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珀小说

碎珀小说> 网文之成神攻略 > 第276章

第276章

之脑后。 基本可以说,没有罪的人,只是在地府路过一下,瞬间就会审判完,送入洪荒大陆。 然后,就会并入到一个文明集体精神网络中,了解洪荒的情况。 这种文明精神网络,不再是之前妙寒草创的那种精神链接。 那太粗糙和直接了,动不动就在人脑海里轰鸣说话,而且所有人回答,只能回答给中枢,也就是妙寒,彼此无法相互直接沟通。 对此,野人和鸾星出手了,提出了很多妙寒完全没想过的概念,并改进了这种交流网。 任何人,都能借助中枢,呼叫其他人,彼此建立沟通。 除此之外,还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查询文明集体记忆。 当然,个人的隐私记忆没有,但古往今来,整个文明,所有的历史真相,所有的集体事件,所有的知识与技术,都在那里,任人阅览。 如此,也不存在民不知法的情况,太平界的规矩都在那里。 有什么纠纷,也能直接请神。 甚至于,华山派的家伙们,还把自己的幻象宇宙都并了进去。 令很多人大开眼界,当起了宅剑仙。 不过,还是有相当多的人,选择进入轮回台,投身人间。 这些,或是在人间还有牵挂,或是心怀理想,或是对炎帝感恩,希望为炎帝分忧,将太平带给更多人。 “天哪,那岂不是人人跟神仙似的?” “这是何等伟大的功绩。” 洪叔看到自己已经死去好多年的父亲都来了,泪流满面。 尽管听了炎奴的讲道,但自己的亲人,直接从太平界归来,以身说法,无异更加让他震撼。 当即,许多百姓都感激涕零,拜向妙寒。 妙寒阻拦道:“不必拜我,我不过是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是炎帝开辟了这一切。” 人们纷纷向天外的方向感念,隐约间,他们真的能感受到天上有一团火,在照耀。 “原来如此,炎帝化身上苍了啊,所以他离去了,将在天上庇佑着我们的太平。”李象感慨着。 突然,他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从轮回台上下来。 手持一杆长枪,蹦蹦跳跳地就过来了。 “……”李象愣住。 洪叔则惊呼:“炎……炎奴!” “哈哈!我又回来啦!”炎奴看起来和之前没有任何不同,身后还带来了沈乐陵、冯君游、黄半云、桓池清等人。 洪叔甚至还看到了……姜守义。 “姜翁!你也?” “是我,是我……小洪啊,别来无恙!”姜守义见到昔日茶山堡的人,非常开心。 他用力地呼吸着人间地空气,看着茶山的影子,以及熟悉的山山水水,不禁老泪纵横。 李象等人懵了,盯着炎奴:“您回来是……” “嗯?当然是加入太平军啊!”炎奴咧嘴笑道。 大家不解:“诶?不是说您不能……” “那是天帝刑天不能,但是茶山贱民姜炎奴可以呀!”炎奴笑道。 “哈?” 与此同时妙寒精神链接所有人,同时与无数人对答,解释清楚一切。 “原来您是回去换个化身……”众人无语,亏他们之前还以为炎奴不会来了。 原来刚才不告而别,只是回去换了个身份…… 天帝不可以篡改大势,但是天帝的人间化身,辅佐人皇却可以。 炎奴跑回去,跟着其他轮回者一块下来,挂在妙寒名下即可让天道没有脾气。 这就是人皇的厉害之处,从道理上来说,是人类的最高权限者,堪称‘人间之神’。 而且炎奴偏偏是那种,无论身体是什么,都照样无敌的存在。 哪怕是凡人,实力也并没有变弱多少。 