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顿,给大家时间反应了一会儿,又提示道:“想一想,如果人站在河里,腿后面的水,形成的漩涡的形状。” 在场的人,大多年纪偏大,基本都有过下河的经验。 这么形容,还是比较好理解的,虽然不能完全想起来,具体的形状,但大概还是有印象的。 三师兄接着说道:“空气,也是同理。 风,遇到阻挡,也会形成两道旋涡。 旋涡之间,会发生共振增强。 这个现象,就称为卡门涡旋街效应。 桥是被风的涡旋,共振振塌的。” 三师兄解释完了卡门涡旋街,又开始解释鬼:“鬼,是大部分人对未知的一种恐惧心理。 不是很多小鬼儿在闹事,而是人在欺负鬼,不会为自己辩解。 就把很多不了解的事情,都赖在了鬼的头上而已。” 他爹没说话,儿子先不乐意了:“你的意思是,鬼是我自己想象出来的? 才不是呢!就是真的有鬼!” 三师兄问:“比如?” 儿子吭哧了半天,也没说出来个具体事例来。 只是嘴硬道:“反正就是有鬼,很吓人的。” 主位上的老师父,这会儿开口了。 他笑呵呵的问:“你认为的鬼,是指人死了之后的灵魂,对吗?” 儿子很严肃的回答:“对!鬼魂!” 老师父依旧笑呵呵的说道:“鬼魂,那就更不必担心了。 我们人跟鬼魂比,有什么区别? 它有的,你都有。 他没有的,你还有。比如作用于实体物品的能力。 你会的,比它只多不少,你怕他干嘛?” “可是……”儿子有点儿底气不足,想了半天,也没找到能有力反驳的理由。 他爸爸先明白过来,欣喜的抓着儿子的肩膀晃动道:“对啊!怕它干嘛? 鬼,比我们人,就是少了个躯体而已。 他们只不过就是一缕残魂,一个执念。 有什么好害怕的?!” “不可怕吗?”他儿子懵懵懂懂,想了又想。 他爸爸欣喜道:“对啊! 鬼,就是不完整的人,相当于半个人而已!” 呃……鬼是半个人? 其实,好像……也不是这个意思吧? 不过,他儿子一听,鬼只是个不完整的人,立即感觉底气充足,滋长出无所畏惧的情绪来。 好吧,无所畏惧就好。 他爹欣喜的坐了下来。 第155章 称骨算命(术) 大家一起交流着,越听越觉得好玩。 又有一位年轻点儿的小伙子,站了起来,问道:“师父们好,我前几天,学会了称骨算命。 就是对照着一张称骨算命表,把自己出生的年月日时,对应的重量加起来,就能得出结果了。 歌诀等后面发番外 测算结果,是一首首的小诗,也叫称骨歌,以此来判断,这辈子的命怎么样。 最低的从2两1开始,到最高的7两2。 我的问题是,我只有三两多。 这个重量,太低了。 请问师父,这个算法,准确率高不高? 我怕我的命不好。” 这次还是大师兄在回答:“称骨算命,因其简便,而普及度很广。 也有一定的参考性。 不过,不是称骨重量低,一定不好。 大家可以自己算一下,伟人的称骨重量,很多也是三两多。 这个算法,重量大,福气大,说的是生活的安稳。 但凡有大成就的人,经历的坎坷,都会比普通人多。 所以,三两多的命,也不一定是不好的意思啊! 也可能是,有非凡成就的人。” 小伙子愉悦的释然了。 紧接着,又是一个年轻小伙子站了起来:“师父,我看到别人修行,能开天眼,能感知到正常人感知不到的东西,好羡慕。 我也想修行。 但有人跟我说,我的体质不适合开天眼。 我真的不能开吗?” 大师兄道:“你的提问,看似是一个问题,其实是三个问题。 第一,修行。 第二,开天眼。 第三,感知更敏锐。” 修行了,开了天眼,感知会更敏锐。 你想追求的,是这个结果,对吗? 但又怕自己的体质不合适,或者说没有这份天赋?” 小伙子在听到,这是三个问题的时候,还有点儿不理解的样子。 后面却是连连点头回应:“对的对的!就是这个意思。” “那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讲。 第一,修行。 修行不是一种仪式,不是打坐或者练功,才叫修行。 人生本身,就是一场修行。 修行,修的就是我们的行为。 认真修,或者不认真修,都是一种行为状态。 不论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愿意,或者不愿意。 修行,是人生的必选题。 到底该怎么修呢? 稻盛和夫曾经说过:唯有读书和赚钱,才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 读书,让人不惑。 赚钱,让人不屈。 稻盛和夫是谁呢? 他是一个佛教徒。 更是世界上第一个,缔造了3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人。 修行,人人都在修。 不存在天赋的问题。” 