听侯爷介绍过您,天下谁人不知道,您是侯爷罩着的,都是自己人,无需客气。” 霍安感激的说道:“承蒙侯爷不弃,这些年一直还记得末将。可惜多年镇守玉门关,也没机会去长安给他老人家请安。” 说到这个,霍安竟然忍不住落下泪来。思绪也回到了十年前的玉门关前,当初见证冠军侯单人战突厥的名场面。 第七百一十四章 接了个大活 “嗨!不提这个,两位将军来了玉门关,怎么不通知末将?莫不是拿末将当外人?”霍安擦拭过眼泪,笑着问道。 李君羡摆手道:“没有的事,我们此次是带着任务秘密而来,不能显露身份。” “哦?不知是……咳咳,末将失言,不该多问的。”霍安连忙道歉。 “跟霍将军你说是可以的,但仅限于你一人。”李君羡正色道:“朝廷要对高句丽用兵,可能是一场持久大战,侯爷担心大战期间西突厥生乱,所以派我和遗爱潜行过来,隐藏在玉门关,以防万一。” 什么??? 霍安惊讶道:“将军是说,西突厥对大唐有二心?好他个莫贺咄,每年路过玉门关,我都以礼相待,他敢背刺大唐?我定不饶他!” 房二忍不住说了句实话:“你?你玉门关不过五千守军,西突厥精锐十万有余,你若能打得过,我们就不用跑一趟了。” 咳咳…… “遗爱!”李君羡瞪了一眼,意思是给霍将军留点面子。 霍安不解的问道:“莫非,二位将军带了兵马过来?” 李君羡摇了摇头:“不曾,就我二人。” 霍安有些不服气的反问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又该如何抵挡西突厥?” 房二直接站了起来,“不是我们,是我和五哥两人。喂,听你的口气,明显是想打架呢,来来来,少啰嗦,正好我也想跟人练练手。” 李君羡呵斥道:“遗爱,你这是做什么?” 房二挠头道:“五哥,你没看到吗?这家伙从坐下开始,一直在看我……” 霍安老脸一红,尴尬的解释道:“实不相瞒,当年侯爷从玉门关回长安,临行之时教过末将一些武艺。听说房将军的一身武艺全是侯爷所传,所以末将有些技痒,想让房将军指点一二。” 得……说白了,就是两个武痴都想打架。也对,霍安才三十岁,从二十岁就接掌玉门关,没点年少轻狂能行? 李君羡不禁捂住了眼睛,“行吧,那你们两个切磋,我去厨房做饭,一会儿留下一起喝点。” 啊? “将军您亲自做饭?要不,末将派些厨子下人过来?” 李君羡摆手道:“不用,常年跟着侯爷,嘴巴养叼了,玉门关哪有像样的厨子,还是我自己来吧。虽说我的厨艺不及侯爷万一,但也跟侯爷学过两手,家常小菜没问题。” 房二笑道:“五哥你就别谦虚了,往常咱们跟着萧大哥出门,都是你下厨的。霍将军,你常年镇守玉门关,没机会去长安,错过了许多美食。今日遇到五哥可是运气,等会儿你有口福了。” “来来来,不用奇怪,连萧大哥在家都经常自己做饭,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咱们别客气了,我对你的武艺也很好奇。” “用兵刃吗?” 霍安不再矫情,“咱们先比拳脚,然后再比兵刃。” 他心想,自己可是打小从军的,一身武艺不仅是勤学苦练,而且还多年战场杀伐,这位房将军名头虽然响亮,但毕竟年轻,战场经验不足,虽然天生神力,可未必就…… 什么? 双方刚一交手,霍安就知道自己错了,对方不仅仅天赋异禀,而且出手速度极快,角度刁钻狠辣,这是百战老兵才有的水准……大意了,没有闪! …… 半个时辰之后,李君羡端上来六菜一汤,一桶米饭。在客厅旁边的餐桌上摆好,准备去叫两人停手吃饭,却看到了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 霍安鼻青脸肿郁闷的坐在院子里石凳上,旁边房遗爱竟然在劝解对方? “这什么情况?” 霍安羞愧的别过头去,也不搭话。 房二讪笑道:“可能怪我出手略重了些。” 李君羡瞪了一眼,“胡闹,你天生神力,又不是第一次跟人打架,怎么能没有分寸呢?” 房二解释道:“不是啊五哥,是霍将军说的,让我不要小瞧他,出全力,他可是玉门关第一高手,打遍西域无敌手的。我以为我俩半斤八两……可没想到、没想到……” “没想到什么?还不住口!”李君羡喝止道。 “没想到他武艺确实不错,但也只是跟你差不多……”房二弱弱的说道。 噗…… 李君羡差点被闪了腰,狠狠的再瞪了一眼房二。 这小子,太不会说话了,一句话得罪两个人。 “咳咳,霍将军,你别跟遗爱一般见识,他还年轻不懂事,比武切磋喜欢争强好胜……走走走,饭菜准备好了,你尝尝我的手艺。”李君羡热情的将霍安拉起。 霍安羞愧的说道:“不敢……是我以前目空一切,太过自大了。这些年,仗着跟侯爷学的一手枪法拳术,在西域这边小有名气,渐渐生出了骄狂之心。直到今日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高手。房将军二十岁就有如此武艺,我是真的服了。” 房遗爱笑着说道:“其实你已经很厉害了。按照长安武艺排名,五哥能排第十,你嘛,可以排第十一。” 哦? 霍安眼前一亮,能得到对手的承认,这是莫大的荣幸了。 “房将军,不知往后可否指点一下末将?这些年我都是自己战场摸索,看得出你很是博学,所以……” 啊?这个…… 房二犯难的看向了李君羡。 霍安还以为是自己犯了忌讳呢,连忙改口:“是末将冒失了,此事再不提了。” 李君羡笑着说道:“将军误会了。不是遗爱敝帚自珍不愿意,而是他天赋在习武,却不在传艺,许多东西都是他自己勤学苦练,慢慢领悟的。但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讲不出来。” “你如果想提高武艺,闲暇之时,可以过来多切磋一下,我跟遗爱没少受侯爷的指点,所以给你喂招是没问题的。也许,日子久了就有收获。” 霍安感觉的连忙行礼,“多谢将军,那日后就叨扰了。” 李君羡拉着人往里走,“走走走,你也算侯爷的学生,自己人无需见外,喝酒喝酒,莫让菜凉了。” 六菜一汤,从未见过的美食做法,让霍安大开眼界,直呼今日才算知道,美食还有这么大的学问,自己久居玉门关,可真是坐井观天了,以往三十年真是白活。 酒足饭饱之后,霍安突然想起自己今日的正事,“以往只听说房将军武艺高强,却不知还是一位铸剑大师。在下有个不情之请,能否请将军给玉门关的弟兄们,每人打造一把好兵刃?您放心,十两银子一把,我们照价付钱,绝不拖欠。若是不够,价格可以谈。” 房二眼前一亮,“哟,这么说,能接到一个大活?” 哈哈,正愁每日一把,不能锻炼自己的锤法呢。玉门关五千兵马,如果每人一把武器,那么五千把捶打下来,怎么着也能让我的锤法精进几

相关推荐: 婚里婚外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新年快乐(1v1h)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顾氏女前传   树深时见鹿   万古神尊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乡村桃运小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