只要他想,他的意识在哪里,哪个就是最强的他。 “天哪……” 李象亢奋至极,炎奴亲自下场,那就是天帝下凡与他们并肩作战啊,他们顿时有了无穷的安全感。 一时间大家其乐融融,而这时,轮回台也暂时停歇,不再有人走出。 华县地界上,顿时挤满了人。 他们估摸着,少说也有八百万! 八百万什么概念?现在整个华夏北方,恐怕都没有这么多人口。 不过周世在人群中寻找,却是没有找到他的家人。 很多昔日青州的死者都复活了,但却几乎没看到昔日的豪族世家之人。 “那个……明公,不知我周家……” 妙寒略一查询,就说道:“除了你姑姑,和妹妹,以及一些远方亲戚外,其余周家人,都还在地狱呢……” “就算他们在沃土……那么入轮回台为太平军效力,也是要看他们自愿与否的。” 周世怅然,仔细想来,他昔日偌大的世家里,确实也没几个干净的。 有一些良善之辈,也是毫无大志,到了那沃土,根本没有心思再理会人间,更不会想他。 “不过,你祖上有人来了。”妙寒又说道。 周世一怔:“我祖上?” 妙寒能同时与无数人沟通,此刻在不断引荐一个个有关系,却不相识的轮回者。 很快,一名气度沉凝的将军走来。 “人皇,他就是这个时代中,我的后人?” 妙寒颔首:“是的,他是人间与你血脉最亲的一支后裔了。” 周世懵了,见那人气度不凡,恭谨道:“敢问阁下是……” “周亚夫。”那将军淡淡道。 “啊!”周世当场就跪了。 他这一支北海周家的祖上,正是大汉车骑将军,文帝的太尉,景帝的丞相,一手平定吴楚之乱,条侯周亚夫。 当然,是分支的分支,毕竟都过去几百年了。 所以听妙寒说他祖上有人来,他脑海里想得是三国时期的自家的几位祖先,完全没有联想到西汉去。 “原来是条侯在此,晚辈诸葛亮,久仰大名。” 走来的人群中,有一男子仪貌奇伟,身长八尺,器宇轩昂,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有礼了。”周亚夫并不认识他,只是淡淡回礼。 但其他人,却全部吓到。 “谁?”桓池清听到这话,提着衣摆就快步跑来,还是摔倒,干脆跪地。 他的声音很是颤抖,有一种见到毕生敬仰的偶像的激动。 “您是诸葛武侯?” 诸葛亮扶住他道:“我虽为故汉丞相,然汉室已成往事,阁下不必行此大礼。” 他复活之后,在炎奴的生命力滋养下,又变得年轻。 没有老迈时的谨小慎微,与怅然暮气。 再加上得见如今这大时代,他完全恢复了年轻时的丰神飘洒。 谦逊有礼,面带微笑,举止恭谨稳重,又带有一种潇洒如仙般的气质。 “丞相,汉室虽亡,然您品德、功业,皆为晚辈所敬仰。” “治国治军的才能,与济世爱民之心,是晚辈一生的榜样,自当受晚辈一拜。” 桓池清完全是诸葛亮的迷弟,从来没想过,自己能见到他毕生追求的榜样。 此刻激动地眼泪汪汪,完全没有了矜持。 不仅是他,越来越多降临来的古之名臣、名士,也都振奋地凑过来。 “诸葛丞相!” “晚辈拜见武侯……” 越来越多的人过来拜见,就连百姓都有不少知道诸葛亮,流露出难以置信地目光。 “你也是汉丞相?”周亚夫诧异地看着诸葛亮,没想到这个晚辈,如此名声赫赫。 他太久远了,相比起来诸葛亮只是一百多年前的人物,是整个蜀汉的顶梁柱。 不知道历代君臣和士族,都不吝啬于对武侯的称赞和歌颂,民间有很多传说,所以就算是不读书的百姓,也都知晓。 这还是在青州,如果在蜀川之地,那更不得了,那里遍地都是武侯庙。 哪怕改朝换代了这么多年,依旧香火鼎盛,而其中的南蛮等族裔,更是比汉人还崇敬他。 魏晋两朝始终无法真正收服南中之地诸多土族的民心,那里的人到现在,都依旧在遵循着诸葛亮的制度,并且只认他,怀念他,不屑于魏晋。 