小伙子深深地点点头,表示理解并认同了大师兄的话。 大师兄接着说道:“第二个问题,开天眼。 不论佛家道家,都有神通。 但都不提倡,去追求神通。 神通,是认真修行的一个自然结果,来就来了,走就走了。 追求神通,是旁门左道。 没有旁门左道方面的天赋,未必不是好事儿啊!” 本来惴惴不安的小伙子,听到这里,不由的笑了起来:“咦? 到了师父这里,没有天赋,还成了好事儿了? 我这算是,因祸得福了吗?” 大家也都会心的笑着,听大师兄继续往下解释。 第156章 提升感知力 “万法唯识。神通,是神识明静时,呈现的一种状态。 随着神识的,时清时浊,神通也是或隐或现的。 比如天眼通,可能开了,又可能关了。 所以说,神通,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无所谓。” 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我们车上的那对父子。 他们好像是听到了惊天的秘诀,被震得嘴巴微张,一动不动。 大师兄接着说道:“第三个问题是:感知敏锐。 这个,也无所谓天赋。 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说过,买房子时,在看房子的过程中,怎么简单的知道房子好不好? 也就是所谓的,干不干净?” 之前提问的老爷爷举手示意道:“我听说过,去看房子的时候,抱个婴儿,或者牵只狗。 宝宝哭闹,或者狗乱叫,就说明不干净。” 大师兄点点头:“对。这就是借助于小婴儿,或者狗的敏锐的感知。 狗都会的东西,我们还怕没有天分?!” 大家被逗的哄堂大笑。 提问的那个小伙子,也笑得双肩颤抖。 “敏锐的感知,我们从一出生就有。 小婴儿都会的东西,为什么很多人长大了,反而不会了呢? 这与天赋,有关吗?”大师兄问。 没人回答,大家都在静静的琢磨着。 短暂的停顿之后,大师兄揭示了谜底:“这就是《道德经》讲的,无为而治。 小婴儿,他不会有那么多的妄念。 感知自然就会很敏锐。 之所以很多人误以为,打坐就是修行。 这是因为打坐能静心,是放下妄念的一种常用的方法。 打坐,只是修行的手段,它不是修行本身。 心只要能静,打不打坐,也无所谓。” 提问的小伙子问:“经常听人说,要静心。为什么心静,感知就会敏锐?” 大师兄解释道:“感知,是一种信号接收。 在安静的环境里,能听到的声音,在嘈杂的环境中,就听不到了。 哪怕声音还在,但环境太乱,我们分辨不出来了。 心如止水的时候,稍微一点儿风吹草动,我们都能清晰的感知到。 心乱如麻的时候,别说风水草动了,哪怕都迫在眉睫了,可能脑子里还迷迷糊糊的。” 提问的小伙子道:“无关天赋,我只要认认真真,修好我的这颗心就行了,对吧! 我懂了,谢谢师父。” 他说完就弯腰准备坐下,坐到一半,又弹了起来:“对了,师父,刚才说万识唯心,这是佛教的吧!稻盛和夫,也是佛教徒。 那咱们,到底修的是什么?” 不等有人回答,小伙子又急忙自己给出了答案。 他一边说着,一边挥动着手臂:“哦,我想起来了。 师父刚刚说,人生本身就是一场修行。 修行,修的就是行为。 人生的行为,哪里分什么教派呢? 我又懂了!” 说完,他便再次,自顾自的坐下了。 大家看着他笑了笑,确认他这次,是真的坐下了,下一个人,才站了起来。 这次站起来的,是个小姑娘。 她的小脸儿上,带着委屈,带着气愤,也带着懊恼。 “师父,我最近总是跟我妈吵架。 她太气人了,人又懒,说话还冲,特别难听。 我也不想跟她吵,但是她的一言一行,都让人忍无可忍,实在是太气人了! 这是不是因为,我跟她命理不和,犯冲啊?” 第157章 人际关系的阴阳 大师兄问:“你看不惯她的行为,以及她的说话方式,对吗?” 小姑娘点点头,道:“对! 不只是我看不惯。 她的言行举止,一般人应该都看不惯。 我也想做个孝顺父母的人,但是我妈说话实在是太难听了,正常人根本就没法和她交流。 我就算明明想和她好好交流,但只要她一张口,分分钟就能把我给惹毛了!” 大师兄点点头:“也就是说,她的言行,跟一般人不太一样,所以你很生气?” “嗯!”小姑娘点头确认。 “
相关推荐: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薄情怀(1v1)
火影之最强白眼
碧荷衍生文
我以神明为食
实习小护士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深海gl (ABO)
爸与(H)
失身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