可想而知,他是多么的深受爱戴,其治国才能又是多么的厉害。 而这样的人,现在竟然出现,要与他们共创太平。 无数人振奋,周世更是完全服气,他从那些聚过来的轮回者中,听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 个个都是青史留名的大贤,大才。 难怪敢说七天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亏他之前还担心没有人可用。 担心个屁,古往今来众多有志之士,从轮回中走出,源源不绝。 人口、人才这都不是问题。 “咳咳……”周亚夫见诸葛亮如此受欢迎,有点尴尬,没想到自己在后世人眼里,并不是大名鼎鼎。 不过同样被晾在一旁的,还有几十人,他暗想恐怕也是名气寻常之辈。 周亚夫随意看向那群人之中,一名身材高大壮硕,衣衫古朴,面带谦虚微笑,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汉子。 虽然平平无奇,但周亚夫暗自掂量了一下,感觉单论匹夫之勇,自己恐怕不是对手。 这是哪朝的猛将? 于是拱手问道:“这位将军,不知如何称呼?又是哪一朝人物?” 那人十分和善地笑道:“老夫孔仲尼,鲁国人。” “啊?”周亚夫陡然一惊。 不仅是他,其余所有贤良,包括诸葛亮,听到这个名字,都为之侧目。 孔仲尼?这个名字如晴天霹雳,在众人心中炸响。 “夫子!” “竟然是您?” 在场所有士子都懵了,眼睛瞪得老大,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孔子就是至圣。 他们在这聊了半天,没想到有眼不识圣人,把孔夫子晾在一旁。 怎不早说啊? 孔子太低调了,一直在旁边默默看着他们,以至于大家第一时间都没认出来。 顿时人群又以孔子为中心,攀谈起来。 并且再不敢小瞧那些看似平凡的人,连忙也询问孔子身边人的来历。 果不其然,孟子、曾子都在这里,还有许多他们的弟子,譬如颜回、子贡、伯牛、仲弓。 见到这么多先秦贤者,李象、周世等人头都是晕的。 两汉魏晋的名臣,也都恭谨,语气充斥敬仰。 不过孔仲尼却十分平静,只是默默听着,只偶尔接几句,非常谦逊和善。毕竟在他的视角,他并非什么圣人。 别说他了,就连周亚夫也不觉得孔仲尼是什么圣人。 毕竟周亚夫的时代,还未独尊儒术。 所以见到孔子如此受欢迎,周亚夫惊奇之余,更有点郁闷了。 “没想到我随便问一个人,竟然就是孔仲尼?” 周亚夫继续观察,发现还有一群人,和他一样,对孔仲尼并不倾慕。 其中一人,手持大弓,美髯及胸,肌肉虬结,手上有老茧,整个人充斥一股血勇之气。 他心说,这总归是武将了吧。 于是拱手问道:“这位将军,如何称呼?看装束也是先秦之人吧?” 那手持大弓的男子,铿锵有力道:“齐国,管夷吾。” “……”周亚夫无语。 其余人则再度侧目!这回连孔子都震惊,竟然是管仲。 这可是千古第一名相,没有他,诸夏一度要分崩离析。 诸葛亮眼睛放光,尽管他自比管仲,实则以其为榜样,从开创性来说,他自认远不如管仲。 至少他无法留下如《管子》那般包罗万象且划时代的著作,其中对于政治、学术、商业、军士的理解,在当时完全是开天辟地的。 管仲重新定义了所谓的‘相’,重新定义了什么叫治国,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治国理念,堪称模范。 在他之前,所有治理国家的方法都不成体系。管仲之后所有的丞相,都在学习他的方法治国,哪怕是近千年后的今天,大家本质上都是在以管仲的理念为基础,进行扩展。 就好像所有的皇帝,都是在延续始皇帝大一统的理念框架一样。 “竟然是管仲……他竟然比我还悍勇……”周亚夫十分震惊。 但仔细一想也就明白,先秦的士,本质上都是武士,然后再涉及学术。所以但凡出类拔萃的,个个都是文武双全的。 管仲曾一箭差点把齐桓公射死,又经常亲自驾驭战车,统帅军队。 只不过他治国的光芒太耀眼,以至于掩盖了他其实还是一名极度优秀的统帅。 “又……又是一位名相!”周世颤抖着,已经不敢搭话了,现身的大佬,越来越多。 周亚夫、诸葛亮、管夷吾,这都是一代名相,且一个比一个猛! 还有孔子、孟子、曾子及其诸多弟子,个个都是圣贤。 这是什么神仙阵容? 华县的李象等人,心里只剩下震撼,感觉这比所谓仙人自降下来,还要强太多了。 仙人一个时代会有很多个,但这等贤良,往往百年才出一个。 这个个都是闪耀一个时代的存在,如今汇聚一堂,又有炎命庇护,会是何等可怕? 当今之世,谁堪伯仲? 江南的东晋,辽东的燕王,河洛的石勒,关中的羌渠,他们之中,有这等级别的大贤吗? 恐怕是一个都没有! “原来有这么多古之贤良重回于世!” “有他们在,胡蛮又算得了什么啊?” “这就是炎命在上吗?” 霎时间,他们都对妙寒所说的人间之战,充满信心,这太离谱了,简直逆天,堪称降格打击。 以前他们都觉得天命所归,太让人无奈。 没想到炎命一出,更特么狠! 天命者将要面对整个文明!是整个,时间意义上的一整个! 在加上炎奴本身也在,他们都不知道天命者拿什么挡。 “我让青徐之地历代人才降临到这座轮回台,真没想到武侯您也会来,我以为您会去川蜀。”妙寒说道。 诸葛亮笑道:“人皇,这琅琊郡正是我的祖籍。” 听了这话,结合妙寒同步的心灵解答,众人才知晓,原来同时间,妙寒已经让人将轮回台,分散天下各地。 洪荒里,凡有志助力人间太平者,皆也借此散落到各地了。 青徐之地、江南荆楚、巴蜀汉中、陇西关中、中原河洛……大江南北到处都有降临的轮回者。 不仅是神洲华夏,还有海外也是!西域、塞北、天竺,乃至极西之地…… 要知道古往今来复活的无数人里,还包括有海外文明。 希腊罗马的圣贤,也都复苏,甚至一些蛮荒部落的英雄…… 尽管有志于逆天的人没有东方这么多,但也是有的。 他们会在各地,建立起保护百姓的势力,成为燎原的火种。 至此妙寒已经布局天下,最终九州万方将遍布太平军。 一朝点燃,届时会如昔日黄巾潮水般,八方响应,天下云集,形成席卷天下的滚滚大势。 …… 第441章 道成肉身 这一日,九州万方,乃至全世界。 所有国度都发现,他们治下多出了许多人口。 但这乱世,户籍散乱,见惯了流民黑户,没人在乎这些人哪里来的。 人多更好,他们巴不得有更多的人口。 一旦发现有流民聚集,朝廷乃至豪族当即就派人,将他们一一收编。 当然,朝廷派出的人,也是豪族的人,大部分还是落入世家门阀的名下寄养为奴仆佃农,只有少数看起来不太行的,留给了朝廷。 黄河边驻扎了大片徭役营地,负责修缮水利。 如今正值炎炎夏日雨季,再加上之前天外之战,导致气候异常了一段时期。 黄河泛滥不休,堤坝却几十年没人修过了,淹没了数百里庄田,石勒下令征召百姓筑堤坝。 然而这般苦不堪言的差事,豪族们哪舍得把名下的青壮都交出来? 于是本就不多的百姓,都被强行拉去,免费徭役。 有老有幼,甚至还有不少女眷。 这种情况下,突然又从各个地方,发现了大量来历不明的流民,朝廷可乐坏了。 在各地豪族又截流了一批人后,一批批看似老弱病残的流民,被送到了黄河边,交给了赵汉朝廷的官员,用来治黄河。 “名字!”一名官吏正在登记名册,质问眼前一看就是苦力的男子。 男子皮肤黝黑,粗糙开裂,手脚有厚厚的一层老茧,那是无数次血泡被磨平而留下的痕迹,小腿上的汗毛似乎也都在劳作时被泥浆泡磨干净了。 “崇文命。”他说着。 别人登记都是什么二蛋、三狗,官吏没想到一个臭苦力还有正经的名字,而且听他口音极为古怪,便抬头一看。 发现对方虽然粗糙丑陋,但虎鼻阔目,身材高大,胸前还有漆黑的胎记。 “你姓崇?” 那男子摇头:“我姓姒。” “什么乱七八糟的,一会儿姓虫,一会儿姓死的。”那官吏很不耐烦,随手写了个死字。 姒姓太少见,再加上对方口音古怪,他直接连文都不写了,就写了个‘死命’这样不好的字眼,作为对方的名字。 男子淡淡笑着,只是歪着头,看着纸笔出神。 “看什么?你认识字吗!” 姒文命没有说话,本来他是不认识的,但在洪荒他专门学了很多东西,比如现在的语言文字,以及后来的一些水利知识,然后才踏入轮回至此。 “以前是干嘛的!别让我一句句地问!”官吏催促道。 “治水的。”姒文命老实回答。 官吏冷声道:“以前也参与过治水是吗?是哪里的徭役?” “九州哪里我都去过。”姒文命说道。 官吏呦呵一声,没想到还是个老苦力了,但他不相信对方九州都去过,毕竟他自己都没去过多远的地方。 “总之是老徭役了对吧,来人,直接送他去一线泛滥的灾区堵洪水。” 姒文命眉头一皱:“大河滔滔,堵不如疏。” 官吏大怒:“大胆,要你来指手画脚?” “谁不知道堵不如疏?但疏导黄河是多大的工程?能堵着一时就不错了,掌嘴!” 姒文命挨了顿掌掴,被送往了黄河泛滥的第一线。 这里的百姓苦不堪言,争分夺秒地挖土石沙包往水里填。 好不容易水位下降一些,监工们就挥舞着刀兵,逼迫苦役跳入水中,半腰都泡在污水,就这么修葺堤坝。 百姓的手脚都泡烂了,又缺乏工具,很多苦役甚至是用手挖掘土石。 血泪和着泥,在大河中流淌。 没有什么安全可言,时常能看到有人被河水卷走了,还有的是被监工喝骂,踢进水里。 到处是泡肿的浮尸散发着恶臭。 “大禹,这后世的治水,还不如咱呢。”一名孔武有力的男子,一边挖着土,堆积成土包,一边跟姒文命说话。 姒文命泡在淤泥里,认真做事,淡淡道:“皋陶,他们不是不知,而是不愿。” 名为皋陶的男子冷笑:“是啊,宁可徒添人命,只求治得一时,保得一夕安寝,根本不管死后洪水滔天。” 姒文命叹道:“这就是乱世啊,世人已经习惯了朝不保夕,就连掌权者也担忧明日是不是就被人赶下台。” “人人都及时行乐,顾不得长治久安。” 皋陶说道:“大禹,咱什么时候动手?黄河边已经聚集了数十万人,有一半都是从洪荒来的。” “我已然与他们沟通过,他们知道您也在这里后,都愿意等您的号令呢。” 轮回者们,散落天下,各有所能,聚集于劳苦凄惨之处。 哪里怨气滔天,他们就往哪里去。 如今石勒征发无数百姓修黄河,不得其法,死者无数,很多轮回者也来到这里,要点起一把大火。 “洪水汹涌,若是贸然起事,水害会泛滥到更多区域,咱们还要等一件宝物。”姒文命说着。 皋陶问道:“什么宝物……大禹,您向炎帝申请了什么至宝吗?” 姒文命摇摇头,指着水底下说道:“告诉大家,水下有治水宝鼎,此鼎一出,大河安宁。” “河里若有古鼎重

相关推荐: 绝对碾压[快穿]   我家徒儿总想弑师   斗罗:凤神降临,帝炎焚天   狼窝12匹   凋碧树(GB)   盛开(BG肉)   泼辣女的古代种田生活   倚天逆命之宋青书   快穿:女配花式当炮灰   重生原始时代